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影響因素分析

2014-11-22 21:20:38劉俊杰張暉陳思焜
江蘇農業科學 2014年10期
關鍵詞:影響因素

劉俊杰++張暉++陳思焜

摘要:林農復合經營是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綜合效益,促進農、林、牧、漁協調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但在多數適宜開展林農復合經營的地區并未得到廣泛推廣。針對黃淮海部分地區——江蘇豐縣辛莊村具有代表性的采取林農復合經營模式的公司和合作社進行走訪調查,并對當地部分未參加林農復合經營的農戶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其基本生產情況和進行林農復合經營的意愿。通過對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的整理,分析表明影響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意愿的主要有自然因素、勞動力稟賦因素、技術因素、市場因素、政策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意愿、促進林農復合經營發展的政策建議,包括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實行政策扶持和推動;鼓勵先進合作社帶頭,推廣優化經營模式;加強復合經營宣傳教育,轉變農戶傳統思想。

關鍵詞:林農復合經營;農戶;參與意愿;影響因素;江蘇豐縣

中圖分類號: F323.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0-0410-03

收稿日期:2014-06-03

基金項目: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編號:20123204120018);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編號:2012SJB630033)。

作者簡介:劉俊杰(1979—),男,江蘇阜寧人,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Tel:(010)66115905;E-mail:liujunjie2317@163.com。協調農地關系,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是擺在政府和農民面前的難題。林農復合經營為這一難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途徑,該模式在增加參與農民經濟效益的同時,使農村生態環境也得到有效改善[1]。由于受到認識、技術、市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響[2],這種經營模式在多數適宜開展林農復合經營的地區并未得到廣泛推廣[3]。林農復合經營作為一種具有多效益的優良經營模式[4],農戶的積極參與是林農復合經濟系統的關鍵,只有當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積極性高漲時,政府才更易于推廣復合經營[5-6]。充分研究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意愿及影響因素,并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議,以促進政府帶領廣大農民致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廣復合經營,推進農村全方位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講,進行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過對黃淮海地區林農復合經營現狀的了解,實地調查了江蘇豐縣開展林農復合經營的合作社和企業,并對當地未參加林農復合經營的農戶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分析調查結果,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希望在一定范圍內擴大林農復合經營的實施范圍,為林農復合經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借鑒和政策參考。

1徐州豐縣辛莊村林農復合經營現狀

豐縣隸屬江蘇省徐州市,地處蘇魯豫皖4省7縣交界處,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 目前,豐縣林農復合經營主要以個人帶頭、土地集中、規模管理的形式開展,即土地在當地政府的牽頭下流轉到個人或合作社手中,采取林農復合經營管理模式,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市場環境等因地制宜,進行統一規劃管理。以下以豐縣辛莊村2個案例具體加以說明。

1.1蘋果、梨+銀杏模式

在豐縣辛莊村,由于近幾年銀杏樹在當地銷路通暢,價格較高,不少農戶在成熟的蘋果樹、梨樹中間穿插栽植銀杏幼苗,待銀杏幼苗長大時,果樹也過了盛產期,產量逐漸減少時將果樹移除,給予銀杏樹生長足夠的光照和土壤養分。如此,形成了在生長周期和空間上間種的林農復合經營模式。

目前,當地種植的銀杏樹主要用于園藝景觀建設,其收益可觀,而且由于常年種植樹木使土壤改良,產生了較好生態效益;多樹種經營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的經濟效益,解決了農村留守人員就業問題,并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1.2金銀花+雞模式

調查的這家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統一管理13.3 hm2土地,全部種植金銀花。該公司去年開始嘗試在金銀花地中散養以雜草、昆蟲為食的半成熟笨雞。金銀花種植后的第3年進入盛產期,至少可維持20年高產量,笨雞蛋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公司負責人計劃在現有產業生產穩定后繼續擴大規模,當地農戶在每年每 667 m2 補償500 kg小麥價格下比較愿意轉讓土地,但必須由當地村委會出面與雙方簽訂轉讓協議。

