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秀
課后作業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常規性的實踐活動,更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和平臺.它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對這項工作認識不夠,落實草率,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往往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和課型的目標要求,導致學生對完成作業沒有興趣、不積極,甚至照抄照搬,起不到完成作業的應有效果,有時甚至會對課堂教學效果起反作用.新課標明確要求,作業應該成為學生鞏固知識、快樂實踐、勤于創新的園地,是學生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積累,在作業設計中總結了一些好的方法,不斷加以運用和改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作業設計要有基礎性,人人能練習
新課程標準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作業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及時進行鞏固練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作業設計應該要以基礎為主,面向全體學生.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打好基礎,每個學生只有打好了基礎,才可能有進一步的發展,才能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所以在作業上應注重基礎性,讓人人都會做,人人能練習,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作業設計要有層次性,人人能提高
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先天、后天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既要對所有學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同時還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讓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優等生吃得好.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充足的時間思考和尋找不同的因素,堅持差異性理論和原則,采取分層次作業的策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習題,品嘗屬于自己的成果.例如,我在教完“全等三角形判定”一節,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
如圖1,點C是AB上一點,△ACD和△BCE都是等邊三角形,AE,BD交于F點,AE交CD于G,BD交CE于H.
(1)判斷BD和AE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較低層次的學生)
(2)請找出圖中的所有全等三角形,并說明理由.(中等層次的學生)
(3)請寫出一個結論,并證明這個結論.
(注:本題將根據你所得到的結論的難易程度給分)(較高層次的學生)
三、作業設計要有趣味性,人人愛練習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賴于興趣.”教學實踐也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數學作業設計往往是形式呆板、內容枯燥、題型簡單.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筆者在教學中,每節課后都設計具有情境的作業,吸引學生,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因此,作業設計要適當設計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題目,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普遍性,這樣的題目會讓學生更感興趣,從而主動地學習.
四、作業設計要有系統性,人人有收獲
在設計作業時,要全面透徹地理解數學內容,把握知識的連貫性,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及能力目標.數學知識浩如煙海,必須要培養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意識和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能力.這就在日常作業設計中要體現知識的重難點和系統性.具體做法:一是加強“雙基”訓練,特別是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注重學習內容的重難點的把握,充分利用學生作業的完成促使學生牢固掌握重難點知識,把重難點分散于不同層次作業中,以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三是強化知識的整體性,在滲透內化練習中形成良好的知識鏈.
總之,課后作業需要我們每位數學教師精心設計,用心打造.高質量、高標準的作業設計,是提高課堂效率、鞏固學習成果的催化劑.規范科學的作業設計更能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endprint
課后作業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常規性的實踐活動,更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和平臺.它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對這項工作認識不夠,落實草率,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往往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和課型的目標要求,導致學生對完成作業沒有興趣、不積極,甚至照抄照搬,起不到完成作業的應有效果,有時甚至會對課堂教學效果起反作用.新課標明確要求,作業應該成為學生鞏固知識、快樂實踐、勤于創新的園地,是學生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積累,在作業設計中總結了一些好的方法,不斷加以運用和改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作業設計要有基礎性,人人能練習
新課程標準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作業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及時進行鞏固練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作業設計應該要以基礎為主,面向全體學生.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打好基礎,每個學生只有打好了基礎,才可能有進一步的發展,才能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所以在作業上應注重基礎性,讓人人都會做,人人能練習,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作業設計要有層次性,人人能提高
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先天、后天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既要對所有學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同時還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讓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優等生吃得好.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充足的時間思考和尋找不同的因素,堅持差異性理論和原則,采取分層次作業的策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習題,品嘗屬于自己的成果.例如,我在教完“全等三角形判定”一節,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
如圖1,點C是AB上一點,△ACD和△BCE都是等邊三角形,AE,BD交于F點,AE交CD于G,BD交CE于H.
