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松

10月9日至10日,首屆貴商發展大會在貴陽隆重召開。
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盛會,聚集了海內外137家商會和1000余名貴商。
這是一次溝通交流的盛會,會場演變成分享智慧的課堂,并頻頻閃現思想交鋒的火花。
這是一次抱團發展的盛會,預示著一個屬于貴商的時代已經來臨。
商幫的崛起,挺直了貴州的脊梁。
尋找歷史根脈
山間鈴響馬幫來。
600多年前,在滇黔古驛道上,一支馬幫默然前行,開辟真正意義上的貴州與外界的商貿交流。
“貴商鼻祖”沈萬三的名字和馬幫鈴聲一樣,響徹山間、源遠流長。
“明洪武六年,沈萬三被朱元璋流放到西南,一直到明洪武二十六年去世,在貴州整整生活了20年。”據中國民俗專家扎西劉介紹,沈萬三先后在貴州安順的天龍和舊州等地,用自己獨特的理財思路辦學、開礦,并從事養殖、絲綢、建筑、水利等商貿活動。
失去一片天地,又重獲一片天地,沈萬三的到來,對貴州商業貿易發展產生了重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扎西劉認為,沈萬三就是一匹“騾馬”,“他一有愛國精神,二有進取精神,三有開放精神,四有誠信精神,五有競爭精神,六有協作精神,七有勤儉精神,八有創新精神。”這種“騾馬精神”就是“貴商精神”,為現代商人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他是一個發配到貴州窮鄉僻壤的犯人,生存下來已屬不易,但他在這里恢復并壯大了他的商業王國,體現了不向艱難和磨難低頭,百折不撓的精神。我覺得現在的每一個貴商都應該認真學習一下。”著名學者、評論家梁衡認為,沈萬三的貴商精神其實集中在兩點:一是敢于發財的商業精神,二是堅韌不屈的人文精神。
沈萬三帶給貴州的,不僅是勵志的歷史傳說,更多的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從這種意義上說,沈萬三就是貴商精神的起點。
清中后期,貴商相繼出現了一批佼佼者。如販鹽致富、擴建茅臺酒廠、支持辛亥革命的華之鴻;廣設商號、長途販運、將商號打入香港和東南亞的“安順四大商號”之首的帥燦章;以及稍后出現的劉熙乙、蔡衡武、賴永初等人,都或多或少受到過沈萬三商業精神影響,成為貴商中的杰出代表。
改革開放以后,貴州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商人前來投資,同時,一批批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貴州商人憑借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取得了成功,贏得了聲譽,成就了“誠信為貴,財富如山”的新貴商精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商傳認為,可以將沈萬三當做一種歷史文化來看待。“他代表的是一種財富文化,是貴商精神中堅韌、挺拔、大氣、仁義的體現,這是貴州的光榮。與當時‘重農抑商的時代環境不同,如今貴州正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出臺各種政策措施促進商業繁榮,有貴商精神的傳承,一定會把多彩貴州建設得更加美好。”
當下貴商崛起
沈萬三曾經在貴州經濟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的黔中大地上,也同樣有如同沈萬三一樣的商業人才,憑借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贏得了成功和盛名。
當“老干媽”靜靜地走出大山,走出國門,走進國外超市的時候,世界的目光開始關注起一個無廣告、無貸款、無營銷團隊的“三無企業”和一個不入股、不控股、不上市、不貸款的商業奇才。
作為女性貴商的杰出代表,陶華碧的財富累積堪稱奇跡。她把一瓶5元錢的辣椒醬做成可與茅臺相提并論的品牌,但她拒絕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媒體對她的評價是:“成功到極致的創富者,也是簡單到極致的創富者。”
當任正非帶著他的“土狼”團隊,駕著國際化戰車,以超乎尋常的執著和忍耐,在亞歐市場攻城掠地后,與全球第一的對手愛立信僅一步之遙時,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任正非這個生長在貴州山坳里的商業巨人身上。
2013年,華為創下全球銷售額2202億元的業績,人們驚奇地發現華為的商業模式:員工人人持股,而任正非個人竟然不到1%。任正非說:“最優秀的模式往往最簡單,最簡單的往往最難做,誰做好了誰就可以走得長遠。”
分散開是滿天星,聚集起是一團火。當張之君、劉曉松、陳慶忠、張之庭、姜偉、羅玉平、郭臺銘、張其鶴等一批當代杰出的貴州籍或外籍企業家的名字與貴州緊密聯系時,貴州商幫強勢崛起。
2010年,香港鳳凰網財經頻道和《錦繡》雜志推出“尋找最偉大商幫”欄目,貴商被列為全國17個商幫之一。
