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蕾++錢學艷++萬思源++金佰明++孫雙璐
摘 要:通過從事預防醫學教學工作,發現該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預防觀念”的培養,在課程體系中缺少完善的實踐教學內容。該文針對這一情況展開研究,力求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樹立“預防觀念”。
關鍵詞:預防觀念 預防醫學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c)-0128-01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和新型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將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建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要大量的臨床醫生,而醫學院校的畢業生都涌向城市的大中型醫院,這使得社區醫生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針對我國醫療中心下移的策略,社區衛生服務部門急需一大批既能提供醫療服務,又懂得如何開展臨床預防的臨床醫生[1]。因此,醫學院校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醫學實踐教學,使學生了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重點,鼓勵他們畢業之后走進基層,開展群體衛生服務。
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是掌握和應用預防醫學知識的一個重要方法,培養有較強實踐技能和有“預防觀念”的實用型醫學人才,是預防醫學在實踐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在2003年SARS中,我國有大量的臨床醫生奮戰在一線,由于缺乏預防觀念,疏于自我防護,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對于國家及社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作為醫學院校的教師,我們更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預防觀念”,既有利于學生們能夠勝任今后的工作崗位,也保障了醫療資源免受損失。
1 目前預防醫學的教學現狀
1.1 理論教學為主
目前《預防醫學》的教學仍以理論教學為主,授課方法多為講授式,由于該課程并非臨床專業學生學習的重點學科,因此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思想中,常著眼于個體的疾患問題,沒有樹立“大預防觀念”,更不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預防觀念應用于臨床中。因此,在理論教學中應時刻滲透“預防觀念”,只有以群體的角度去進行健康維護干預措施,才能為公共衛生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合理的應用醫療衛生資源。
1.2 缺少實踐教學
教學過程偏重知識的傳授和掌握,輕視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考核評價以理論知識掌握為主,應該增添實踐內容,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得到同等的重視。僅靠理論教學很難培養學生的“預防觀念”,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3 課程體系有待完善
隨著我國的發展趨勢,醫療衛生的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轉變,最近幾年公共衛生得到了國家的廣泛重視。針對于群體的慢性病防治計劃取得較好的效果,為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開啟新的篇章。這使得醫學院校的教學也應當順應形勢變化,調整課程的教學體系,讓學生了解我國醫學衛生工作重點下移的現實意義。授課教師應查閱相關文獻及法規,及時調整授課計劃、教學周歷、實習內容等。
2 開展社區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
(1)提高臨床學生對預防醫學實踐教學的認識,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認真編寫社區實習指導,督促學生實踐教學前的預習工作,使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要求和方法有更好的掌握。
(2)學生深入社區了解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部門的工作內容及工作重點,學生以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人員身份對社區居民開展問卷調查,對居民健康危險度進行評估,了解居民群體健康狀況,制定居民的健康維護計劃,幫助社區衛生服務部門采集居民健康信息,共同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檔案。
(3)切合理論課內容,學生參與到社區組織的健康教育活動中,對常見傳染性疾病(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結核)及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腫瘤)進行宣傳活動,既能幫助居民提高健康意識,又能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增強學生與居民的溝通能力,建立相互信任關系。
(4)針對預防醫學課程中合理營養指導的內容,學生可對社區居民的營養及膳食進行評價,為患有糖尿病及其它慢性病的居民制定一周一日三餐食譜,通過定期隨訪觀察居民營養膳食食譜的實施情況,總結常見問題及效果。
(5)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利用社區資源開展一些預防醫學相關的課題研究,讓學生對群體的健康情況有更為直觀的了解,促進科學思維的形成。
(6)實踐內容完成后以報告的形式進行總結,匯報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需要老師在實踐過程中提供哪些幫助,自身有哪些不足需要改進,實踐活動的哪些環節有待改善。
3 開展社區實踐教學的意義
社區綜合實踐有利于學生轉變已有的臨床服務觀念。社區實踐教學就是讓學生走進社區,參與社區的日常衛生服務工作,進一步掌握初級衛生保健和預防醫學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我國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及其基本對策,幫助學生樹立群體-預防-環境的觀念[2]。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對預防醫學在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實習安排等方面都欠缺針對社區衛生服務崗位技能培養的模式。若臨床學生在今后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不能立即勝任崗位需求,對工作內容及重點需要較長時間的實習階段。通過對臨床學生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綜合實踐活動,既可以使學生對社區衛生服務和預防保健有切身體會和感性認識,又能培養學生主動服務的觀念,理論聯系實際,全面提高其專業素養[3]。
培養新公共衛生體系下具有綜合實踐技能的公共衛生人才成為預防醫學人才培養的目標[4]。通過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和實踐工作能力,了解公共衛生的內涵。完善預防醫學實踐教材、創設預防醫學社區實踐教學平臺,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到現場教學。
參考文獻
[1] 趙申武.醫學臨床專業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09,16(1):293-294.
[2] 潘池梅,楊曉宏,宋湛,等.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社區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3):458-459.
[3] 湯艷,羅彬,賈紅,等.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現狀與社區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188-189.
[4] 楊紅茹,左群,馬立新.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模式改革進展[J].醫學研究與教育, 2013,30(4):89-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