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順ZHAO Fu-shun;譚敬勝TAN Jing-sheng
(長春工程學院吉林省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長春 130012)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lin Province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Changchun 130012,China)
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日漸突出,引起國人的廣泛關注。而環境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當前的建筑產業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存在著效率低下、能耗大、環境污染嚴重、安全事故高發、工程質量存在缺陷等問題。加之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建筑業也需要轉型,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眾多專家學者以及建筑業從業人員幾乎一致認定推行住宅產業化比較可行,住宅產業化在中國擴大引申變成建筑產業現代化,但其實現形式基本是通過預制裝配式建筑來實現。而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住宅[2]是預制裝配式住宅里的一個分支,是行業內約定而成的概念,相對于干作業較多的預制裝配式而言是指采用較多的濕作業如預制疊合梁、預制疊合板等的剪力墻結構住宅。
預制裝配式住宅的建造過程比傳統建造過程更復雜些。傳統現澆住宅是原材料通過運輸車運到施工現場對方,施工現場工人綁緊支模澆筑混凝土,制成住宅產品。而預制裝配式結構是原材料運至預制構件廠加工成預制構件,再通過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裝配,制成住宅產品。兩種建造方式的直觀對比如圖1。

圖1
筆者認為,預制裝配式住宅的精髓就是用機械化代替手工生產建筑產品的構件。從其他行業的經驗得知,機械化有質量好、生產速度快、成本低等多個優點,所以機械代替手工是諸多行業的必然趨勢,建筑業未來也必然采用機械化代替手工,實現建筑產業的工業化和產業化,而目前采用預制構件廠生產構件代替產統人工現澆,就正符合這一思路,尤其是在人工費逐漸上漲的今天,這個值得我們去大力研究與推廣。
1.1 缺乏統一的規范 我國預制裝配整體式住宅才剛剛起步,模數化、配套化相對來說還不夠健全,缺乏統一的規范標準。雖然各地都相繼出臺了一些規范、標準、圖集,可是在國家層面上這些都還不夠全面和系統,各企業也都是按照各自摸索的經驗和方法來建造,因此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導致造價差異很大。好在今年剛剛出臺的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將在10月1 日起實施,對材料、設計、構件制作和儲運、安裝和施工都做了規定,屆時各企業就能有章可依,避免由于施工方案、施工工藝不合理而產生較高的造價。
1.2 缺乏預制構件定價標準 由于現有定額中沒有太多關于預制構件的內容,所以目前預制構件的價格基本都是各廠家自主報價,價格大有不同。這其中主要是由于各構件廠所設計的構件生產工藝不盡相同,人機料法環的投入與配置情況也不會相同,工廠管理水平更不相同,所以預制構件的價格有一定差異。
1.3 缺乏統一的造價比較方法 現階段造價比較方法也有一些,可是得出的結論卻五花八門,不光程度不同,連高低都有待商榷。比如采用了預算造價和竣工結算造價的造價,由于其中涉及到工程價款的調整和工程變更索賠等,其造價一定不同。但就竣工結算比較,也會因為各家施工單位提供的節約的材料和能源以及工期的不同而產生差別,而施工圖預算的比較,也會因為一些特殊的項目的選材例如門窗工程等而使得建筑的平米造價降低或者升高,以致達到控制造價比較結果的目的,結果導致造價比較的結果差異較大,例如學者們計算的北京萬科中糧假日風景B3#、B4#號樓的成本增加400~500 元/m,沈陽某小區工程的造價高出738.82 元/m,而新新怡園4#.5#工程的造價則都比現澆結構還低。
2.1 比較方法說明 針對規范與圖集不全,各單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各有差別,且節約的材料能源和工期亦各不相同,所以本文不分析竣工結算的造價,僅分析設計階段的造價。需要強調的是,設計階段對造價的影響達到了約60%-70%,加上預制裝配整體式住宅的工期較短,設計的變更也相對少,因此設計階段的造價更為重要。對于沒有預制構件的定價標準,各實際工程所采用的預制構件價格不盡相同,而預制部分量大價高,對造價的影響非常大,故而采用幾個構件廠的平均價格進行分析。對于造價比較方法,經過分析為了避免拉低平米造價,便于真實比較,突出問題所在,刪除其中明顯和預制構件無關的分部工程如基礎部分、平整場地和門窗工程等,修改個別項目采用的高昂的特殊材料或者工藝,使之采用與普通工藝相同的做法,從而不會對造價分析產生影響而使結論產生謬誤,這也是本文的創新點所在。預制裝配式住宅的裝配化率不同,造價也會有較大的差異。本文根據不同的預制裝配率選擇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預制裝配式剪力墻住宅以及采用傳統現澆的住宅,通過對造價的要素逐項比較,找出預制裝配式剪力墻住宅造價高的原因。選擇比較樣本的依據是保證預制裝配式剪力墻住宅與傳統住宅各項功能、規模、結構形式、建造時間等指標基本相同。預制裝配式剪力墻住宅與傳統住宅的最明顯區別就是采用了預制構件,所以對土建工程造價進行重點研究。樣本造價的計算采用廣聯達圖形算量軟件,按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計算工程量,套用項目所在地L 省08 版定額計算清單綜合單價和定額,匯總計算出工程造價。需要說明的是,按照項目所在地L 省定額,樓地面與抹灰歸并到土建工程,措施費的取費基數是人工費+機械費,裝飾工程建造造價中不包含外墻裝飾造價的計算,預制構件暫時沒有統一規定的定額,采用L 省某企業自編定額進行計算分析。
2.2 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住宅造價相對高 五棟住宅的結構形式建筑都是剪力墻結構,其中5 號樓、6 號樓為現澆剪力墻住宅,15 號樓、10 號樓、2 號樓為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住宅,預制裝配率由低到高分別為10.71%、37.16%、59.65%,15 號樓的主要預制構件件為疊合樓板,10 號樓疊合樓板、部分預制外墻和內墻,2 號樓為疊合樓板、大部分預制外墻、預制內墻,次要預制構件為預制樓梯、預制陽臺、預制空調板等。從表1 數據分析可知,預制裝配式剪力墻住宅無論是總造價還是平米都比現澆住宅的造價高,預制裝配率10.71%的情況高出290 元,占現澆平米工程費的24%;預制裝配率37.16%的情況高出372元,占現澆平米工程費的32%;預制裝配率59.65%的情況高出1025 元,占現澆平米工程費的82%。

