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東
以信息化帶動新型城市化
于新東
要從“立足技術、夯實基礎、壯大產業、擴大服務”16個字入手,做好新一代信息化促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工作
毫無疑問,工業化是帶動浙江城市化蓬勃發展的主要動力。但國際經驗同時表明,城市化具有發展階段躍升與主要動力更替的規律性。隨著后工業社會到來,特別是步入信息社會之后,城市化更多地是依賴信息化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化帶動。一句話,信息化應當成為當前浙江新型城市化的主動力、主引擎。
就浙江發展實踐而言,當前所要追求的新型城市化更要求加快轉到以信息化為主帶動上來。第一,城市化已經從量的擴張進入到強調質的提高的新階段。第二,城市化已經從傳統工業為主支撐進入到現代產業為主支撐的新階段。第三,城市化已經從城市單兵突進進入到城鄉一體發展的新階段。第四,城市化已經從簡單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入到全面促進農民市民化的新階段。第五,城市化已經從高耗污染進入到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階段。第六,城市化已經從僅僅關注現在時進入到要更多關注將來時的新階段。這些階段性的巨變,意味著我們的新型城市化絕不能沿襲過去舊的思路、方法、模式乃至政策,必須適應階段變化所提出的嶄新要求,用新思路、新辦法、新模式和新政策來實現我們高度期待的新型城市化所可能帶來的巨大潛力與紅利。當務之急是研究回答信息化為什么和怎么樣承擔浙江新型城市化的主引擎這兩大關鍵問題。
信息化為什么能夠成為新的時代條件下浙江新型城市化的主引擎呢?這首先是由信息化本身的特點與優勢所共同決定的。眾所周知,信息化是一個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信息產業蓬勃發展的過程,具有應用范圍大、關聯程度高、帶動能力強、擴散速度快、滲透領域廣、成長性能優等典型特點。具體而言,信息化不僅能夠極大滿足新型城市化進程中所需要的巨量資金、高素質勞動力等要素,而且對產業、布局、就業、生活等具有諸多優勢。信息化是促進城市化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催化劑。信息化可以從本質上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將原本地理阻斷或隔絕的空間有機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信息產業、信息技術滲透的產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催生的新興產業,給城市就業創造出許多新的職業和新的崗位,特別是其對勞動力結構與素質的優化提升更是信息化在新型城市化進程中功不可沒的重要方面。浙江信息化發展的雄厚基礎與有利條件也為其當之無愧地勝任新型城市化的主引擎角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其他如信息化對新型城市化管理方面的益處,信息化對城鎮居民生活更美好更便利的益處,更是不言而喻。信息化不僅能擔當起傳統意義上工業化主引擎的職責,而且還可以糾偏諸如土地浪費、資源高耗、環境破壞等極為突出的矛盾及問題。這一切都充分說明信息化當之無愧地成為新型城市化的主引擎。
信息化怎樣才能成為新時代條件下浙江新型城市化的主引擎呢?筆者認為,主要應當從“立足技術、夯實基礎、壯大產業、擴大服務”這16個字入手。第一,立足技術,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研發應用,尤其是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子商務、智能設備、智慧生產生活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第二,夯實基礎,既滿足現實需求又著眼長遠地加大城市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信息化有力推動城市化發展奠定堅實物質基礎。基礎設施建設要有合理規劃、更要有科學遠見。第三,壯大產業,新一代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才是相關技術與設施的用武之地。更為重要的是,信息產業大發展對新型城市化所特別強調的就業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第四,擴大服務,新一代信息化浪潮只有將觸角伸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以至發展成為一種全方位立體式的信息服務型社會,信息化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力量才會更加展露無遺。應該說,當前浙江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商業化方面并不比發達國家遜色多少,有些方面不僅站在同一水平上,個別的我們甚至領先半個身位。因此,有必要更進一步加快信息服務化發展,從而加快信息化推動新型城市化步伐。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