選擇適合農戶種養情況的農林復合經營模式,可以增加農戶種養經營的多元性,降低單一種植或養殖的生產、技術一級市場及政策風險,穩定并提高參與農戶的經濟收入[7]。

2豐縣林農復合經營發展的影響因素

林農復合經營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8],結合豐縣的自身情況,主要分析自然[9]、勞動力稟賦、技術、市場和政策5個方面的影響因素。

2.1自然因素

豐縣屬典型的半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氣候溫暖,雨熱同期,土壤沙質深厚,并具有良好的大氣環境和水環境,生產優質果品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豐縣獨特的林農復合經營模式中涉及到的蘋果、梨、銀杏、金銀花等作物在當地均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2.2勞動力稟賦因素

稟賦是指人的品性、智力、體魄等方面的整體素質。在林農復合經營實施中,勞動力稟賦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2.2.1認識因素由于農村留守的婦女兒童和老人的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低,只注重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長期生態效益,對林農復合經濟認識不足,主動性亟須提高。

2.2.2體力因素豐縣多數青壯年外出就業,致使勞動力嚴重不足,增加撂荒的可能性,降低了優質土地的利用率。林農復合經營需要投入較多的勞動力,致使大部分農戶望而卻步,繼續沿襲傳統種植模式。

2.2.3意愿因素農戶作為林農復合經營的主體,在復合經營的推廣中處于決定地位。目前,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經濟效益前景不明晰,技術風險大,勞動力嚴重不足,所以農戶缺乏參與意愿。只有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意愿比較強烈時,政府及合作社才能推動由單一經營轉變為復合經營,更快更好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研究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意愿顯得尤為重要。

2.3技術因素

林農復合經營比傳統的單一經營的技術要求高,需要掌握發揮物種間生物互補作用提高系統整體效益等一系列技術。豐縣林業局免費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目前,提供的技術服務局限于解決針對某種作物在生產中的問題,很少能夠從林農復合經營的整體考慮,協調各種農作物的生產,技術因素阻礙了林農復合經營的快速發展。

2.4市場因素

林農復合系統中經濟林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影響農民參與積極性。近年來,隨著“4+1”小城鎮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集貿市場、農民經紀人隊伍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雖有一定進展,但還普遍存在著規模偏小、類型趨同、結構松散等問題,沒有有效聯結高效林農復合經營基地,組織化程度不高,內連基地、外接市場的營銷網絡沒有真正形成,林間套種產品抗擊市場風險能力仍然較弱。在豐縣由于林農復合經營主要由公司或合作社帶頭,規模尚小,對外價格談判能力較弱,受市場價格影響比較大。

2.5政策因素

政策的不穩定性也會導致林農復合經營實施范圍無法擴大。土地使用權在短期內的變更與相對較長周期的林農復合經營不相適應,影響了農民發展林農復合經營的積極性。林地流轉的難度較大,規模經營較難形成。由于農戶對林地復合經營的認識差距,加大了林地的流轉難度。部分林地規劃栽植的不規則,不適宜多品種經營,使林農復合經營難以成片,規模效應較難顯現。

3豐縣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意愿調查

本次小型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涉及居住在豐縣辛莊村的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農戶,共涉及152戶152人,共發放調查問卷160份,收回152份,問卷有效率達95%。以下對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農民基本信息進行統計描述,并對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3.1農戶受教育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在有效樣本中,受教育程度為小學的人數最多,其次是初中,高中及以上學歷所占比例較?。ū?)。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較多,具有高學歷的農村人口紛紛流向城市,留守在農村的人大多數只具有高中以下學歷。由于學歷有限,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會受到限制,影響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意愿。

3.4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農戶的經營狀況

為了探究農戶不愿改變經營模式的原因,以及應該如何促進改變經營模式,調查了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農戶目前的經營狀況。本次問卷調查主要從農戶可以獲得的技術支持和產品銷路情況2方面入手。

針對農戶可以獲得的技術支持情況,問卷中提供了3個可選項:一直有、有時有、從來沒有。雖然能夠獲得技術支持的農戶占60%,但這其中約有50%的農戶獲得支持的情況并不樂觀,還有40%的農戶從來沒有獲得過。林農復合經營模式的技術要求比傳統經營更高,若要推廣林農復合經營,必須進行定期的教育、指導和培訓,加強技術支持。

