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肅+郭峰
【摘 要】目的:探討簡化理論教學難點的實踐方法, 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演示教學難點,使抽象的理論課成為易學好懂的課程,提高傳統課程品位。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動態情境教學方法有可重復性,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和個性化教學。
【關鍵詞】教學難點 動態情境教學 運動生理學
1 情境教學與動態情境教學活動
情境教學是指在自然或人工創造的條件下,使教學內容按所要求的空間和時間以人或某種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把知識具體形象地演示給學生。身體的語言一書提到,培養一位物理學家,只需要最應時教科書、成果報告和實驗手段[11],動態情境教學具有生動形象的場景,能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引起學生一定的生活體驗,使學生感到身臨其境,激發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精神[9],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這種方法能夠順應當今學生的學習特點。 有人認為情境教學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調動人的原有認知結構的某些線索,經過思維的內部整合作用,人就會頓悟或產生新的認知結構[5]。
2 動態情境教學過程
首先了解教學對象的文化基礎,觀察他們的學習態度,詢問他們課后復習情況,所學專業的特點。教師設計情境課程管理模式,結合多媒體、板書、講解重點和難點,提出相關思考問題,重點講解理論機制和過程,要求學生記下問題和名詞以及各個問題之間相關因素;學生可以進行討論、理清思路,在此基礎上找同學復述機制和過程,期間指定學生或學生主動扮演“名詞”按理論機制發生過程逐個“名詞”回答問題[6],同時教師要不斷糾正錯誤、及時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動態情境教學也可以稱為動態情境學習,它能夠使學生進入問題情境中學習,學生在動態情境中掌握知識難點,在動態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結合學生的運動經驗在動態情境中學習新知識。
3 動態情境教學與分析
3.1 學生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學生對動態情境教學非常感興趣,部分同學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疑問。這一教學方法以學生活動為主,提供了一個有利于師生溝通合作的良好空間,有助于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氣氛,學生的個性和專業經驗得到充分發揮[7]。學生也能夠在動態情境學習活動中學習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表現出有所疑、有所想、有所得,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在師生的情境合作中體會到課程的樂趣。教師在情境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得到如何準備教學、怎樣進行教學的體驗。它意味著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建立在學生積極、主動和快樂的基礎上。成都體育學院的改革與創新為我們提供了較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8]。
3.2 動態情境教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由于運動生理學理論性強,知識點多,需要盡可能多地根據人體特點提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準確回答問題,努力創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動態情境教學中更加注重直觀地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判斷人體各個系統特點及他們之間的關聯性,幫助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盡快地由形態性學習進入功能性學科的學習方法,適應高等院校的學習生活,也促使教師探求動態情境教學的新方法。從實驗前、后考查成績比較看,實驗組成績提高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動態情境教學方法適合體育院校學生學習需要,是幫助同學們復習教學難點的一種具有可重復性,便于操作的方法。
3.3 動態情境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調研中發現,許多人認為教學內容決定學生參與教學的程度,所以遇到理論性強、邏輯性強、條理性強的教學內容,只顧自己講解,欣賞生理機制的樂趣,忽視了學生接受方式和能力[9]。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能僅僅講解研究發現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研究發現問題過程中掌握一種科學的思維判斷能力,由學生演示組織器官、做生理反應的表演,幫助同學們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在回味演示過程中感受課程和自然規律的樂趣。這種活動的積累,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一些科研設計的基本方法,不僅掌握了學習內容,而且也學到了科學研究步驟和邏輯思維方法。同學們表示運動生理學動態情境教學在幫助他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論文設計和論文撰寫中起到很大作用。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內容與生理學相關的越來越多。徐開春研究了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我們在實踐中發現這種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必能提高教學效果。
3.4 動態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動態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相互關聯,融會貫通。實驗結果反映,在講完運動生理學基本內容之后,設計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考題,對照組的同學們依照教材內容比較圓滿地回答問題;實驗組在此基礎上能夠結合自己的專項技術動作,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經過幾次表演式教學,學生已開始體會到知識的學習不能片面、孤立,而要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并與運動實際緊密結合。
3.5 動態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是一個雙邊過程,教師起主導作用[10],但是,學生的積極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從學生的長處著手,發揮學生們具有的豐富的運動經驗。學生的運動技術好,必然得到大家的贊揚,從而形成正向強化的力量,促使學生向下一個目標努力學習[10]。運動訓練和民主傳統體育學院學生經常參加比賽和表演活動,具有較好的運動能力和表演能力。對他們采用動態情境教學法之后。學生們提問題的多了,把比賽和表演遇到的一直困擾他們的問題擺出來,請教師解決,對動態教學的技術動作提出較好的建議,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提高了學習興趣,體驗到運動生理學的實用性,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也增強了學好運動生理學的信心。更增加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綜合性互動,使教學建立在更加廣闊的交流場景之上,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endprint
4 結論
(1)動態情境教學促進師生合作,強調教學與個人生活實踐密切聯系。提高教學效果。適合不同專業學生學習。給學生提供實踐體驗、表達和交流的平臺。具有真實性,適應性。
(2)動態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自覺參與、自主探究、自行創新的意識,拓寬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3)動態情境教學以應用知識為目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與老師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交流機會。
【參考文獻】
[1]張肅,趙秋菊.對學科之間配合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研究[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1(1):53-54.
[2]王瑞元. 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
[3]琚春華,傅小康.面向動態能力需求的分類多層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研究.中國高教研究,2014(6):98-101.
[4]王瑞元. 生理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3月.
[5]郭永峰. 生物學新教程——課堂教學技能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4).
[6]李雪飛.本科教育應該走向何處[J].比較教育研究,2014(5):65-70.
[7]程靈,黃穎.應用型本科院校教風現狀調查及對策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4(5):85-89.
[8]柳偉.高等體育院校實施創新教育的分析與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6 ,36( 4 ):103-106.
[9]A Review of the Theorie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College Persistence and Attainment. In: John C. Smart (ed.).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Agathon,2012:395-424.
[10]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11]申鍵,謝謙.高等體育院校體育類與非體育類學生學習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89-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