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蓉,鄭 華
(海寧衛生學校,浙江 海寧 314400)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簡稱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在醫學教育中是指以臨床問題作為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引導學生把握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以病人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討論式教學。通常為6~8名學生有一位導師,導師只起導向作用,使小組實現指定的教學目標,通常不直接回答學生的問題[1]。隨著我校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越來越重視,如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順應教學改革潮流,是教學一線教師面臨的新挑戰。
中專學生相比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自覺性、自制力以及基礎知識都相對較差,放任這些學生自學,缺乏教師的監督,不但自學效果較差,而且課堂討論效果也不佳。中專學生大都習慣了考前教師劃范圍,背重點,現在筆者突然轉變為采用PBL教學法,他們當然會覺得無所適從。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如果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盲目套用PBL教學法,可能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
PBL教學模式要求實行小班教育,一般每5~7名學生配備一名輔導教師,這就需要建設一支龐大的、高素質的、適應新的教育思想并具有新的知識結構的教師隊伍。而筆者上課時,則是一人輔導近70位學生,監管不到位,學生必然會“開小差”,并且無法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交流中來,無法正確處理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另外,要學生針對問題查找資料,還需要具備圖書館條件及上網條件。
若采用的是PBL教學法,而考核方法還是采用傳統的考核模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自然不會高。
2.1.1 針對學生的改進 改變學生的觀念,改變被動接受、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探究和感悟中學習,不斷提高對知識的獲取、理解及應用能力,體現出教育的核心不再是獲取知識,而是獲取知識的意義、方法和能力。
2.1.2 針對教師的改進 首先,教師要分析學生的情況:學生年紀小,文化基礎薄弱,自律性差,自主學習能力欠缺,在從傳統教學法向PBL教學法轉變時,不可太突然,要讓學生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其次,課前教師按章節知識點布置問題,讓學生課后自學、查資料,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進行充分引導,讓學生知道該怎么學。再次,教師編制PBL教學法自學指南,它既是學生的自學資源,又可給學生以指導,避免學生發生方向性錯誤。為了給學生可擴展的空間,自學指南中還可加入一些新進展的知識點。最后,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及護考大綱要求,精心選擇案例,設計有趣味性和綜合性強的討論問題。提前一周將病例和討論問題發放給學生,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充分運用校園網、圖書館等查詢相關知識。
2.1.3 針對資源的改進 我校的實際情況如下:每班學生大概60~70人,專業教師的課時量約16節/周,即一位教師一節課必須帶至少60人,根本沒辦法施行小班教學。因此,教師只能將學生按宿舍進行分組,每8~10人為一組,每組選一名學生負責,引導其他學生自學以及對其他學生的自學進行監管、指導。目前我校的圖書館建設以及綠色網吧建設已逐漸成熟,基本能解決學生查找資料的問題。
2.1.4 針對評價系統的改進 對學生的評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傳統考試方法,占60%的分值;第二部分40%的分值由教師根據學生在平時小組討論中的表現進行動態評估,標準由教師和各小組負責學生制訂。
2.2.1 試行期間對學生的選擇 試行的學生為我校中專護理1010班。選擇這個班試行的原因主要有:(1)從班主任那里了解到,這個班寢室里學生的成績分布比較平均,而這正好符合以寢室為單位分組的要求。(2)1010、1011是兩個平行班,平時學習成績相差不大,可以進行對照比較。
2.2.2 教學時間的選擇 試行時間選擇在上學期的期中考試以后,期中考試之前的這段時間充分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并在課堂教學中逐漸向PBL教學模式過渡,給學生充分的心理緩沖期和學習適應期。
2.2.3 試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1)少數學生難以適應該教學方法,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學生的自控能力太差、自學能力不足,課前布置的問題不去思考。
解決辦法:為這部分學生派一些學習好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結對監管,并給他們提供相應的輔導資料,以達到開闊視野、啟發思維的目的,但禁止直接提供答案。
課堂前半部分小組討論,后半部分教師講解問題,講解時要有針對性地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提問。
(2)個別小組長責任意識不強,導致小組監管不到位,組內討論氣氛不濃,學習效果較差。
解決辦法:立即更換小組長,選擇責任意識強、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同時,定期對小組長進行開會培訓,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主人翁意識。另外,制訂詳細的評分細則,具體見表1。

表1 評分細則
(3)學生感覺在知識掌握上較分散、不成系統。
解決辦法:每一段學習之后,教師要集中歸納,幫學生梳理知識,使分散的問題相互銜接,成為系統的知識。
試行結果表明,期末考試成績1010班高于1011班(P<0.05),特別是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案例分析題中,1010班的成績明顯高于1011班(P<0.05)。這說明1010班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透徹,掌握更靈活,見表2。另外,在自學指南中教師增加了一些最新進展的內容,這無疑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

表2 1010班與1011班期末考試卷面成績比較結果(分)
1010班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PBL教學法持肯定態度,見表3。

表3 1010班問卷調查結果(%)
由此可見,PBL教學法在中專外科護理教學中基本可行,但在實際應用中不能生搬硬套,關鍵是要善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與講授法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師生互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1]楊耀防.典型的以問題為中心教學過程剖析[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1994,15(4):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