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蓮 李梅英
摘要:通過分析武威市釀酒葡萄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通過建設良種苗木繁育體系、組建葡萄專業合作社、培育葡萄酒釀造企業和打造“中國葡萄酒城”產區品牌來實現釀酒葡萄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將釀酒葡萄產業真正打造成一項農民增收、政府増稅、企業增效的多贏產業。
關鍵詞:釀酒葡萄產業;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S6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10003302
1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現狀
武威市作為全國釀酒葡萄九大產區之一,釀酒葡萄栽培歷史悠久,具有生產優質葡萄酒原料得天獨厚的優勢。葡萄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民勤縣、涼州區、古浪縣沿沙區,位于北緯36°46′~38°09′,屬典型溫帶干旱荒漠、半荒漠區,土壤以沙質土為主,質地疏松,礦物質含量豐富,pH值8左右,年日照時數長達2730~3200h,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相對濕度低,晝夜溫差大,生產用水以灌溉為主,可以少施或不施農藥,非常適合生產優質葡萄酒原料。自1998年開始大面積種植釀酒葡萄,特別是近三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建成葡萄酒原料基地22萬畝,約占全國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的10%左右,占全省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的70%以上。經過多年的積累發展,已形成了威龍、紫軒、莫高、皇臺等多家葡萄酒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到8.6萬t。
2釀酒葡萄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雖然武威市在葡萄酒原料基地和加工企業方面有了一定的規模和積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徹底解決。
(1)葡萄良種苗木缺失。目前生產中采用的大多是廉價的自根苗,抗凍、抗旱、抗病蟲危害能力較差,武威的極端低溫天氣一般每10年就會發生一次,輕者造成葡萄產量和品質下降,重者會造成苗木死亡,給生產帶來極大的損失。
(2)除部分葡萄基地由威龍、皇臺、莫高等企業自主經營外,大部分葡萄基地分散在農戶手中,難以制定、實施統一技術標準,不利于生產優質葡萄酒原料,打造“中國葡萄酒城”產區品牌。
(3)葡萄酒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企業發展模式和生產的葡萄酒品種單一,缺少叫得響的主打品牌。
3解決對策
3.1建設良種苗木繁育基地
為做好做大做強武威市釀酒葡萄產業,必須加強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依托國家財政項目或是引進專業的葡萄種苗公司,從法國、意大利等葡萄酒重要生產國引進一批優質原種苗,紅色品種以黑比諾、梅鹿輒為主,白色品種以霞多麗為主。引進法國機械嫁接、保鮮庫貯運技術和設備,按照母本園、采穗圃、繁育園高標準建設和培育抗寒砧木嫁接苗。引進國內組培脫毒設備,培育無病毒葡萄苗木,大力開展良種選育,培育優良品種和提供良種接穗。
3.2培育葡萄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是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經營組織,也成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依托。目前,武威市的釀酒葡萄基地大部分屬于農戶分散經營,面對市場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葡萄專業合作社可以將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統一管理,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按照市上或是企業制定的《武威市優質釀酒葡萄栽培技術規程》要求,統一開展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葡萄采摘、銷售、越冬保護等基地管理工作,有利于生產高品質的綠色有機葡萄酒原料。有了好的葡萄酒原料,才能釀造出好的葡萄酒,也有利于形成統一的市場,打造“中國葡萄酒城”產區品牌。
3.3培育葡萄酒釀造企業
目前全市有6家葡萄酒釀造企業,主要以威龍、紫軒、莫高、皇臺為主,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干紅,除威龍的市場占有份額大一些之外,其它產品市場占有份額都很小。在加快威龍沙漠有機葡萄酒堡、莫高國際葡萄酒城、甘肅三十八度葡萄酒莊的同時,集中建設一批高規格的葡萄酒莊和葡萄酒堡,鼓勵有條件的葡萄專業合作社自己建造酒莊、酒堡,擴大葡萄酒生產種類,提高葡萄酒生產檔次,提升武威葡萄酒市場形象。
3.4打造“中國葡萄酒城”產區品牌
借助中國葡萄酒城葡萄美酒節,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統一管理葡萄酒商標,制定中國葡萄酒城城徽使用
收稿日期:20140928
作者簡介:王建玉(1970—),男,河南西峽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工程研究。
辦法,在武威生產的葡萄酒都要標示中國葡萄酒城的城徽。以葡萄產業為基礎,將葡萄產業與旅游產業、文化產業、餐飲娛樂等產業高度融合,內外聯合,多方協作,全力打造武威中國葡萄酒城的產區品牌。
參考文獻:[1]安慶華,李松山.從甘肅莫高酒業發展看西部葡萄產業開發之潛力[J].寧夏科技,2002(1).
[2]李建國,馬金平,李軍.寧夏釀酒葡萄產業現狀及區域化布局與發展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09(5).
[3]張佳寧,王玉梅.基于SWOT分析的甘肅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研究[J].甘肅科技,2011(20).2014年10月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