產品銷路直接關系農戶的收益,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在被調查的152位農民中,只有36位農民的產品有人定期收購,但收購價格不高,其余的116位農戶的產品銷路不穩定,是自己直接銷售,可見農民面臨的市場風險巨大。如果能將農戶集中起來共同經營形成合作社,就可以提高農戶的價格談判能力,獲得更大的收益。

從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可見,目前豐縣辛莊村農戶不愿意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大部分留守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對林農復合經營認識不足,從事農林業的人口比重較低,復合經營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尚不明顯;(2)缺乏農林業的專業技術支持,制約農民轉變經營方式;(3)農林業產品銷路不穩定;(4)林業的政策扶持和林農復合經營推廣不夠。

4結論與政策建議

根據調查,江蘇豐縣地區發展林農復合經營條件適宜、前景廣闊,若要推動當地林農復合經營廣泛發展,需要進一步做好政策激勵、合作社帶動、宣傳教育等方面的相關工作。

4.1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實行政策扶持和推動

地方政府應該針對當地情況出臺適宜發展林農復合經營的政策。主要可以從3個方面考慮:(1)加快產業化進程,實現產業重組;(2)出臺具體的土地流轉、補償政策,鼓勵農戶進行林農復合經營;(3)加強科技投入,對林農復合經營作物進行優化選擇和試點研究,培養技術人才。

4.2鼓勵先進合作社帶頭,推廣優化經營模式

由政府牽頭,鼓勵當地有能力的農戶組成合作社,或者進行招商引資,將農戶土地集中起來,推廣大面積林農復合經營,提高生產水平和效率,穩定農戶收入。在選擇林農復合經營模式時應因地制宜,選擇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符合農戶生產習慣、銷路廣闊的產品進行經營,并不斷優化經營,穩步提高生產。

4.3加強復合經營宣傳教育,轉變農戶傳統思想

農戶要轉變傳統的耕種思想,認識到林農復合經營的優勢,積極配合政府工作。應建立林農復合經營示范點,提升示范效應;宣傳相關扶持政策,提供技術支持,消除農戶后顧之憂;加強農林復合經營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宣傳力度,鼓勵農戶參與復合經營模式的研究、設計和推廣,提高農戶的參與度。

參考文獻:

[1]徐登浩,孫為祥,杜秀紅. 濱海林農復合型生態經營模式的調查與分析[J]. 江蘇林業科技,2007,34(6):30-32.

[2]胡薈群. 農林復合經營的發展概況及類型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8):10-10,31.

[3]程鵬,曹福亮,汪貴斌. 農林復合經營的研究進展[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3):151-156.

[4]楊紅強,鄔松濤,張曉辛. 江蘇省生態型農林復合經營選擇模式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1):4877-4880.

[5]張春海. Logistic模型下農戶借貸參與意愿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山東省農戶借貸需求狀況調查[J]. 農村金融研究,2011(2):69-73.

[6]王林萍,蔡良玫. 農戶植保機械補貼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6):213-217.

[7]García-de C L,Gebremedhin K G.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planning agroforestry system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1,45(1):199-206.

[8]徐振球. 江蘇省泗陽縣楊樹復合經營模式分析及對策研究[D]. 揚州:揚州大學,2010.

[9]Monteith J L,Ong C K,Corlett J E. Microclimatic interactions in agroforestry system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1,45(1):31-44.

