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申+張天明

編者按:集中打造“五個100工程”,是貴州后發趕超、同步小康的戰略支撐點和發展增長點。一年多來,100個示范小城鎮和100個城市綜合體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特色城鎮建設如何懂“綠”護“綠”用“綠”?城市綜合體如何凸顯貴州特色?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專訪。
示范小城鎮和城市綜合體為城鎮化提“質”
記 者:2012年11月,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提出推進100個示范小城鎮和100個城市綜合體在內的“5個100工程”重點發展平臺建設。目前,100個示范小城鎮和100個城市綜合體建設取得哪些進展?
宋麗麗:經過近兩年的努力,100個示范小城鎮建設明顯加快,今年2月,示范小城鎮增加到114個;而100個城市綜合體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
114個示范小城鎮中,有省級示范小城鎮42個、市(州)級示范小城鎮72個;通過大力實施交通建設和一批“8+X”的基礎設施項目、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產業發展項目和民生項目正在或已經建成,示范小城鎮的發展環境得到優化,實現了與外面的世界一起“脈動”,可謂“峰連天際處,山環水繞間”。
目前,開工建設的118個城市綜合體,已完成施工建筑面積約534萬平方米,今年1-9月份完成投資213億元,建成主導功能建筑72個,投入運營32個,風格特色化、功能多元化、交通便利化、產業聚集化、建筑綠色化的格局已形成。部分已建成項目,像貴陽的花果園、遵義的國際商貿城、安順的多彩萬象旅游城等一批城市綜合體拉動效應明顯,已成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城市組團式發展的發動機和推動器。
我們還通過推動城市綜合體和示范小城鎮“結對子”,既結產業又結就業,構建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目前,已有13個城市綜合體與多個示范小城鎮達成“結對子”意向,并促成了9個城市綜合體與9個示范小城鎮“結對子”。
記 者:今年貴州省100個示范小城鎮和100個城市綜合體的工作重點有哪些?
宋麗麗:總的來講,今年100個示范小城鎮和100個城市綜合體建設將分別突出“活力”和“攻堅”主題。
示范小城鎮方面,我們突出“活力”主題,以改革為核心,把100個示范小城鎮打造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融合點。目前,我們按照“世界知名,全國一流,貴州第一”的要求打造茅臺鎮為貴州省示范小城鎮的“領頭羊”,其他示范小城鎮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原則進行打造,100個示范小城鎮率先邁出了貴州省新型城鎮化推進小城鎮發展的“第一公里”。
城市綜合體方面,我們突出“攻堅”主題,不斷強化“健康”主旨,將100個城市綜合體打造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建立省—市(州)共同審查機制,強化規劃管控,引導城市綜合體優化提升功能和業態組合,打造城市綜合體升級版,引領城市組團式發展的“新方向”;加快城市綜合體建筑工程建設,建成一批主導功能建筑,打造城市“新地標”;引導城市綜合體科學運營,商業、商務辦公、酒店、文化、旅游、交通等功能相互助益,培育城市現代服務業產業“新載體”。
100個示范小城鎮,以特色點亮“多彩貴州”
記 者:多彩貴州懂“綠”護“綠”,更能用好“綠”。“綠”也是示范小城鎮建設的應有之義,貴州省100個示范小城鎮如何在綠色小鎮創建中作好文章?
