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賢駒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新塘醫院 廣州511340)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開放性創傷的患者越來越多,其嚴重程度也逐漸增大,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給骨折患者的恢復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傷情越復雜,創傷處理越復雜,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很容易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1]。針對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有傳統換藥技術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兩種治療方法,為分析比較兩種方法的臨床效果,本文從住院時間、綜合效果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多個方面判斷負壓引流技術在臨床治療上的可行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80例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患者,其中因交通意外導致下肢軟組織損傷26例,下肢骨折31例,上肢骨折21例,咬蜇傷至肌腱外露2例;創傷面積大小為2.8 cm×3.3 cm~17 cm×29 cm。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22~62歲,平均39.8歲;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4~60歲,平均38.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創傷面積大小、創面軟組織損傷類型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首先徹底清除創面內污物、異物以及全部失活組織,然后將患者的殘腔敞開,用VSD材料覆蓋患者的損傷部位,封閉創面需使用生物活性的半透膜,在確保引流管暢通無阻、無打折現象的基礎上,接通負電壓電源進行負壓封閉引流。在此同時,及時準確地觀察患者的臨床體征變化,包括血壓、脈搏、體溫等,還需要注意引流物的顏色、流量,引流瓶達到一定量時需更換引流瓶,在更換時要先用止水夾夾住引流管,再關閉負壓源,以避免引流液回流,維護負壓引流設備。提醒患者及看護人員或家屬注意不要折壓、牽拉引流管,時刻觀察局部敷料,避免由于密封不嚴或引流管堵塞而導致引流治療失敗。看護過程中,一旦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匯報給醫生[2]。對照組采用傳統換藥技術:與觀察組相同,先進行徹底清除創面內污物、異物以及全部失活組織,然后將患者的殘腔敞開。將患者固定,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創面,換藥方式采用多側孔引流管沖洗和引流。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治療效果以及并發癥發生率。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McGill疼痛評分的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McGill疼痛評分為(4.3±1.30)分,對照組為(6.2±1.42)分,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8.5±1.34)d,對照組為(35.7±3.78)d,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S)
?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0例,并發癥發生率為0%;對照組發生骨髓炎4例,并發癥發生率1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將患者骨創傷創面組織損傷部位用特殊材料制作而成的敷料進行封閉覆蓋,持續一段時間進行負壓吸引,在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的關鍵在于手術前徹底清創并徹底止血。眾所周知,壞死組織極易滋生各種細菌,傷口的愈合會被溶解酶或者各種細菌毒素影響,另外,清創有助于避免負壓引流管周圍創面壞死組織及分泌物凝塊的形成[3~4]。要想做到完成成功負壓引流,有效的負壓吸引極其重要。首先,創面的敷料應該與創面充分接觸,不留空隙,半透膜密封創面同樣應該嚴密,而且還應做到避免直接接觸到較大的血管和神經。手術之后,應注意觀察敷料是否塌陷、是否形成引流管管型[5]。通過此次研究發現,利用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在各個方面都優于傳統換藥技術,不僅降低了每次換藥創面與空氣接觸的次數,從而減少二次感染的可能,也避免了交叉感染,更能減緩患者的疼痛感,血液循環更加良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療效明顯優于傳統換藥技術,可減少換藥次數,降低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患者的疼痛感,縮短住院時間,提高骨創傷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劉三風,劉志豪,戴志波,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對各種復雜創面修復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09,15(6):66-68
[2]任鵬,陳剛,阿不來提·阿不拉,等.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下肢毀損傷中的應用[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8):1 021-1 022
[3]曾展鵬,黃學員,蘇博源,等.外固定支架聯合負壓封閉引流在四肢嚴重開放性骨折中的應用[J].中醫正骨,2008,20(4):25-26
[4]張弛,安智全,于曉雯,等.有限內固定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嚴重開放性跟骨骨折的初步經驗[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0,12(5):496-498
[5]楊帆,白祥軍,易成臘,等.急診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擠壓綜合征[J].中華創傷雜志,2009,25(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