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支教是一個提升自己,沉淀自己的過程,一個月的時間里,遇到這群特殊的孩子,這群平凡的老師們,在此我們一起來品味這段生活。
關鍵詞:特殊學校;教師;學校
1 引言
一個偏遠的地方,一所住宿制的特殊學校,這群特殊的孩子,他們來之于四面八方,有的是父母送過來的,一個月或許半年來看望一次,有的是福利院送過來的孤兒;這群平凡的老師,他們有的來之于城市里,有的來之于鄉村;共同構成了這樣一所學校。
2 這里生活——簡單樸實
在這里,每天早上七點起床,照看著孩子們洗漱、早餐、早操。隨后,八點開始一天的教學,中午十二點輪流照看孩子們午餐、午休。這里的孩子,除了每天的正常學習、就餐等活動外,每天晚上七點是這里的孩子們集體的洗澡,由于這里的男孩比較多,我也參與了幫助他們洗澡之中,因為這些小孩不會調節水的溫度,有的不會洗頭,在穿衣服時會出現分不清前后的情況。在洗澡的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的小孩,知道了很多小孩的名字,有的小孩主動的幫助其他的小孩洗澡、搓背,在洗澡時也體現了他們的互幫互助。洗澡之后,會帶領他們集體觀看一些影片或者動畫片,九點半帶領他們進入宿舍休息。
這里的老師,除了每天的正常教學、帶操等活動外,每周兩次的教師間的教育教學交流活動,交流個人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需求解決的辦法。每周五的晚上還有教師聯歡,教師們可以用著簡易的話筒音響娛樂一下,調節自己的工作方式。在這里,周圍沒有城市里的購物場所,沒有有線電視,沒有網絡,但是,他們有著他們自娛自樂的方式,有著與學生之間的游戲生活,有著與老師的交流談話,有著與老師這間的聯歡,發現生活中到處生活充滿著美,充滿著樂趣!
3 這群孩子——特殊但快樂
看著這群特殊的群體心中總不是滋味,由于天生的原因他們沒有我們學習知識如此的輕松自在,沒有我們那么的幸運,但是,他們生活在一起沒有嘲笑,沒有社會的壓力,他們是喜愛學習的,他們是非常熱愛這里的生活。
我進入的是語言矯正班,認識了老師,也認識了班里的孩子,他們的特點很快就熟悉了。齊齊之從我們進班就時常向我們打招呼,招手讓我們看他寫的數字;順順一名愛學習的孩子,上課時時常把自己的卡片拿出來看,希望自己可以學會上面的所有的漢字;煒煒是的很通事的學生,教室的衛生打掃很多都是他完成的;樂樂一個十六歲的男孩,進入班級學習已有一段時間,在老師的鼓勵教導之下,發音有了很明顯的進步;還有一位從福利院來的孤兒,從小就被福利院收養,送到了這里學習,有糖氏綜合癥的他,比較喜愛手工拼圖的操作,在拼圖方面有著其獨特的方法。回想昨天上午第一次與他們見面,煒煒同學見到我們三位新去的老師他底下頭臉微紅好像很害羞的,估計性格是比較內向一名學生;齊齊伸出小手要與我們握手,很可愛的孩子;樂樂用洪亮的聲音說出張老師好,聽著很是舒服;孩子所給予我們的是最真誠的祝福。在校園里或去食堂吃飯的途中,當我向他們招手的時候,他們會很高興的向我們揮手。
“加油、加油、加油”孩子們在做體育游戲比賽的呼喊聲,頭頂東西保持身體平衡沿著一條線走一段距離,然后,再返回看誰完成的快。兩旁的小觀眾們為選手們鼓勁加油,有一種真正比賽的緊張氣氛,兩旁的觀眾可以自愿參與比賽,孩子們都高興的笑逐顏開,其中的兩位最小的小女孩也參加樂比賽。場景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一股熱鬧的氣氛回味無窮。他們之中還有一些小歌星的,唱出的流行歌曲很是動聽,象演唱《兩只蝴蝶》時是還帶上動作儼然一副明星。他們雖然智力上有著一些缺陷,但是他們有著自己的娛樂方式,他們這些小孩在一起是很開心的;有時我聽不懂有的小孩的說話,可以他們之間會有人給我解釋。聽這里的老師說他們很多到這來的時候生活都不會自理,但是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訓練,有了很大的改進,老師在努力,他們也在認真的學習。有的從福利院來的小孩從小就沒有了父母,有的小孩幾個月的時間回家一趟,在這里與小孩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游玩。
