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
【摘 要】本文從人類的智能多元化的角度出發,探索多元智能理論對高校英美文學課程整體化、個別化、自主化與多元化改革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多元智能 英美文學教學 差異性 整體性 實踐性
在傳統智力觀的視閾下,人的智力是是由遺傳決定的,固定不變的,是可以加以測量的。1983年,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了對傳統智力觀的挑戰和顛覆。該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七種智能,只是其組合和發揮程度不同,而適當的教育及訓練可以使每一種智能發揮到更高水平。這一理論已經成為許多西方國家90年代以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英美文學課程的研究對象在本質上就具備小說、話劇、詩歌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除了從英美歷史、語言、文化發展的角度介紹英美文學各個時期的文化思潮和文學流派外,更以培養具備綜合文化素質、富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人才為終極導向。本文從人類的智能多元化的角度出發,探索多元智能理論對高校英美文學課程整體化、個別化、自主化與多元化改革的指導意義。
一、強調差異性
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的課程設計要求我們在英美文學教學實踐中摒棄原來的只圍繞文法和主旨分析設計課程的慣有思路,把多種智力領域和不同的學科教學相結合,設計出發展學習者多方面智力的課程,使學習者能夠較好地運用并發展自己的每一種智力。因此,課程設計應合理分配關注度,在考慮知識接受者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為其量身策劃能夠發揮其智力優勢的內容設計。如,在詩歌及戲劇教學中,增加基于音樂-節奏智能方面的設計。在課堂上精選與名著和作家相關的樂曲、歌曲、歌劇等,以背景音樂的形式進行莎劇朗誦、James Joyce翻譯及朗誦、歌曲演唱。音樂活動的媒介會對人的情感、動機產生直接影響,不僅可以促進學習者音樂、節奏智能的發展,更能加深學習者對詩歌、戲劇的理解。在文學流派和不同國家作家作品的教學中,可以增加基于邏輯-數理智能方面的設計。
在文學作品角色塑造和創作背景的教學中,還可以增加基于自然觀察者智能方面的設計。如,對作家和作品中人物的畫像、照片、雕塑以及作品中涉及的地點、景觀、自然現象等添加基于自然觀察者智能方面的設計,利用計算機實現三維虛擬再現,這些可以讓學生與虛擬的自然界互動,如利用三維虛擬空間的方式再現圣保羅大教堂、白金漢宮、西敏寺詩人角等,讓學生在虛擬的環境中培養觀察自然的智能。
二、強調整體性
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導向,英美文學課程設計應該對多種智力領域一視同仁,使學習者能夠更好地運用、發展自己各方面的智力。首先,建立文學語料庫,豐富及多樣化學習者的欣賞資料。比如,在講授美國浪漫主義詩人埃德加·愛倫·坡的《致海倫》時,學習者不僅可以在語料庫中觀看《特洛伊》的電影片段,可以閱讀詩歌評論及相關的學術論文,還可以從語料庫中找到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中海倫原型的動人故事,從而進行拓展閱讀。
其次,建立中外文學比較分析庫,讓學習者以中國文學為參照體系來分析、衡量外國文學中的文化思潮與文學現象,從而更準確全面地評價中外文學的價值。如,對華茲華斯的《水仙》與陶淵明的《飲酒》進行平行閱讀,從而對比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眼中的自然與中國詩人、著名的歸隱田園詩人眼中的自然;以中國文化中的宗教信仰為切入點,對比閱讀《天路歷程》與《西游記》,更深入地理解英國文化中的基督徒的救贖精神。
三、突出實踐性
多元智能理論最終的目標及考核的重點是實際的應用能力,以及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由此,在英美文學教學實踐中,可以設計2—4課時讓學生根據喜愛的文學形象進行角色扮演,再現作品里的場景,鍛煉學習者身體、運動方面的智能。除此之外,可以安排項目學習,即由學生撰寫文學小品、劇本等激發學生討論與實踐的熱情,促進人際交往智能的發展。同時,在項目學習的后期,設計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評價他們來實現學習者的自我反省智能的提高。如,小組討論和話劇表演后,請學生依照參與度與表現分別給小組成員打分,總結自己與組員的長處和不足,培養自我反省、人際交往方面的智能。
總而言之,只有創作適當的情境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定領域的潛能。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的英美文學課程設計不僅要求教師運用獨創性的教學模式來開發多元智能,而且還要求教師把多元智能理論的精髓融入教學活動,創建目標明確的項目學習。加德納認為,項目學習可以擺脫過去語言、言語智能和邏輯-數理智能所強調的以測驗為本的學習傾向,去發現和開發每個學生的智能強項。多元智能理論打破了傳統智力觀的桎梏,不再以單模態的教學方法去束縛信息時代學生學習的多模態特征。通過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多元化思考能力,提高讀者的語言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在人類最深的精神層面體味人生。
【參考文獻】
[1]Howard,Gardner.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Basic Books,Inc.,1983.
[2]夏惠賢.多元智力理論與個性化教學[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