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延梅
摘 要:目前,會計實驗教學越來越被會計教育界普遍關注,無論投入的資金還是投入的研究精力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如何加強會計實驗教學理論,充分有效指導會計實驗還是薄弱環節。
關鍵詞:會計實驗學;研究對象;實驗經濟學
一、會計實驗學概念
什么是會計實驗學?雖然有研究者提出過實驗會計學,但是兩個名詞強調的重點不同。會計實驗學落腳在會計實驗上,強調其實驗內容、方法及手段等研究與探討,是會計名詞與實驗動詞的搭配;而實驗會計學落腳在會計上,強調這門學科能否進行實驗性問題。
二、會計實驗學的研究對象
一門學科的建立,首要問題是回答其研究對象是什么,而單獨識別研究對象是確立一門學科地位的關鍵性標志。會計實驗學就是研究會計實驗環境、實驗活動過程及實驗管理的運用的學科,會計實驗學的研究對象就是在一個特定的仿真模擬經濟環境下,充分利用會計實踐操作工具,研究會計實驗教學活動開展與運行,即微循環仿真經濟環境下的會計動態活動。
從會計實驗學研究對象的具體內容看,有六個核心內容要素需要加強研究:一是微循環仿真經濟環境建立,二是實驗物資條件與器具,三是實驗樣品(或稱為會計實驗的實體內容),四是實驗活動主體人的活動,五是實驗過程管理,六是會計實驗數據及評估。從實驗會計學科功能或職能上講,主要有:經濟管理類學科與會計專業學科關聯性運行實驗活動探索功能和會計實踐與會計理論協調發展功能。由此可見,會計實驗活動既區別于會計實際工作,又區別于會計課堂教學工作,是一種獨立的會計實驗活動體系內容,其本質體現了運用會計特定的實驗方法進行會計驗證和發展會計理論的會計實踐動態活動過程。
三、會計實驗學的特點
1.會計實驗學具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特點。會計實驗學是由實驗科學和會計學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學科,具有交叉學科研究的性質。會計實驗學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一是學科本身的內容實踐,二是相關學科融合交叉一體的實踐環境。從其形成過程觀察:一方面它是實驗科學不斷發展,并不斷向其他學科滲透、融合的產物;另一方面它又是會計學不斷發展,并主動引入科學實驗方法,從而使其處于兩門學科滲透、融合的邊緣地帶。
2.會計實驗學對環境設計具有單一性與多樣性并存的特點。從會計實驗活動看,會計實驗的環境可以是單一環境,也可以是多樣性環境,即設計建立仿真性高的“微經濟循環體”。在綜合性強的社會經濟運行環境下,使各種經濟體相互配合或關聯反應,完成會計綜合專業知識實驗任務。
3.會計實驗學具有實驗設備與器材的專業性。會計是對社會再生產過程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監督,在實現會計本身的實踐活動中,離不開特定的會計實驗的器材。
4.組織管理與評估系統并存的特點。會計本質就是一種管理活動,因而其實踐性活動也脫離不開管理活動的特性。在會計實驗活動中,要求建立各種組織管理機構、管理制度等內容,并對組織運行進行實時監控,調節組織活動的高效、有序、通暢。
四、會計實驗方法
會計實驗方法是會計實驗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會計理論進行驗證或進行創新活動的方式、程序和手段。會計實驗既不同于會計學傳統的分析方法,也不同于目前國外的會計實證方法。會計實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個或一組因素(自變量)被人為操縱或控制條件下,觀察該組因素對另外一個或一組因素(因變量)的影響,分析其規律性,從而驗證會計理論,或者在條件成熟時提出新理論。
從會計實驗方法基本原理看,國內目前普遍進行的會計實驗,歸納起來有:驗證方法、手工法、計算機操作法、企業操作實驗法等。事實上,會計作為管理活動是離不開仿真性強的經濟循環體的。因此,通過建立微經濟循環體來“融合系統學科”,構建一種多學科的仿真環境,實現會計的綜合實驗,并通過純粹的會計實驗室的研究結果來提出新理論,是會計實驗學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
五、會計實驗學實驗活動的基本分類
對會計實驗分類認識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會計實驗學基本內容的認識。從會計實驗研究常用的分類標準來分析主要有:按實驗方法分類、按實驗目的分類、按實驗形式分類等。
按實驗方法分類是最基本的分類。這種分類將會計實驗分為:會計實踐性教學實驗和會計科學研究實驗。所謂會計實踐性教學實驗,是指根據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為了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而開展的各種實驗。
按實驗目的分類,可將會計實驗分為定性實驗、定量實驗和析因實驗;按實驗形式,可將會計實驗分為單項實驗、單人綜合實驗和崗位綜合模擬實驗等。按實驗的單一與綜合性分,有單一性會計實驗和多專業綜合性實驗。
六、會計實驗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條件分析
從客觀條件分析,經濟越發展,會計管理越重要;會計越重要,人才培養也越重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會計人員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各類高校都相繼開設了會計專業,一時間會計專業辦學達到了白熱化程度。在“大躍進式”的會計專業招生與培養過程中,會計專業的學生動手能力差,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于玉林,程夏.會計實驗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胡懷國.2002年度諾獎得主卡尼曼和史密斯及其對心理和實驗經濟學的貢獻[J].財會月刊,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