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摘 要】本文探討了在我國文化大發展、創意產業蓬勃旺盛的新時代背景下,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其對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的影響,并且分析了當前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的發展現狀與挑戰,為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的發展和教學研究提供啟迪和理論思考。
【關鍵詞】創意產業 高職 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
一、創意產業的興起與發展
(一)創意產業的概念與范疇
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英國,1998年英國出臺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指出創意產業是依靠個人創造力、技能和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發揮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潛力的產業。英國政府將創意產業的范疇,劃分為包括廣告建筑、設計、電視電影、音樂、表演、版權等十三個行業。創意產業之父霍金斯則將創意產業界定為其產品在知識產權法的保護范圍之內的經濟部門,并且將知識產權劃分為四類:專利、版權、商標和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意產業的概念與范疇也在不斷的演變和發展,世界各國對創意產業都有著自己的相應定義。但總體上,可以看出創意產業是以人類智慧和文化創意作為核心,通過知識產權這樣一個形式,來創造精神產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促進經濟實力的提升。雖然各國劃分的范疇不太相同,但是創意產業中的絕大多數,與文化和藝術息息相關,因此,文化創意產業、藝術創意產業成了近年來非常流行的詞匯。
(二)創意產業的興起與繁榮
作為一種新興的智力密集型、高產出和高增長速度的產業,創意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呈現蓬勃旺盛的發展態勢,一片繁榮的景象。雖然起步比較晚,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并且近年來不斷出臺新的政策來指導和扶持文化創意產業。十一五、十二五的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都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要求。全國的許多城市,也都出臺了相關政策,創意產業園、創意產業聚集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等,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地方政府等都充分意識到文化創意產業對于提升經濟實力和文化競爭力的重要性。各高校也都相繼開設了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希望能夠不斷地為文化創意產業輸送人才,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
二、 創意產業對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的影響
(一)創意產業的發展指引著專業的未來方向
作為新興的、增長迅速的產業形態,創意產業不僅范圍廣泛,而且一直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其多元化的特征使得這種動態化發展顯得更為復雜,這也帶來了專業方向的動態變化和學科的不斷迅速變化與發展。在這一點上文化創意類學科相比較其他學科,其變化和發展的動態化顯得更為突出。
(二)創意產業的發展促進專業的提升與融合
創意產業的概念范疇大,涉及的學科和行業門類多,其對藝術類、文化創意類專業既有著深度也有著廣度上的影響。一方面,創意產業下的各行業在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進一步細化和提升。比如:廣告行業,其發展速度就空前加快而且呈現出新的趨勢,網絡廣告、互動廣告、游戲廣告等新形式的出現,廣告表現和手法的不斷創新,廣告理念和營銷策略的更新,需要專業人才及時掌握行業新動態,更新思路和創新手法,也為廣告設計與策劃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業的提升和專業化程度的細化、加深,無疑都進一步提升文化創意設計類各專業的內涵和深度。另一方面,隨著“大設計”時代的到來,設計行業、藝術行業的相關專業,由原來的分工細致到相互協作,很多設計項目,必須依靠多個專業的協同才能完成。同時,諸如會展設計、吉祥物設計、慶典設計、交互設計、藝術管理這些專業或研究方向,都屬于學科專業交叉而產生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相信隨著文化創意設計類各專業的不斷融合與交叉,會有更多的新興方向、新興專業產生。文化創意產業,尤其是設計服務業等,行業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行業間、產業間也呈現出融合的態勢。就在2014年3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宏觀層面上再次詮釋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廣泛滲透與融合性。因此,如何密切注意文化創意產業類專業的這種融合發展態勢,開設好專業方向,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專業的提升值得高職院校認真研究。
(三)創意產業的發展改變著專業教學與課程
由于創意產業更強調人的智力因素和創新思維的生產力價值,因此,突出的表現在于對文化創意設計類人才的培養與專業教學也相應地要傾向于思維的訓練和創造力的培養。這一點上,傳統的藝術設計、工藝美術類等相關的專業教學比較偏向于技法、表現效果一類的能力培養。尤其是高職院校,由于“培養高技能人才、高級技師、技工、藍領搖籃”一貫的思維與提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更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對學生技法、操作、軟件、效果圖表現、模型制作等一類的課程上,忽視了創意產業創意為本的核心內涵,早早地將學生定位在了產業行業的最底層,舍本逐末。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旺盛發展,創意、創造力的重要性不斷得到體現,好的創意、好的文化挖掘帶來的是企業、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高職院校也逐漸認識到專業教學模式與課程設置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則需要更多地突出創意構思與提煉的能力。可以通過在專業課程上多強調創意構思方面,鼓勵學生創新,突破固有的觀念和思路,不以表現和技法來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指標。另一方面,對學生文化資源觀察與再創造能力的培養也不可缺少。文化底蘊、人文知識的熏陶,可以通過選修課或者興趣小組的方式來開設,諸如傳統戲曲賞析、民間藝術考察一類的課程、訓練項目;也可以拓展像博物館、古建筑、民間手工藝作坊、民間非遺一類的校外課堂,通過參觀、交流和學習,來提升文化創意設計類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甚至在課程中可以對一些流行的文化和亞文化展開專題研究和實踐。