表1 五棟住宅平米造價表

圖2
繼續研究發現,對分部工程中的混凝土與鋼筋工程分析,第一組的15 號比6 號高出267 元/m2,第二組10 號比5 號高出444 元/m2,第三組2 號比5 號樓高出1012 元/m2。因此,預制裝配式住宅造價較高主要是在混凝土與鋼筋工程的造價比傳統造價高太多導致。
2.3 預制構件部分造價高是主要原因
2.3.1 預制構件本身及安裝造價很高 根據數據可知,預制構件及其安裝費用占了總造價的很大比重。三棟樓的預制部分造價與鋼筋混凝土分部工程造價如表2 和圖3 所示。

表2

圖3
從圖3 中我們可以看出當預制混凝土量占全部混凝土量的11%時,預制部分的造價占鋼筋混凝土工程的23%;當預制混凝土量占全部混凝土量的37%時,預制部分的造價占鋼筋混凝土工程的76%;當預制混凝土量占全部混凝土量的60%時,預制部分的造價占鋼筋混凝土工程的85%。由此可見,預制構件部分的用量變化對比鋼筋混凝土工程的造價影響很大。經過進一步分析,當預制率由11%提升到37 時,造價急劇增長的原因是15 號樓的預制構件是預制疊合樓板和樓梯,而現澆住宅中樓板和樓梯本來就是鋼筋混凝土的;而10 號樓的預制構件含有大量的預制內墻和外墻,現澆住宅中這部分多是砌筑工程,只在表層有少量的混凝土,幾乎沒有鋼筋,所以造價陡增。
預制構件的材料費與安裝費占的比例如圖4 所示。

圖4
從圖中可以看出,預制部分的造價主要由預制構件的價格制約,安裝費用只占有很小的部分,在本文選取的三組實際工程中,都不超過10%。
2.3.2 預制構件使得措施費、規費、稅金也較高 預制構件不僅本身價格高,它還使得措施費、規費和稅金也比傳統建造方式造價高。隨著預制率的升高,即采用的預制構件的數量的增加,會帶動造價大幅上漲。詳如表3 和圖5。

表3

圖5
預制裝配整體式住宅的設計階段造價比傳統現澆住宅造價更高,并且隨著預制裝配率的升高,還能帶動其他費用的增加。從經濟性考慮,應該優先預制疊合樓板等水平混凝土構件,其次是承重構件如預制剪力墻、柱、梁等構件,最后才是預制內墻、外墻和PCF 墻板。而從安全性考慮,應該先預制內墻、外墻和PCF 墻板,然后是樓板、最后是承重構件。所以,綜合考慮,建議先預制樓板和內墻,然后是外墻、PCF 板和承重構件。新的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將能夠提升建筑價值,節約建設造價,所以我國在預制構件的研發方面還需要更多的投入,使得構件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經濟型更加合理。最后筆者建議預制裝配整體式技術與預制構件不僅在住宅方面,更可以在圍墻院墻、鋪路磚石、橋梁方面發揮它的優勢,為社會帶來更多的貢獻。
[1]翁志堅.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分析和對策研究[J].上海鐵道科技,2003(02).
[2]楊群.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J].安徽建筑,2003(03).
[3]朱宏羽.如何利用預算定額進行工程量清單報價[J].山西建筑,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