2.3技術因素

林農復合經營比傳統的單一經營的技術要求高,需要掌握發揮物種間生物互補作用提高系統整體效益等一系列技術。豐縣林業局免費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目前,提供的技術服務局限于解決針對某種作物在生產中的問題,很少能夠從林農復合經營的整體考慮,協調各種農作物的生產,技術因素阻礙了林農復合經營的快速發展。

2.4市場因素

林農復合系統中經濟林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影響農民參與積極性。近年來,隨著“4+1”小城鎮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集貿市場、農民經紀人隊伍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雖有一定進展,但還普遍存在著規模偏小、類型趨同、結構松散等問題,沒有有效聯結高效林農復合經營基地,組織化程度不高,內連基地、外接市場的營銷網絡沒有真正形成,林間套種產品抗擊市場風險能力仍然較弱。在豐縣由于林農復合經營主要由公司或合作社帶頭,規模尚小,對外價格談判能力較弱,受市場價格影響比較大。

2.5政策因素

政策的不穩定性也會導致林農復合經營實施范圍無法擴大。土地使用權在短期內的變更與相對較長周期的林農復合經營不相適應,影響了農民發展林農復合經營的積極性。林地流轉的難度較大,規模經營較難形成。由于農戶對林地復合經營的認識差距,加大了林地的流轉難度。部分林地規劃栽植的不規則,不適宜多品種經營,使林農復合經營難以成片,規模效應較難顯現。

3豐縣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意愿調查

本次小型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涉及居住在豐縣辛莊村的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農戶,共涉及152戶152人,共發放調查問卷160份,收回152份,問卷有效率達95%。以下對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農民基本信息進行統計描述,并對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3.1農戶受教育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在有效樣本中,受教育程度為小學的人數最多,其次是初中,高中及以上學歷所占比例較?。ū?)。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較多,具有高學歷的農村人口紛紛流向城市,留守在農村的人大多數只具有高中以下學歷。由于學歷有限,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會受到限制,影響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意愿。

3.4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農戶的經營狀況

為了探究農戶不愿改變經營模式的原因,以及應該如何促進改變經營模式,調查了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農戶目前的經營狀況。本次問卷調查主要從農戶可以獲得的技術支持和產品銷路情況2方面入手。

針對農戶可以獲得的技術支持情況,問卷中提供了3個可選項:一直有、有時有、從來沒有。雖然能夠獲得技術支持的農戶占60%,但這其中約有50%的農戶獲得支持的情況并不樂觀,還有40%的農戶從來沒有獲得過。林農復合經營模式的技術要求比傳統經營更高,若要推廣林農復合經營,必須進行定期的教育、指導和培訓,加強技術支持。

產品銷路直接關系農戶的收益,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在被調查的152位農民中,只有36位農民的產品有人定期收購,但收購價格不高,其余的116位農戶的產品銷路不穩定,是自己直接銷售,可見農民面臨的市場風險巨大。如果能將農戶集中起來共同經營形成合作社,就可以提高農戶的價格談判能力,獲得更大的收益。

從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可見,目前豐縣辛莊村農戶不愿意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大部分留守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對林農復合經營認識不足,從事農林業的人口比重較低,復合經營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尚不明顯;(2)缺乏農林業的專業技術支持,制約農民轉變經營方式;(3)農林業產品銷路不穩定;(4)林業的政策扶持和林農復合經營推廣不夠。

4結論與政策建議

根據調查,江蘇豐縣地區發展林農復合經營條件適宜、前景廣闊,若要推動當地林農復合經營廣泛發展,需要進一步做好政策激勵、合作社帶動、宣傳教育等方面的相關工作。

4.1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實行政策扶持和推動

地方政府應該針對當地情況出臺適宜發展林農復合經營的政策。主要可以從3個方面考慮:(1)加快產業化進程,實現產業重組;(2)出臺具體的土地流轉、補償政策,鼓勵農戶進行林農復合經營;(3)加強科技投入,對林農復合經營作物進行優化選擇和試點研究,培養技術人才。

4.2鼓勵先進合作社帶頭,推廣優化經營模式

由政府牽頭,鼓勵當地有能力的農戶組成合作社,或者進行招商引資,將農戶土地集中起來,推廣大面積林農復合經營,提高生產水平和效率,穩定農戶收入。在選擇林農復合經營模式時應因地制宜,選擇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符合農戶生產習慣、銷路廣闊的產品進行經營,并不斷優化經營,穩步提高生產。

4.3加強復合經營宣傳教育,轉變農戶傳統思想

農戶要轉變傳統的耕種思想,認識到林農復合經營的優勢,積極配合政府工作。應建立林農復合經營示范點,提升示范效應;宣傳相關扶持政策,提供技術支持,消除農戶后顧之憂;加強農林復合經營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宣傳力度,鼓勵農戶參與復合經營模式的研究、設計和推廣,提高農戶的參與度。

參考文獻:

[1]徐登浩,孫為祥,杜秀紅. 濱海林農復合型生態經營模式的調查與分析[J]. 江蘇林業科技,2007,34(6):30-32.

