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臨武
進入初中后,隨著學習內容難度的增加、學習科目的增多,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出現下滑,有些學生甚至因此成為了班級里的后進生。后進生是指道德素質落后或學習成績較差、學習態度消極,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雖然他們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教育培養,就會對班級的班風和學風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對于后進生,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提升他們的自信,使他們找到在班級中的歸屬感。立足于初中后進生的教育,結合具體學科進行分析,提出后進生教育的創新方法。
初中后進生教育創新教學態度課業難度的加大,使得初中生普遍存在著學習壓力,而其中一些學生更是由于種種原因而成為了班級的后進生。后進生并不是差生,他們只是因為在學習與生活上缺乏應有的約束力,而暫時處于落后的位置。教師應該深入分析導致后進生落后的種種原因,創新教育方式方法,以實現對他們的轉化。
一、教師要以親和的教學態度來對待后進生
初中生多是十三四歲的少年,他們正處于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十分需要家長與老師的關愛。一些學生受青春期的影響,極易產生叛逆心理,在班級集體中,常常表現出厭學、煩躁、冷漠、厭世的情緒。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待這類學生,教師往往采取批評、訓斥的教育方式,這只會激起后進生的反抗。后進生多是自尊心較強、內心較為脆弱的學生,他們需要更多的尊重與認可。因此,為了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并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采取親和的教學態度。為了使后進生更好地融入到班級集體中,教師應該多給他們一些表揚、贊美和鼓勵,杜絕挖苦和諷刺;課堂上,教師要鼓勵他們多發言、多提問題,并耐心地加以教導;課堂外,教師要加強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并以朋友的身份來面對他們。其實,一個友善的笑容、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肯定的眼神,都會給后進生的內心帶來溫暖和感動。所以,教師應該給予后進生更多的人文關懷。
二、教師要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重拾學習信心
后進生不是笨學生,他們只是沒有端正學習的態度、明確學習的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發現,很多后進生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只是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上。也就是說,后進生普遍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缺乏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成績的落后使他們對學習喪失了信心。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創新教學方法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法”,教師不停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忽略了他們的接受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給學生造成很多的學習負擔。久而久之,學困生就會越來越跟不上教學進度。所以,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寓教于樂,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尤其是針對那些后進生,教師應該引導他們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并為其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鼓勵他們表達出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數學教學上,教師首先要放慢講課速度,確保教學語言通俗易懂;并加強直觀教學,盡可能的運用上各種教具;在傳授數學公式時,不要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講解,從而使課堂充滿生活的智慧與趣味。教師還應該主張學生們在學習上互幫互助,通過“結對子”的方式,讓學優生帶動后進生。因為,同齡人之間的共同話題比較多,想法也較為貼近,因此同學的幫助,可能比教師的輔導更能發揮作用。
三、教師要加強與后進生家長的溝通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很多后進生思想與學習落后與家庭有著很大的關系。一方面,有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家長負擔不起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費用,因此對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這種態度會直接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混日子”是他們的普遍想法。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平時與孩子欠缺溝通,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當,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抗的心理。當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下滑或在學校犯了錯誤時,這些家長不問原因,便動輒采取打罵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不但不會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有些孩子遭遇家長打罵后,由于自尊心較強,便再也不與家長交流,甚至與社會不良人員混在一起。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定期家訪的方式,加強與后進生家長的溝通。對于那些經濟條件不好、教育思想落后的家長,教師應該轉變他們的思想,使他們從根本上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還可以動用各種社會關系,對他們進行幫扶,使他們提高收入水平。對于那些教育方法不當的家長,教師應該向他們傳輸愛心教育的觀念,使他們認識到打罵教育的危害,從而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教師要加強對后進生的情感關懷,為其排除干擾學習的因素
后進生是班級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大多存在著自卑心理,因此需要教師的關愛與幫助。有些教師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存在著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們只關注班級中的先進學生,對后進生采取疏遠、無視的態度。一些教師將后進生定義為“壞孩子”,對他們存在著很大偏見;面對相同的錯誤,教師因人而異,采取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這些教師職業道德素質較低,他們往往不能獲得后進生的尊重,使后進生產生抵觸的情緒。因此,教師應該審視并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爭取做到“有教無類”;對待后進生,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情感關懷。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教師都應該時刻關注后進生的動向,為他們排除干擾學習因素。教師要多付出一些時間,對他們進行課后輔導;或是和他們聊聊天,探求他們的內心世界,向他們說一些知心的話語。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解除后進生對他們的防備,獲得后進生的信任,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世上沒有笨孩子,更沒有壞孩子,有些孩子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阻礙。對待這類孩子,教師與家長應該付出更多的心血。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明確,后進生學習與思想上的落后只是暫時的,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他們同樣可以具有優秀的品質,取得優異的成績。因此,對待后進生,教師應該端正教學態度、創新教學方法,引導他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潘紅蕊.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之我見[J].新課程,2005,(09).
[2]袁靜.在語文教學中撒播愛的雨露——對后進生轉化的兩點嘗試[J].學苑教育,2010,(03).
[3]劉彩紅.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后進生轉化[J].新課程,2010,(02).
[4]黃樹杉.淺談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研討班論文集[C].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