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嶺
我國著名化學家戴安邦曾經明確指出:“化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而化學實驗教學是開展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行之有效的形式。”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初中化學教學更應該重視實驗這一重要手段。毋庸置疑,實驗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還能培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學習方法與科學態度。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勢在必行。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教學經驗,略談幾點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希望能為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獻出綿薄之力。
一、更新教學思想,重視實驗的地位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初中化學課程改革的重點,即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強調為學生講清化學原理、做好實驗示范,這樣的實驗教學方法將重點放在學生能否明白化學實驗原理、能否看清實驗現象等方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無法促使他們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新課標提倡教師要在化學實驗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大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啟發他們的智慧,讓他們在實驗過程中掌握科學的真諦,培養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為日后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作為從事科學探究必備的素質之一,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初中化學教師要帶領學生盡快步入自主學習的軌道上,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遵循這幾點原則:能夠學生動手解決的問題,絕不包辦代替,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并驗證結論;能由學生通過自主分析思考得出的結論,就不急于下結論,而是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解答問題。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筆者盡量讓學生獨立準備實驗器材、自擬實驗步驟,讓他們親手操作實驗儀器,處理實驗數據。這樣的教學過程,就是要促使學生不停地動手和動腦,積極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組織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所謂探究性實驗,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實驗方案,并動手操作,最終得出有創見性的實驗結果或結論。組織探究性實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經歷引導探究、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三個階段,需要化學教師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比如,在進行“物質的除雜”這個實驗時,筆者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經學過的化學知識,思索如何進行“從氯化鈣中除去少量鹽酸”的實驗,鼓勵學生努力開啟智慧,大膽設想、制訂實驗方案,并大膽實驗。最終,學生的實驗方案有:用碳酸鈣去除;用金屬鈣去除;用氧化鈣固體去除;用氫氧化鈣固體去除。這樣的探究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討論、合作和探究,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四、安排合作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新課程改革積極提倡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協作意識,只有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生才能培養起人際交往能力,為日后走上社會做好鋪墊。為此,筆者為學生安排了合作性實驗,讓學生在筆者的指導下共同合作完成實驗過程,促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參與的興趣與熱情。比如,在學習制造二氧化碳的原理時,讓學生一起合作,動手裝配實驗裝置,要求學生互幫互助,相互配合,使每個學生都有事干,每個學生都動手參與。當學生看到自己合作完成的裝置時,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喜悅,進而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
五、開展多樣化實驗,維持學生的學習動力
初中化學實驗可分為多種類型,有演示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家庭小實驗、課外實驗、學生設計的實驗等。這些實驗都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關鍵在于這些實驗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讓他們體會到化學實驗的價值和作用。為此,筆者在課堂上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了“生活中的化學實驗”“趣味化學魔術”等實驗,實驗內容有:鐵釘為什么會生銹?洗過的雞蛋為什么不能保存更長的時間?如何防止水污染?……這些實驗內容旨在促進學生時刻發現化學、關注化學和應用化學,實現寓教于樂,并能讓學生的個性真正得到張揚和發展。
總之,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還有很多,關鍵要對癥下藥,才能真正培養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化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松.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探索[J].內江科技,2009,30(7).
[2]韋玉甘.新課標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淺談[J].科技信息,2008(19).
[3]付麗爽.如何搞好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6).
[4]王關英.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點滴體會[J].考試周刊,2009(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