[2]胡薈群. 農林復合經營的發展概況及類型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8):10-10,31.

[3]程鵬,曹福亮,汪貴斌. 農林復合經營的研究進展[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3):151-156.

[4]楊紅強,鄔松濤,張曉辛. 江蘇省生態型農林復合經營選擇模式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1):4877-4880.

[5]張春海. Logistic模型下農戶借貸參與意愿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山東省農戶借貸需求狀況調查[J]. 農村金融研究,2011(2):69-73.

[6]王林萍,蔡良玫. 農戶植保機械補貼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6):213-217.

[7]García-de C L,Gebremedhin K G.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planning agroforestry system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1,45(1):199-206.

[8]徐振球. 江蘇省泗陽縣楊樹復合經營模式分析及對策研究[D]. 揚州:揚州大學,2010.

[9]Monteith J L,Ong C K,Corlett J E. Microclimatic interactions in agroforestry system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1,45(1):31-44.

2.3技術因素

林農復合經營比傳統的單一經營的技術要求高,需要掌握發揮物種間生物互補作用提高系統整體效益等一系列技術。豐縣林業局免費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目前,提供的技術服務局限于解決針對某種作物在生產中的問題,很少能夠從林農復合經營的整體考慮,協調各種農作物的生產,技術因素阻礙了林農復合經營的快速發展。

2.4市場因素

林農復合系統中經濟林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影響農民參與積極性。近年來,隨著“4+1”小城鎮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集貿市場、農民經紀人隊伍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雖有一定進展,但還普遍存在著規模偏小、類型趨同、結構松散等問題,沒有有效聯結高效林農復合經營基地,組織化程度不高,內連基地、外接市場的營銷網絡沒有真正形成,林間套種產品抗擊市場風險能力仍然較弱。在豐縣由于林農復合經營主要由公司或合作社帶頭,規模尚小,對外價格談判能力較弱,受市場價格影響比較大。

2.5政策因素

政策的不穩定性也會導致林農復合經營實施范圍無法擴大。土地使用權在短期內的變更與相對較長周期的林農復合經營不相適應,影響了農民發展林農復合經營的積極性。林地流轉的難度較大,規模經營較難形成。由于農戶對林地復合經營的認識差距,加大了林地的流轉難度。部分林地規劃栽植的不規則,不適宜多品種經營,使林農復合經營難以成片,規模效應較難顯現。

3豐縣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意愿調查

本次小型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涉及居住在豐縣辛莊村的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農戶,共涉及152戶152人,共發放調查問卷160份,收回152份,問卷有效率達95%。以下對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農民基本信息進行統計描述,并對農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3.1農戶受教育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在有效樣本中,受教育程度為小學的人數最多,其次是初中,高中及以上學歷所占比例較?。ū?)。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較多,具有高學歷的農村人口紛紛流向城市,留守在農村的人大多數只具有高中以下學歷。由于學歷有限,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會受到限制,影響其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意愿。

3.4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農戶的經營狀況

為了探究農戶不愿改變經營模式的原因,以及應該如何促進改變經營模式,調查了未參與林農復合經營農戶目前的經營狀況。本次問卷調查主要從農戶可以獲得的技術支持和產品銷路情況2方面入手。

針對農戶可以獲得的技術支持情況,問卷中提供了3個可選項:一直有、有時有、從來沒有。雖然能夠獲得技術支持的農戶占60%,但這其中約有50%的農戶獲得支持的情況并不樂觀,還有40%的農戶從來沒有獲得過。林農復合經營模式的技術要求比傳統經營更高,若要推廣林農復合經營,必須進行定期的教育、指導和培訓,加強技術支持。

