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陽
中國的民國時期,是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但民國時期的中國教育卻處于前沿。每次閱讀這段歷史,我都會熱血沸騰,深為那些仁人志士們在黑暗中的上下求索和靈魂堅守而感動。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圣陶老先生。
葉圣陶先生是文學界、教育界的老前輩,被人們譽為我國現代語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師。他曾當過10年的小學語文教師,后來還出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一生致力投身于教育的工作,有著獨到的教育理念。今年是他誕辰120周年,對老先生最好的紀念,莫過于繼承和實踐他的思想。
正因為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家,葉老有其獨到的教育理念:他說“教是為了不教”,“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一語中的,道出了現代教育的前景對后來的教育改革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他主張的教育策略是:“應當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長期詳細地灌輸書本知識。”這一觀點沖破了習慣于強烈依賴記憶和灌輸的傳統教學觀念。開啟了“學習技能應當被用來構筑學生的基礎,同時也將成為學生終身學習起點”的教育航程。
其實,中國教育的傳統,從來都重視“做人”“育人”,成功的教育就是:由為人師表的老師,培養出一大批于社會、于人類有貢獻的人;學校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還應該包括人文精神的建立、高尚人格的養成、人生目標的教育。這就是葉圣陶老先生給我們留下的教育理念。由此,我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教學尺度的“寬”與“窄”
我在教學中有一個困惑,究竟如何把握教材,教到什么尺度合適?既讓學生吃飽,又不至于消化不良,既是合理田間管理,又不至于揠苗助長。葉老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巧為善教者也。”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教學的準則,讓我們準確地把握教學的“寬”與“窄”。
從某種角度上說,他的教學觀念是對中國古代教育的顛覆,他將禁錮于紙堆里死記硬背的方式變為精神領域“扶搖直上”的飛升;他將傳統意義上“傳道授業解惑”的“先生”變成了學生展開想象翅膀的啟惑者,開啟心靈智慧之門的執匙者。“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其義在‘引導,并非一切由教師主動,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聽教師講說。”
他把我們教師放到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和至高無上的起點。讓學生自己把握學習的“寬”“窄”的尺度,會使學生的思維空間里注入超越自然的恢弘意象,會在他們今后的人生歷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師的遠見卓識,令人高山仰止。這種教育理念,和我們現代的素質教育的理念也是相當契合的,值得我們去實踐。
教學內容的“滿”與“空”
關于教學內容,現在的說法是五花八門,學習了葉圣陶老先生的教學理念,給我留下了一種強烈的感受,用一句評價的話來說:“是壁立千仞令人屏息的‘滿和寂靜無人心虛萬物的‘空”。“教育方面,宜將兒童所固有文藝家的宇宙善為保留,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冶,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象。”他說,“教育工作不限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抓,才能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實益,打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這也正符合我國現行的教育放針。
我理解:這種“滿”的意思是,要求學校教育要全方位地做起來,對于學生的品德修養、身體機能、知識儲備都不能有半點疏漏;這種“空”的意思是,要求不要把課本、作業塞滿學生的所有時間空間,給學生自主的學習權利,自由生長的氛圍,讓學生“像金剛石一般不斷地向上翻卷生長”。
“教師并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教育之要點,當天逾養成兒童正確精神之思想能力。”這種讓“滿”與“空”奇異的交織,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帶來了一種現代性的挑戰性的體驗,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感覺自己獨對空山,自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成長為一個能夠自立于人世間的“人”,我們有必要去努力實踐。
教學態度的“霸”與“柔”
追溯中華民族古代的教育思想,我們會強烈地感受到一股霸氣撲面而來。“師道尊嚴”“尊師重道”儼然是衡量人格的法器,“欺師滅祖”,罪該當誅。隨著封建教育的漫長發展過程,“這種霸氣是由柔筆灰墨層層渲染而成”,浸染在中國的教育始終。目前,我們也隨時都能聽到有關教師對學生施暴的新聞,這是極其可悲的。
葉老曾語重心長地告誡過我們:“教訓對于兒童,冷酷而疏遠;感情對于兒童,卻有共鳴似的作用。所以諄諄告語不如使之自化。教師和學生是朋友,在經驗和知識上,彼此雖然有深淺廣狹的差別,在精神上卻是親密體貼的朋友。”所以,我們的教育過程就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任何暴力都不會達到教育目的,只有像葉老說的那樣,把學生當成朋友,以柔和的方式,才能實現教育的最高理想。
葉老在教育思維方面的獨具匠心,使他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揮灑自如,達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獨特意境,他的為人更展現出雅淡溫潤之風,令后輩無限敬仰。著名詩人臧克家曾經說過:“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身上兼而有之。”
當代中國教育,嘗試許多途徑,可顯然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葉圣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路徑、一種選擇。多年過去,強調教書先育人的立場,倡導以人為本的堅守和承揚,葉圣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依然在熠熠閃光。雖說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那些民國大師們確實讓這段歷史光彩照人,百年沉香。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平房英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