(1)判斷BD和AE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較低層次的學生)
(2)請找出圖中的所有全等三角形,并說明理由.(中等層次的學生)
(3)請寫出一個結論,并證明這個結論.
(注:本題將根據你所得到的結論的難易程度給分)(較高層次的學生)
三、作業設計要有趣味性,人人愛練習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賴于興趣.”教學實踐也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數學作業設計往往是形式呆板、內容枯燥、題型簡單.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筆者在教學中,每節課后都設計具有情境的作業,吸引學生,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因此,作業設計要適當設計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題目,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普遍性,這樣的題目會讓學生更感興趣,從而主動地學習.
四、作業設計要有系統性,人人有收獲
在設計作業時,要全面透徹地理解數學內容,把握知識的連貫性,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及能力目標.數學知識浩如煙海,必須要培養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意識和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能力.這就在日常作業設計中要體現知識的重難點和系統性.具體做法:一是加強“雙基”訓練,特別是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注重學習內容的重難點的把握,充分利用學生作業的完成促使學生牢固掌握重難點知識,把重難點分散于不同層次作業中,以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三是強化知識的整體性,在滲透內化練習中形成良好的知識鏈.
總之,課后作業需要我們每位數學教師精心設計,用心打造.高質量、高標準的作業設計,是提高課堂效率、鞏固學習成果的催化劑.規范科學的作業設計更能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endprint
課后作業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常規性的實踐活動,更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和平臺.它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對這項工作認識不夠,落實草率,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往往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和課型的目標要求,導致學生對完成作業沒有興趣、不積極,甚至照抄照搬,起不到完成作業的應有效果,有時甚至會對課堂教學效果起反作用.新課標明確要求,作業應該成為學生鞏固知識、快樂實踐、勤于創新的園地,是學生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積累,在作業設計中總結了一些好的方法,不斷加以運用和改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作業設計要有基礎性,人人能練習
新課程標準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作業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及時進行鞏固練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作業設計應該要以基礎為主,面向全體學生.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打好基礎,每個學生只有打好了基礎,才可能有進一步的發展,才能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所以在作業上應注重基礎性,讓人人都會做,人人能練習,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作業設計要有層次性,人人能提高
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先天、后天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既要對所有學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同時還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讓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優等生吃得好.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充足的時間思考和尋找不同的因素,堅持差異性理論和原則,采取分層次作業的策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習題,品嘗屬于自己的成果.例如,我在教完“全等三角形判定”一節,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
如圖1,點C是AB上一點,△ACD和△BCE都是等邊三角形,AE,BD交于F點,AE交CD于G,BD交CE于H.
(1)判斷BD和AE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較低層次的學生)
(2)請找出圖中的所有全等三角形,并說明理由.(中等層次的學生)
(3)請寫出一個結論,并證明這個結論.
(注:本題將根據你所得到的結論的難易程度給分)(較高層次的學生)
三、作業設計要有趣味性,人人愛練習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賴于興趣.”教學實踐也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數學作業設計往往是形式呆板、內容枯燥、題型簡單.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筆者在教學中,每節課后都設計具有情境的作業,吸引學生,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因此,作業設計要適當設計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題目,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普遍性,這樣的題目會讓學生更感興趣,從而主動地學習.
四、作業設計要有系統性,人人有收獲
在設計作業時,要全面透徹地理解數學內容,把握知識的連貫性,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及能力目標.數學知識浩如煙海,必須要培養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意識和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能力.這就在日常作業設計中要體現知識的重難點和系統性.具體做法:一是加強“雙基”訓練,特別是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注重學習內容的重難點的把握,充分利用學生作業的完成促使學生牢固掌握重難點知識,把重難點分散于不同層次作業中,以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三是強化知識的整體性,在滲透內化練習中形成良好的知識鏈.
總之,課后作業需要我們每位數學教師精心設計,用心打造.高質量、高標準的作業設計,是提高課堂效率、鞏固學習成果的催化劑.規范科學的作業設計更能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