彭勇

摘 要:本文就《汽車電器設備維修》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確定本課程開發思路、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等內容,結合網絡課程建設,實現網絡與教學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網絡課課程
根據湖南省及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經濟發展的總體安排,正著力打造湖南裝備業制造中心、汽車產業中心,新能源開發中心,形成了湘潭乃至湖南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大發展就必然帶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汽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 課程開發思路
根據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崗位群分析,《汽車電器設備維修》主要為該專業學生進行汽車電器設備系統檢測、診斷與維修提供專業知識與技術保障。在進行充分的崗位調研的基礎上融入湖南省汽車維修專業技術抽考標準、汽車維修工國家職業標準、企業操作技能、工藝要求、技能要求和6S管理后確定課程標準和相應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
1.1 總體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與訓練,學生能夠正確進行汽車各電器系統及總體的檢測與調整,具備汽車電器系統檢修的基本能力;能夠編制汽車電器系統各組成部分的檢修作業指導書,了解汽車電器的檢修流程,同時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和崗位安全責任意識、環保意識、經濟意識,培訓創新能力與吃苦耐勞的精神。
1.2 課程內容
《汽車電器設備維修》課程內容為入門項目、主導項目和綜合項目三大類組成,每大類中又分為基本項目和拓展項目,從而形成三橫兩縱的課程訓練設計。正常教學只要求學生完成基本項目,拓展項目是供學生在業余時間完成,有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也便于層次化教學,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具體項目如圖1所示。
圖1:課程內容設計
2 教學模式
《汽車電器設備維修》課程建設提出了全新的教學模式“看、動、挑、講、聽、思”,六步走。
1步:學生通過世界大學城里的《汽車電器設備維修》空間課程資源下載本次項目的學習工單和相應的學習資料,學生根據工單任務,預習相關知識,對工單任務進行分解并進行分工。課外完成。
2步:學生對工單所要求的各項任務進行實施。教師的作用轉換成指導者和引導者。課內完成。
3步:在完成每個項目的基本要求后,學生相互之間設置故障,并各自進行排除,并時行視頻拍攝。教師的作用轉換成競賽組織者和裁判。課內完成。
4步:完成所有操作之后,每組學生分別匯報在本次項目學習中得與失,并相互討論各自的操作方法及檢修過程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最優化。課內完成。
5步:教師通過學生的操作、相互競賽、匯報等過程,對本次項目進行總結。并對本項目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分析各組學生的操作方法與流程并進行評價。課內完成。
6步:學生通過觀看自己的操作視頻,結合教師的知識點講解,操作方法和流程的分析,反思自己的操作過程。從而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與檢修流程。
3 教學方法與手段
3.1 工單教學
為了使學生明確自己在每一個項目中所需要做的任務,進行在每次課前都將工單發布至大學城空間,學生自己下載,對照工單要求進行學習。同時工單也是本課程過程考核的最重要依據。
3.2 微視頻教學
為了使學生的手機能使用上,將所以項目的引導視頻制作成3gp格式,便于學生隨時隨地觀看視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3 反思教學
學生在課后通過反復觀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手機錄像或圖片,來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糾正自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細節問題。
4 總結
借助世界大學城學習平臺,本課程以網絡為載體,以學生主主體,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根據不同學生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設計個性化的學習內容,注重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教學改革;同時也加深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平等關系,通過網絡平臺完成師生關系的重構,共同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陳玉琨.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北京:教學科學出版社,2001.
[2]教學部高等教學司.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建設[M].北京:高等教學出版社,2004.
[3]劉洪宇.解構工作,重構學習,構建互聯網空間資源課程[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
[4]陳鴻俊.談世界大學城教師個人空間的六大功能[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