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
在學校教育中,武術特長生是相對于一個班級的特殊群體,文化課學習薄弱、遠離家庭,易于不良外界的誘惑。在班級管理中問題較多,個性孤傲、惹是生非,與其他后進生形成一股不可扭轉的壞習氣,影響班級紀律管理。以及來自社會和家庭方面對特長生以專業為第一要素,文化課為輔的偏見,疏于學習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從而特長生在學習生活上、人際交往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都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制約和阻礙著特長生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結合學生的心理問題,給予特長生“小確幸”,獲得幫助和愛,找回心理的歸屬。幫助他們理解生命的意義,避免義氣用事,消除不良影響,彰顯特長生的魅力。
武術特長生心理健康個性心理品質
一、引言
在我校3~6各年班級中,存在部分來自于體育學校的武術特長生,學習文化課。遠離家庭,居住體校內,易于不良外界的誘惑,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年級組的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認為,武術特長生文化課底子薄,雖然成績不計入班級管理中,但是個性孤傲、惹是生非,問題較多,與其他后進生形成一股不可扭轉的壞習氣,影響班級紀律管理。就本班四位特長學生基本情況摸底分析,他們都來自于鄉下,家庭經濟情況拮據,性格開朗,文化課學習成績雖然也有較好的,但總體情況都比較差。家長在孩子的發展認識上,特長生以專業為第一要素,文化課為輔,疏于學習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這類學生受校內外思想誤區因素的影響,對文化課學習產生了應付心理,對班集體的活動沒有責任感。長期以往他們會逐漸遠離班級,便會形成一個完全孤立于集體之外的特殊群體。
二、分析特長生的生活狀況,摸清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
1.遠離家庭使其產生孤獨感,眷戀家鄉
3~6年級的小學生,但大部分孩子都沒有離開父母家庭的管理和呵護!對于武術特長生這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長期遠離父母,面對新的環境,陌生的面孔,心理歸屬感非常強烈!易孤獨和寂寞,感到沒有人疼愛,失落的心理情感,希望自己歸屬于某一個團體,這樣可以從中得到溫暖,獲得幫助和愛,從而消除或減少孤獨和寂寞感,獲得安全感。
2.專業性誤區影響其學習成績及態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家長發現孩子的特長為第一要素,輸送孩子發展特長。如在特長生中學習較好的一位孩子,剛入學時學習還可以,因后來經常完不成課后學習任務,慢慢的學習跟不上了,孩子喜歡武術,家長認同文化課不是最重要的方面,孩子將來走這條道路,也有發展前途,疏于學習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以培養特長取代個性發展,違背學生意愿。特長教育應當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是,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選擇,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家長忽視少年兒童正處于個性發展階段,他們的身心發育遠未定型,認識水平正在發展,隨著對“特長”的認識和理解逐步加深,對特長還存在著再選擇和再定向的問題。
特長生來自校內外思想誤區因素的影響,形成個人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專業刻苦嚴格,顯示自己和其他同學的與眾不同,時間緊,對文化課學習產生了應付心理,慢慢地形成學習上懶惰、不用心的習慣,對班集體的活動也沒有熱情,沒有責任感。長期以往同學們開始疏遠他們,他們也逐漸遠離了班級,形成一個完全孤立于集體之外的特殊群體。
三、給予“小確幸”,構建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育人環境
1.仔細觀察,摸準心態,調整班級管理結構
學生生活學習的過程是了解學生的主要環節,武術特長生相比較其他學生在鍛煉上比較辛苦,每天清晨都早早地練習專業,回來學習文化課,感到非常疲憊,課上注意力不夠集中;但他們體能比較好,課下和同學們玩時,時不時與其他學生發生沖突。如何改變對特長生的誤區觀念,需要把他們作為集體的一部分來管理。首先,看到他們有比較良好的班級管理能力這個閃光點,讓他們成為班級生活委員,孩子感覺到在班集體中被重視的喜悅,孩子的心理愿協作、肯干了。找時間,與他們談心,談談我們小時候的班級樂趣,引起話題,說說他們訓練的故事,聽聽他們累不累,問問早餐吃的好不好。通過期中測試成績,看到他們雖然底子薄,但不是成績最弱的,與其他任課老師交流,給他們不等同于其他學生的作業量。從此他們的臉上有了笑顏,感覺干什么事情唯恐給老師丟了臉似的,變了、肯學了。
2.參與分享班級活動,成為班集體的主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長期的教育過程。因此,與學生的談心過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一定要有耐心,并能密切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行為實際去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一年一度的元旦拔山比賽活動,體現出他們帶隊鍛煉有素,取得了優異成績,他們感到很自豪,其他同學也分享了快樂!逐漸拉近了與其他同學的關系,班級其他同學也消除了被壓制的心理,積極主動交流,分享文化課學習,分享班級生活的苦與樂。
3.談心溝通,消除心理疑慮,重塑自信心
孩子遠離父母,一到休息日,便思念家里的人,在他們的言行中隨時就能展露出來了,為此,和他們在休息日聚會,帶給他們家里煮熟的熱洋芋、熱玉米,讓他們獲得家的溫暖。孩子話語便會多了起來,并且了解到性格內向、學習較好的那位學生的心里疑慮。他在特長班學習,因為他專業特長不是很好,文化課又落下來了,內心比較矛盾,心理負擔較重,對特長還存在著再選擇和再定向的問題。為此通過聯系家長,讓家長明白不要過高強調孩子在特長的期望值,使孩子心理輕松起來,感受到學習生活的樂趣。與孩子談心溝通,讓孩子認識到雖然與其他特長生相比較,年齡偏小、體質弱,但在專業協調方面好,有所優勢,從而使他重新樹立生活和學習的自信。
4.避免義氣用事,塑造良好個性心理品質
元旦的氣息,對于即將畢業的孩子,是喜慶激動的事兒,一再要求學生收起歡慶的用具,穩定自己情緒,可是有位女生按捺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拿起彩噴向一位新來的性格內向的特長生噴去,勸止未果,孩子用勁過猛一拉,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事后的談心最為重要,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無論是事情的哪一方,但同樣需要溝通。心理內向的孩子,本來不是喜歡這樣玩,再加上武術特長生手勁較大,一旦出手,造成的后果較重。引導他們避免義氣用事,是特長生最重要的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要求他們休息時多和同學玩耍,形成較好的親和力。以生命點燃生命,來塑造自己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特長的發展提升,孩子們的疑慮逐漸消除,在緊張而愉快的節奏中學習。
5.營造孩子特長展示的平臺,彰顯文化魅力
畢業班由于學習節奏緊,不再排練“六一”文藝節目,但孩子們歡慶的欲望非常強烈,特邀他們的專業教師來校和他們一起表演。他們整套武術表演流暢和連貫,表現得很有自信。他們矯健的身姿風采,給全校師生帶來精神感染,進一步推動武術進校園,中華武術文化得到傳承并得到發揚光大。
四、結語
學校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深刻認識到小學特長生這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于個性發展階段,他們的身心發育遠未定型,認識水平正在發展,社會實踐剛剛起步,他們的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我們去關懷重視。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以生命點燃生命,良好品德養成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于小學生日后發展的教育意義在于奠定基礎。現實教育中的許多問題是前所未有的,已有的理論當中找不到答案,即便理論有,理論轉化成可以指導實踐的具體方法,是需要一定的過程,所以我們今天的小學教師必須探索和研究,終身學習,走教師的專業發展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