貴商之貴,體現在不斷擴大的規模和不斷形成的商圈。目前,全國已有20個省市區成立貴州商會,境外至少有7個國家成立貴州商會。
貴商之貴,體現在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卓越貢獻。據統計,近5年來,省外貴州商會引資入黔總金額達3000億元,省內異地商會引資入黔總金額近5000億元。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2013年底圓滿完成了“民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民營經濟增加值由2010年的1608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3430億元,占GDP比重從35%提高到43%,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7.3%。
今年開始,省政府又啟動實施了《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召開第二次民營經濟發展大會,進一步提振了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創造了更多有利的機遇。
如果說,貴州是中國的寶貴之地,那么貴商就是貴州的寶貴之人。因為他們是在全球化經濟的大背景下,崛起的代表貴州人的商幫,代表貴州人的符號,代表貴州人的品牌。
因此,弘揚“貴商”精神,傳承“貴商”文化,樹立“貴商”形象,打造“貴商”品牌,凝聚“貴商”力量,促進“貴商”發展,不僅是貴州各界群體意識的自覺,而且是貴州自信、自強的又一種表達。
共謀發展之路
貴商怎樣發展?
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李漢宇給出了答案:走出去,請進來;送出去,邀回來。
隨著后工業時代到來,貴州優良的自然生態、民族文化風情等優勢凸顯出來。這是一個適合商業發展的時代,也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合縱連橫、合作多贏的時代。
抓住貴州新一輪高速發展機遇,貴商除了能將自身產業做大、做強,還能夠把貴州推向更大規模、更高水平、更寬領域的發展新階段。
作為目前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熱土,貴州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能給貴商帶來哪些商機?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認為,當前,貴州提出的“后發趕超”的發展思路,抓到了點子上,近年來貴州的快速發展印證了這一決策的正確。“貴商這個詞不能僅是地域商界的稱謂,它更應該深刻展現一種商業文化、商業精神,商人當然要以追求財富、贏利為自己的行動目標,貴州這片熱土為商人提供了廣闊舞臺。”
貴州之貴,貴在豐富的能礦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民族文化,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指標持續向好,多彩貴州正煥發出無限魅力。
“因為我們擁有好山好水,擁有良好的居住條件。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來發展企業,比如省里提出的大數據產業,比如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等,都是和生態文明建設緊密聯系的,不破壞環境,甚至有助于環境的產業,把它搞得興旺發達,貴州就不會是欠發達地區,而是走在生態文明前列的省份。”中國銀行貴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賈天兵說。
隨著資源紅利、生態紅利、勞動力紅利、政策紅利、改革紅利疊加釋放,貴州步入了后發趕超的快車道。
貴州強則貴商強,貴商興則貴州興。沒有貴商的崛起,就沒有貴州的今天;貴州要后發趕超,離不開廣大貴商。
天下貴商,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多彩貴州;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把貴州建設得更加美好。
“貴商大會是凝聚貴商力量、促進貴商合作、推動貴州發展的重要平臺。”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說,要堅持開放辦會方針,努力把貴商發展大會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讓貴商隊伍不斷壯大,讓貴商品牌更加響亮。(責任編輯∕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