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魯輝
問題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注重數學問題的精心創設,才能體驗知識與方法的形成過程,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誘導學生深度思考,挖掘學生思維過程,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進而使學生形成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數學活動經驗。數學問題主動學習思維發展問題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問題鏈,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效達到三維教學的目標。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課題引入、解題教學需要問題情境,滲透數學思想、培養思維能力更需要創設問題情境,只有注重數學問題的精心創設,才能體驗知識與方法的形成過程,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思想與基本經驗的形成。
一、創設趣味問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是激發靈感、發現問題的先導。在教學的起點,教師要善于設置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喚起學生求知欲的問題,使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去積極思考、探求新知。設置這種問題,在于從興趣入手引發注意,使學生進入情境,產生對學習內容的關注。
追問2:如果均勻鋪滿1個單位長度的基本事件為1“捆”,那么本事件中所有的基本事件為5“捆”,事件A“其中不大于3的數”中的基本事件為3“捆”,則概率怎么求?
通過題組的追問,讓學生步步思考,使學生主動把握幾何概型這一知識難點。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抓住教學流程中的主要環節,恰當地進行題組追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追問中內化與建構新知,從而使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總之,問題情境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會使課堂生機勃勃,學生獲得有效地發展;運用不當,卻會淡化數學課堂的數學本質屬性,影響學生的課堂生成。作為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自己,研究課堂。根據自身、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實際,創設出合情合理的問題,促進學生有效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