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建榮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體育課的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更加快樂,凸顯了“生本課堂”的意味。但反過來分析,淡化了體育課的制度化建設。筆者認為,體育課是學校常規建設的基礎、素質教育的窗口,同時體育課和文化課相比,學生更具活動自主性、環境多變性、安全隱患性等特點,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教學制度。
鈴聲一響,學生就要到指定場地集合,不遲到,不早退。體育教師要建立點名制度,及時記下學生考勤情況,如身體不好,盡量讓生病學生在旁邊觀課。
課中要經常練習和提醒學生使用禮貌用語,學講普通話,培養學生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實事求是、互相尊重的優秀品質。
體育課是一項以身體運動為主的必修課程,要求學生了解衛生保健知識,學會了解自己,保養自己,鍛煉自己,從而逐步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體育教師要特別注重教學安全。如快速跑要讓學生慢慢停下來,在沙坑中跳遠、跳高要翻松沙泥,跳山羊要多墊墊子、邊上有人保護,特別強調任何時刻不做危險動作。
教會和練習各種形狀的隊伍,做到快速、安靜,兩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假如體育課的隊列得到重視,那么學校所有活動都將變得有序、事半功倍。
體育課的最大特點是“動”,在課中要控制好一定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切忌讓學生長時間排隊觀看,而流失運動的寶貴時間和機會。
教師要對癥下藥,讓體力好的學生多活動一點,要求也隨之高一點;讓體力弱一點的學生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對膽小的學生多鼓勵一點,對調皮、容易吵事的學生要求嚴一點。
對學生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對學生優美的動作、優秀的成績應鼓勵;如出現不良行為應馬上指正,防患于未然。
學生學習一項技術動作或理論常識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考評,考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每節課的結束部分,都要安排一兩分鐘進行小結,弘揚正氣,指出不足。
教師應熱愛每一位學生,切忌溺愛優等生,對困難生應熱心幫助、樹立信心、消除恐懼心理,切忌嘲笑困難生。教師組織小組競賽時,應盡量考慮水平均等,使比賽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