(四)創意產業為專業群提供廣闊的就業平臺
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帶來了對創意人才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國從事創意產業的人數還很低,遠不及歐美、日本等一些創意產業發達國家。預計十二五期間,創意產業人才的缺口將會達到五千萬,僅動漫專業,其人才需求缺口就達到大約15萬人左右,預計3年—5年缺口將達到60萬人。文化創意設計類崗位也成為近幾年來各大人才招聘會中需求量較多的職位。前兩年的一次上海大型夏季人才招聘會上,創意設計人才首次登上了人才需求排行榜的前三甲,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也是社會對文化創意的認可。對于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類教育而言,文化創意產業廣泛的行業范圍不僅能為各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提供大量充足的就業崗位,而且其深入發展還會使得相關各行業的崗位更加細化:專業創意與設計人員、專業項目管理、市場與文化背景研究、操作技師等,都會有著相應的不同崗位,這也使得文化創意設計類人才的分工和培養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使得專業學生能夠有著不同的就業層次和未來發展空間,也為高職院校精確定位,培養對口、對崗位人才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因此,創意產業提供的廣闊就業平臺為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endprint
三、創意背景下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的發展現狀與挑戰
(一)發展現狀
我國高職類院校專業的發展,是近幾年才開始活躍起來的。以往,從國家到民眾都十分重視以研究為導向的本科類高等教育,孩子上大學是許多家庭的夢想。高職類教育雖也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部分,但是一直被視為底層和低層次。新世紀伴隨著國家對于從事行業基礎性工作和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職業教育逐漸被重視起來,高職類院校發展迅速。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和繁榮為高職類院校發展藝術創意設計專業,提供了一個十分良好的發展契機,加上文化創意產業所涉及的范疇比較廣泛,涵蓋了幾乎所有的藝術設計類專業和人文、軟件、版權等領域的專業,這就為高職類院校開拓新專業、迅速發展提供了舞臺。
(二)問題與挑戰
1. 辦學定位不清晰
興起于創意產業背景下的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首先的問題,就是辦學定位的模糊。創意產業屬于智力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的智慧和創造勞動力,這當然包括從事基礎和技術型的勞動力。原本高職院校有著培養時間短、緊密聯系產業和市場的特點與優勢,但是,一擁而上的辦學浪潮和學科貪大求全的功利想法,使得許多高職院校連最基本的辦學定位,都處于尚不清晰的狀態就倉促上馬,開設各類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其教學質量、培養結果可想而知。即使一些有著比較清晰培養方案的高職院校,也基本是套用本科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成了本科教育的縮減版,結果學生在短暫的時間內蜻蜓點水,流于表面的學了一些皮毛,根本達不到用人單位和企業的要求。
2. 核心技能不明確
除了辦學定位的不清晰,對于學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大多數的高職類院校,也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界定。究竟什么是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學生的核心技能?這一點,對于學生的培養,是尤為重要的,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同樣,學生還是不能適應處于動態變化中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崗位要求。有一些院校將核心技能簡單的定義為:軟件操作、效果圖繪制、材料工藝加工等一些動手方面的技能,這是對于文化創意產業人才要求的片面理解。由于文化創意產業根植于文化、產出于創意,所以創新思維和創造力的培養則顯得更為重要,而且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知識儲備,這些都不是僅僅靠熟練的軟件操作和動手能力就可以完成的。
3. 院校專業同質化
在高職類院校的文化創意設計專業迅速發展和擴張的繁榮背后,也存在著一定的隱患,或者說是挑戰。如同上文所述,許多的高職類院校一窩蜂地開設藝術設計、文化創意類專業,但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崗位需求調查,甚至有一些院校培養目標與方案都很模糊和混亂,這就帶來了院校專業的同質化現象嚴重:你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我也開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你新增一個會展專業,我馬上開設一個展示設計專業。這對于高職院校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的良性發展是很不利的,也帶來了同專業的畢業生扎堆出現、沒有競爭力的問題。如何根據地方經濟的特色和當地市場的實際崗位需求開設文化創意類專業,突出專業特色,建立品牌專業,是擺在每一個高職類院校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對于高職文化創意設計類專業來說,既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寶貴機遇,但也充滿了挑戰。高職院校應當理清辦學思路,審時度勢,抓好文化創意產業對于人才培養的核心要求,為文化創意產業輸送有用之才,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
【參考文獻】
[1]趙延芳.創意產業視角下的文化創意人才開發機制問題研究[J].大連干部學刊,2012.
[2]袁泉.論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定位問題[J].現代裝飾(理論),2012.
[3]朱德琳.高職院校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淺探[J].文學教育(上),2012.
[4]張曉卉,孟勝歐,周琳.基于創意產業導向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思路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