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渭ZENG Xiang-wei;馮德安FENG De-an
(①中央財經大學,北京 100081;②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 100102)
(①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China;②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Beijing 100102,China)
公私伙伴關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簡稱PPP)是項目融資(Project Finance)的一種典型模式,是一種無追索權或有限追索權的融資或貸款,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當中。PPP 模式的應用對緩解國家財政經費緊張狀況、適應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提高基礎設施的質量、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等均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本文對1990-2011年間國內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污水處理、能源、交通和通訊行業)PPP 模式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從項目數和投資額兩個角度研究了22年間國內外的發展狀況和呈現的特征,最后對這一模式在我國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表1 分別從項目數和投資額統計了1999-2011年間全球不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采用PPP 模式的情況,兩個角度的統計結果趨于一致,各地區的排序(由多到少)均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亞太地區、南亞、歐洲和中亞、撒哈拉非洲、中東和北非。拉美地區在項目數和投資額上均占總量的30%強,表明PPP 模式在該地區運用十分活躍。亞太地區項目數占總量近30%,但投資額卻只有近20%,說明PPP 模式在該地區也呈現活躍態勢,不過項目投資規模不如拉美地區大。
表2 分別從項目數和項目投資額統計了1990-2011年間全球范圍內PPP 模式在四個行業(能源,交通,通訊和水處理)的運用情況。從項目數來看,統計期間能源行業項目最多,隨后依次為交通、通訊和水處理;而從項目投資額來看,排名第一的是通訊行業,其后是能源、交通和水處理。能源行業項目數占總量的41.30%,可知PPP 模式在該領域應用最為活躍,這與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高度依賴特征相一致;通訊行業PPP 項目數雖然只占總量的16.44%,但投資額卻以45.18%的比例居榜首,說明過去22年間該行業的PPP 項目為投資金額巨大的項目。水處理行業在項目數和投資額上均處末尾,可知PPP 模式在此行業的活躍程度和項目投資規模均不如其他三者。

表1 1990-2011 全球不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領域PPP 應用情況統計

表2 全球1990-2011年四個行業PPP 模式的應用情況統計
表3 分別從PPP 模式所應用的項目數和投資金額角度統計了1990-2011年間全球排名前10 的國家。可以看出金磚四國(Brazil,Russian,India,China,簡稱BRIC)在上述兩個指標上均占據鰲頭(金磚四國項目數和投資額累計分別占比例:73.05%和65.66%)。
此外,從PPP 模式應用的項目數看,我國居世界首位,占Top 10 項目總數的29.75%,說明PPP 模式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十分活躍;而我國的投資金額僅居世界第三,說明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PPP項目投資規模不大。

表3 1990-2011年全球PPP 項目數和投資額top10 的國家列表
表4 統計了1990-2011年間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運用PPP 模式的總體情況。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心的分類統計,我國22年間在能源、通訊、交通和水處理四個行業運用PPP 模式的總投資額145.18 億美元,共涉及項目968個,因故取消36 個。從投資額來看,交通行業為最大投資行業。表5 分別從項目數和投資額角度統計了我國1990-2011 間四個行業每年基礎設施建設中運用PPP 模式的情況。總體而言1996-1997、2002-2008 各年項目數均占總數的5%以上,是運用PPP 模式較為活躍的兩個時段;從投資額看,1996-2007 期間,除2001年外,其他各年投資額均占總投資的3%以上,是應用PPP 模式進行項目投資力度較大建設的時期。從橫向看,統計期間的968 個項目累計投資額為1142.26 億美元。PPP 模式所應用的四個行業按項目數由多到少為:能源、水處理、交通和通訊;分別占比例:39.05%,37.09%,23.45%和0.41%。根據表5,按累計投資金額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交通、能源、通訊和水處理;分別占:42.52%、36.46%、12.71% 和8.31%。與前文描述的世界總體發展排序略有不同的是,水處理行業的應用在國際上較為溫和,而我國十分活躍。
將能源、交通、通訊和水處理四個行業進一步細化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PPP 模式應用于能源行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力項目上,占能源類總投資的89.24%;而該模式應用于交通行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公路(Roads)建設上,占交通總投資的52.31%;水處理行業主要集中在了污水凈化工廠(Treatment plant)建設上。

表4 1990-2011 中國基礎設施建設PPP 模式應用狀況

表5 1990-2011年間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PPP 應用情況統計

表6 1990-2011 我國基礎設建設應用PPP 模式項目數和投資額分行業統計
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數和投資規模均位居世界前列,國內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改進和完善,但是相比較發達國家和地區,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人均擁有和使用量上。
表7 對比了我國與亞太地區、中上等收入國家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四個地區的基礎設施指標(Infrastructure Indicator)發展狀況。可以看出,我國在人均國民收入、電力使用、電力消費、使用凈化水、使用改良衛生設施和居民電話使用等各個指標上均略高于亞太地區平均水平,但都低于中上等收入國家和OECD 國家平均水平。尤其在人均國民收入和電力消費等,與OECD 國家平均水平還有十分巨大的差距。

表7 中外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對比表
過去數年來,投資對經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對于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依賴性仍然會比較強烈。且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未來基礎設施建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宏偉藍圖進一步展開,PPP 模式在我國還會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1990-2011年,PPP 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得到長足的發展,為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建設項目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能源行業是該模式運用最為活躍的領域,且從項目數和投資金額來看,金磚國家運用PPP 模式占據鰲頭。在此期間,我國PPP 項目數和投資額上都處于世界的前列。從項目數和投資額來看,1996-1997、2002-2008 是我國應用PPP 模式最為活躍的時期,交通運輸是我國運用該模式投資最大的行業。與國際總體趨勢不同的是,近年以來我國水處理領域運用PPP 模式較為活躍。
與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水平相比,我國尚有較大差距,PPP 模式在國內還有較為廣泛的應用空間,建議政府部門和學術界進一步總結項目經驗,進一步發揮PPP 模式的重要作用,使之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乃至其他領域向縱深推廣。
[1]柯永建,王守清.特許經營項目融資(PPP):風險分擔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賈康,孫潔.公私伙伴關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與功能[J].財政研究,2009(10).
[3]周嵩毅.基礎設施建設PPP 模式全球發展態勢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
[4]李晶,王建平,孫宇飛.PPP 模式——一種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的經驗分析[J].水利發展研究,2012(5).
[5]羅鳳.PPP 模式及其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06).
[6]李以所.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PP)的經濟性研究——基于德國經驗的分析[J].蘭州學刊,2012(06).
[7]趙安臣.PPP 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2).
[8]袁競峰,季闖,李啟明.國際基礎設施建設PPP 項目關鍵績效指標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