宋麗麗:按照“美麗鄉村、綠色小鎮、山水城市、和諧社區、多彩貴州”的城鎮化愿景和藍圖,我們圍繞“打造綠色小鎮,點亮多彩貴州”做文章。
在明確目標和標準上著力。要求省級示范小城鎮和市(州)級示范小城鎮分別按照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和省級綠色小城鎮標準創建,示范小城鎮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出臺了全國首部省級綠色小城鎮建設評價地方標準,制定了《貴州省綠色小城鎮創建申報及驗收管理辦法》,貫徹綠色小城鎮發展要求。
在規劃引領和項目上著力。制定了100個示范小城鎮風貌規劃技術導則,按照“百年建筑,千年城鎮”的理念,圍繞“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四小”要求,打造“精致小鎮、美麗小鎮、富裕小鎮、特色小鎮”,彰顯地方特色,突出“一鎮一風貌”,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活力小鎮”。
在綠色產業培育上著力。大力推進綠色產業發展,嚴守綠色“門檻”,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入駐,逐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依托文化資源,進一步豐富民族手工藝品、民族服飾、地方文化戲曲等文化業態,打造民族文化產業;依托美麗鄉村的山水田園資源,形成多景點旅游觀光帶,發展鄉村旅游產業。
記 者: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要確保100個示范小城鎮率先出形象、出效益,如何破解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宋麗麗:我們采取多元籌措的方式籌集資金,切實破解資金難題。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省級財政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不低于3億元用于示范小城鎮建設,財政投入資金視情況逐年增加,與省相關部門、各級財政的資金形成合力,支持示范小城鎮建設;42家省級示范小城鎮幫扶單位制定了年度幫扶計劃,整合部門資源,最大限度支持示范小城鎮建設。
加大銀行融資力度。深化政銀合作,與7家金融機構簽訂支持貴州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政銀合作備忘錄或框架協議、簽訂2014年度金融支持計劃書,明確2014年金融支持示范小城鎮建設資金97億元;與國開行貴州省分行等9家金融機構互派干部掛職,縱深推進金融支持示范小城鎮建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示范小城鎮招商引資項目庫、客商庫,創新“打捆+拆分”結合的模式,通過一系列引資活動,示范小城鎮招商引資成效明顯。截至2014年9月,招商引資簽約項目640個,簽約資金640億元,到位資金216億元,資金到位率33.7%。
100個城市綜合體,貴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的“必經之路”
記 者:“城市綜合體讓城市更精彩”,但也有人質疑,在貴州這樣經濟欠發達的西部落后省份,引導建設100個城市綜合體,有無必要、是否可行?
宋麗麗:貴州省建設100個城市綜合體,既必要,又迫切。
一方面,城市綜合體要求具備商業、辦公、酒店、餐飲、展覽、會議、文娛、體育、游憩、交通、物流、居住等三種及以上城市功能,是一組高效的建筑、建筑集合體或建筑街區,城市綜合體的土地混合、集約高效利用,突破了城市簡單功能分區和“單中心”的傳統發展模式,契合了貴州山地城市的多中心、“組團式”發展方向。另一方面,貴州省一些地方已經建成部分城市綜合體或“準城市綜合體”,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市場還有更多項目按照城市綜合體的理念和模式建設,如任其自由發展,很可能出現無序、同質競爭等不健康問題,最終損害城市開發經營效益,因此需要引導和調控。再一方面,貴州省推進100個城市綜合體建設,就是要通過政府引導,借助市場力量促進城市公共設施配套,發展現代服務業,彌補政府對公共設施的投資不足,提升品質,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另外,貴州省城鎮化剛進入加速發展階段,離成熟穩定階段還有較大差距,發展城市綜合體,可以補齊公共設施“短板”、滿足“新市民”進城的公共服務需求,實現“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同時,現代建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貴州省也已經具備大型工程建設的條件??梢哉f,貴州發展城市綜合體,完全符合貴州實際,符合貴州經濟發展需要,符合貴州山地新型城鎮化發展特點,符合老百姓生活需求。
記 者:從啟動100個城市綜合體建設,貴州省就提出要突出打造貴州特色城市綜合體,這些特色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宋麗麗:貴州省城市綜合體從規模和投資與發達地區比沒有優勢,敏爾省長曾經說過,“特”才是貴州城市綜合體建設的最大亮點,決不能去盲目攀比,要不求大、不求高、不求洋。結合貴州省實際,我們從在功能定位和特色發展上做了大量工作。
在民族特色方面。我們從17個世居少數民族的建筑符號中抽象若干元素,提煉個性特色的建筑符號,并將其融入到城市綜合體中,提升建筑識別性,表達文化自信。每個城市綜合體都必須應用3種以上地方文化元素,黔北民居、苗寨、侗寨、布依寨等當地的建筑風格,都能從城市綜合體的規劃設計方案中覓得蹤影。
貫徹實施綠色建筑工程。貴州省要求100個城市綜合體全部按綠色建筑標準創建,據住建部有關領導反饋,貴州省如此大規模推進綠色建筑創建,在全國都屬罕見,其本身就是一項大規模生態建設事業,將極大地帶動貴州省建筑領域綠色生態發展,生動踐行生態文明行動,體現貴州的綠色自覺。
打造山地建筑特色。城市綜合體的規劃建設既要促進城市土地集約節約利用,也要促進山區城市“組團式”發展,還要發揮貴州山水優勢,依山就勢、顯山露水,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發展地下建筑,打造山區特色城市綜合體。通過一年多的努力,貴州省城市綜合體已經成為貴州多元文化的載體。(責任編輯/霍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