4 這群老師——平凡但無私
“我愛這些孩子”老師留著淚說著,“對待他們象我自己的小孩一樣”,“兩個星期回家一次看看自己的女兒”;在教室里與我們班的老師談著,對這些小孩付出了很大的辛勞,與小孩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生活,需要隨時關注這些孩子,當有的孩子需要上廁所時,老師同樣需要跟隨,因為這些孩子有的還不會生活自理。
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這里的老師大部分都是沒有回家,記得有個班級上一個對于我們來說很簡單的日常生活課程,老師從一步一步的教他們,當他們不會的時候,老師通過慢慢的分解步驟的示范,每個學生一個一個的講解,一遍一遍的重復的示范,直到學生掌握。不過,很多的情況是一次不成解決,需要老師天天的多次的重復復習與提醒,經過學生數天數次的多次的操作,才能掌握。
我敬佩從事特教的人士,他們有著非同尋常的耐心、愛心、信心,有著那種偉大的付出,當他們矯正一個小孩的行為,有可能需要幾十遍、幾百遍,有的需要老師的隨時跟蹤矯正,老師時刻注意著這些學生的一舉一動,矯正他們的行為,給他們機會訓練他們的發音,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下午回住的地方的時候,發現一位老師正在為一位孩子換衣服,這個孩子在床上大便了,老師幫孩子換好衣服之后,開始打掃這個孩子的床鋪;孩子的各個方面都得到老師的仔細的照顧,照顧的同時讓學生學習一些應用的技能,雖然他們學起來很慢很慢,但是,老師是重復數遍的講解和示范。
老師的辛苦是有成效的,幼教班的一位小女孩表演的《回娘家》真是精彩好看;高飛演唱校歌《我是一只受傷的小鳥》,演唱中帶著深深的感情,曲中表達了孩子們的心聲,朗誦也是聲情并茂;
“我是一只受傷的小鳥,只有躺在媽媽的懷抱,我有憂愁,我也有煩惱,我心底的悲痛有誰能知道,媽媽呀媽媽,……”在老師的關心和愛護之下,孩子們得到了母親懷抱中的溫暖。今天與老師談話中的花語還在心中回想:“我愛這些孩子”,這些老師們是值得尊敬的,把祝福送給這些辛勤的老師!
5 期待明天——祝福你們
一個月過去了,到了離別的時刻,回想一位老師的自己的孩子到學校來看自己的母親,我問這位小孩,‘想不想自己的母親回家和你玩,她飛快的說出,‘想。的確,有的老師二個星期才回家一次,而且她的小孩只有五、六歲左右,為了這個行業老師付出了很多。我想我回去了,我應該以這些老師為榜樣,用心的學習,努力工作。
回想著樂樂的“張老師好”的話語,樂樂握手時他的可愛的表情,順順看識字卡片時認真的神情,煒煒在老師講課時給老師接水、為老師擦桌子的場景,還有與他們一起做游戲時的情景片斷;以及孩子們在菜地里摘黃瓜勞作的場面。
回想著送別晚會上,與老師們的依依惜別,抱頭流淚,雖然只有三十來天的共同生活與學習,但是,之間產生了深厚的友誼,面對離別,心中不免有些酸酸的感覺。舍不得這里的孩子們,舍不得這里的老師們。存入記憶中的是與這里老師的歡聲笑語,映入腦海的是與這里學生的游戲片斷,中間有過對教師的不理解到理解,有過對學生的生疏到熟悉,有過對教學過程的不成熟到流暢,一切在發生著慢慢的變化。
揮手告別,在此期待這里的孩子們有著美好的明天,為你們祝福!
作者簡介
張新華(1983-),河南信陽人,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兒童發展,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