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玲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內閱讀的繼續和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當今世界面臨信息化的挑戰,知識、科技日新月異,這就要求人們的閱讀必須快速、高效和廣泛。然而在小學階段的課本中共有課文才三、四百篇,幾十萬字。這如何培養學生與時代相適應的閱讀能力呢?于是大綱對小學生課外閱讀作了如下要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并且對各年級也相應地做出量的規定。
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個性發展之作用不可低估。站此高度審視農村學校,我們找不出樂觀的理由,小學生要完成大綱中的量化目標存在較大因難。“兩基”檢查期間建立起的圖書室,多年來由于缺經費仍保持“歷史本色”——室還是那個室,書還是那些書。再者受傳統教育影響,“不專心讀課本,想讀課外書的學生不是好孩子”的觀點不但還存在,而且在學生家長中尤為突出。現在,老師觀念雖轉變了,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另外,相對而言,農村孩子課外閱讀興趣和能力比城里學生要弱。農村學生課外閱讀條件雖然差,但我們能放棄嗎?不,我們只能腳踏實地、因地制宜地尋找對策。一年來我按著提供書籍、激發興趣、教給方法來實踐,學生的知識豐富了,視野開闊了,思維激活了,課堂不再冷場,學生發言積極而生動,習作水平顯著提高。
一、提供課外閱讀書籍
首先與家長多交流,通過致家長的信、家訪或家長會等形式,闡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改變家長偏見。再根據學生特點向家長推薦適合孩子閱讀的課外書目,請家長與孩子一同選購,或經家長同意老師幫著購買。另外在班級中開展捐借課外書活動,要求每位同學每學期捐出一本書(期末可以帶回),放入班級圖書角,選出一名責任心強的學生當圖書管理員,讓學生借閱方便。這樣捐出一本便可借閱多本,保證了學生有課外書讀。
二、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導課外閱讀同樣應從激發興趣開始。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地尋找讀物,并能自覺地克服困難,努力并認真進行閱讀。激發興趣我從三方面著手。
1.介紹讀物引趣。教學課文時介紹文中人物、內容梗概、精彩片斷或文章作者,引發“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欲望。如教《蝙蝠和雷達》,介紹仿生學知識,推薦仿生學書籍;教《亡羊補牢》,推薦《中國古代寓言選》讓學生閱讀。特別要結合課文介紹并推薦文學名著簡明本和著名作家優秀作品、科普讀物等。
2.開展活動誘趣。通過開展故事會、讀書交流會、科普知識競賽、辦手抄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誘發學生多讀、多搜集資料。
3.借助評價生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表現突出的予以表揚和獎勵,如讀書筆記做得好的,故事多且講得生動的……手抄報辦得有特色還放在學校展覽。學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肯定,課外閱讀的熱情更高漲。
三、教給課外閱讀方法
1.瀏覽法。要求學生讀某些文章時只要了解大概內容便可。如新聞資料,不需逐字逐句地讀下去,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把握大意,得其要領,但需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掃視,防止走馬觀花,漫不經心。訓練時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某篇文章,說出主要內容。
2.選讀法。根據自己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課外活動或日常生活中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相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帶著問題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選讀要與瀏覽相配合,在瀏覽中選讀。此法指導時,我主要讓學生辦手抄報,先確定適當的主題,學生根據其主題選擇相關資料讀、抄。
3.精讀法。此法主要在講讀課上訓練。對某些重點文章、重點部分,集中精力精研細讀。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口、眼、腦、手并用,做到邊讀邊想邊記。以求“得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按此法閱讀能促進知識牢固掌握,提高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增強語文修養,提高語文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做筆記讀法。即在閱讀過程中邊讀邊記錄。要求學生都備有摘抄本,閱讀時發現文中值得采摘的詞句、觀點或在自己腦中閃現的靈感智慧,對文章的體會感想,即刻存儲于摘抄本中。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一是開展誦讀交流會和讀書匯報會。各班每月舉行一次讀書班會,內容有國學誦讀比賽、推薦一本好書、古詩詞總動員、三國演義交流會、西游記人物大討論、故事會等。尤其是張鳴璐老師在二年級開展的百家姓誦讀活動課《中華姓氏知多少》和盧會軍老師在六年級開展的《誦讀經典 走進名著》讀書展示活動影響較大,受到肯定。
二是開展國學誦讀、課外閱讀手抄報評比活動。上學期開展國學誦讀手抄報評比,這學期各班根據閱讀內容自定主題辦手抄報。活動要求開展全員參與,統一配發紙張,語文教師指導內容,美術教師指導版面設計。手抄報征集數量多,質量高,同時上報參加省級評選。
三是開展“我和書的故事”“讀書有感”征文活動。五年級和六年級根據推薦書目有計劃組織閱讀,為檢驗閱讀效果,提高寫作水平,分別開展“我和書的故事”“讀書有感”征文活動。學生寫出了真情實感,在訓練表達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熱愛閱讀、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
四是開展成語競賽活動。中年級日積月累以成語為主,在誦讀《中華成語千句文》的同時,開展成語競賽,鞏固誦讀成果。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和溪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