產品銷路直接關系農戶的收益,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在被調查的152位農民中,只有36位農民的產品有人定期收購,但收購價格不高,其余的116位農戶的產品銷路不穩定,是自己直接銷售,可見農民面臨的市場風險巨大。如果能將農戶集中起來共同經營形成合作社,就可以提高農戶的價格談判能力,獲得更大的收益。

從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可見,目前豐縣辛莊村農戶不愿意參與林農復合經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大部分留守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對林農復合經營認識不足,從事農林業的人口比重較低,復合經營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尚不明顯;(2)缺乏農林業的專業技術支持,制約農民轉變經營方式;(3)農林業產品銷路不穩定;(4)林業的政策扶持和林農復合經營推廣不夠。

4結論與政策建議

根據調查,江蘇豐縣地區發展林農復合經營條件適宜、前景廣闊,若要推動當地林農復合經營廣泛發展,需要進一步做好政策激勵、合作社帶動、宣傳教育等方面的相關工作。

4.1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實行政策扶持和推動

地方政府應該針對當地情況出臺適宜發展林農復合經營的政策。主要可以從3個方面考慮:(1)加快產業化進程,實現產業重組;(2)出臺具體的土地流轉、補償政策,鼓勵農戶進行林農復合經營;(3)加強科技投入,對林農復合經營作物進行優化選擇和試點研究,培養技術人才。

4.2鼓勵先進合作社帶頭,推廣優化經營模式

由政府牽頭,鼓勵當地有能力的農戶組成合作社,或者進行招商引資,將農戶土地集中起來,推廣大面積林農復合經營,提高生產水平和效率,穩定農戶收入。在選擇林農復合經營模式時應因地制宜,選擇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符合農戶生產習慣、銷路廣闊的產品進行經營,并不斷優化經營,穩步提高生產。

4.3加強復合經營宣傳教育,轉變農戶傳統思想

農戶要轉變傳統的耕種思想,認識到林農復合經營的優勢,積極配合政府工作。應建立林農復合經營示范點,提升示范效應;宣傳相關扶持政策,提供技術支持,消除農戶后顧之憂;加強農林復合經營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宣傳力度,鼓勵農戶參與復合經營模式的研究、設計和推廣,提高農戶的參與度。

參考文獻:

[1]徐登浩,孫為祥,杜秀紅. 濱海林農復合型生態經營模式的調查與分析[J]. 江蘇林業科技,2007,34(6):30-32.

[2]胡薈群. 農林復合經營的發展概況及類型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8):10-10,31.

[3]程鵬,曹福亮,汪貴斌. 農林復合經營的研究進展[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3):151-156.

[4]楊紅強,鄔松濤,張曉辛. 江蘇省生態型農林復合經營選擇模式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1):4877-4880.

[5]張春海. Logistic模型下農戶借貸參與意愿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山東省農戶借貸需求狀況調查[J]. 農村金融研究,2011(2):69-73.

[6]王林萍,蔡良玫. 農戶植保機械補貼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6):213-217.

[7]García-de C L,Gebremedhin K G.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planning agroforestry system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1,45(1):199-206.

[8]徐振球. 江蘇省泗陽縣楊樹復合經營模式分析及對策研究[D]. 揚州:揚州大學,2010.

[9]Monteith J L,Ong C K,Corlett J E. Microclimatic interactions in agroforestry system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1,45(1):31-44.

猜你喜歡
影響因素
房地產經濟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零售銀行如何贏得客戶忠誠度
醫保政策對醫療服務價格影響因素的探討
東林煤礦保護層開采瓦斯抽采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的因素分析
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績效影響因素的探索與研究
水驅油效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草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日韩午夜伦| 99re视频在线|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美女免费黄网站| 国产精品黄色片| 色悠久久综合| 性欧美精品xxxx| 伊人久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91精品牛牛| 欧美日韩va|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成人国产精品2021|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91青草视频|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激情网址|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男人天堂伊人网|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在线色国产|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另类AV|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亚洲小视频网站| 丁香婷婷久久|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福利在线|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在线a网站| 天天综合网站|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欧美日本中文|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婷婷| 在线99视频|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自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入口|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