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玉輝
摘 要:該文提出了中職學校校本課程能力本位的設計原則,分析了中職數學校本課程內容模塊及學時分配,從側重專業學習中必需的數學知識,根據專業課知識講授的順序調整數學課程內容的順序,做好應用數學內容的選擇與設計以及初、高中知識的銜接等方面論述了中等職業學校工科專業數學校本課程內容的處理。
關鍵詞:中職 工科 校本課程 能力本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c)-0198-01
中職工科專業數學校本課程,旨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并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
1 中職學校校本課程的“能力本位”設計原則
能力本位教育的五大要素之一就是以能力為教學的基礎。根據一定的能力觀分析和確定能力標準,將能力標準轉換為課程,通常采用模塊化課程。
能力本位課程的觀點應該徹底的貫穿于職業教育課程中,形成一個課程結構,并使職業能力系統化。職業能力系統化課程有兩個方面的表現:首先,課程中的每個要素要職業能力系統化。這其中的要素包括:課程觀念,課程藍圖,課程事例,課程表現方式,課程內容,課程改革,課程評價等。所有的課程要素要圍繞著職業能力來進行系統化的構建;其次,以職業能力分析為基礎是對課程整體職業能力系統化的要求。課程系統化的設計要面向整個職業工作的全過程,在過程構建時要堅持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旨。總之,職業能力系統化課程是以綜合職業能力為主題架構,面向職業活動的課程體系。
2 中職數學校本課程內容模塊及學時分配
筆者依據多年來中職工科數學教學的經驗和近兩年數學校本課程的實踐,結合本校教學實際,將校本課程內容分為三大模塊,具體編排、處理如下:
第一模塊。基礎數學,包括預備知識、集合與邏輯、直角坐標系與極坐標系。
第二模塊。應用數學,包括專業數學與生活數學兩部分。專業數學內容有三角函數、平面向量、立體幾何初步、實用的測量、計算知識(用可編程的科學計算器進行計算,計算中值、標準差,解釋并確定測量的準確度,解釋和換算度量單位等)。生活數學內容有函數、數列、資料分析、數學史、數學中美的欣賞等。
第三模塊。發展的數學,包括解析幾何初步、復數、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行列式與矩陣、微積分基礎。
依據《中職數學教學大綱》,本課程在第一學年的兩個學期內完成。每周4學時,每學期為72學時(含復習考試環節),共144學時。筆者經過與數學組教師們的探討,初步確定各模塊學時安排如下:第一模塊,30學時;第二模塊,114學時,其中專業數學84學時,生活數學30學時。第三模塊為發展模塊,是滿足學生個性發展與繼續學習的任意選學內容,教學時數不做統一規定。
時間短,任務重,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發展的目標適時、適當地選擇學習的內容。比如對于立體幾何的處理,盡量降低論證的難度,刪掉大部分定理的推導和論證過程,采用借助模型,通過直接感知和操作確認的方式,按“感知—確認—理解—應用”的模式組織教材,重點放在畫圖、空間想像能力、利用結論進行計算和論證上。
3 中職數學校本課程內容的處理
3.1 抽選出專業學習中必需的數學知識
要想更好地發揮數學學科的工具作用,必需明確專業學習中需要哪些數學知識,這就要求先要對工科專業知識進行梳理、分析,然后對照找出專業學習所需的數學知識點。
分析出掌握專業技能所需的知識,就可以分析出學習這些知識所必需的數學知識。例如,繪草圖并解釋圖紙這一技能,需要在數學學習中掌握直尺、三角板、圓規、量角器等工具的正確使用;基礎的幾何圖形的畫法以及立體圖形的畫法;三視圖的知識;比例尺計算;簡單的數學計算等。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非常差,這就要求在課程安排時,將中、小學課程中的繪圖工具的正確使用、比例尺計算、三視圖等必需的知識等補充到中職數學課程中來,在幾何部分側重安排圖形的畫法,以便滿足專業學習的需求。
3.2 根據專業課知識講授的順序調整數學課程內容順序的設計
筆者認為,在設計數學課程內容順序時,應充分充分考慮專業課知識分布的特點。如工科專業的學生一入學,就要開設《機械制圖》這門專業課,而學生因為在初中時基礎較差,即使曾經學習過關于主視圖、俯視圖的知識,現在也不能正確運用。所以,入學初的數學課應在《預備知識》一章首先講解這部分內容,而本校采用的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由李廣全主編的《數學》《預備知識》一章沒有這部分內容。
例如三角函數的有關知識在數學課本中被安排在了高一下學期后期學習,而在專業學習中如鉗工專業的計算、數控專業的計算中都要用到這部分知識,為了讓數學更好地服務于專業,體現數學的實用價值,建議將《三角函數》一章進行簡化,提前到《預備知識》之后。
3.3 做好應用數學內容的選擇與設計
應用數學分為專業數學和生活數學兩部分,在部分內容上穿插與專業相關的內容,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例如: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在學習車工工藝中遇到了車削圓錐面,求解圓錐半角,需要三角函數的知識;在進行鐵板的切割及焊接時,如何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會求解函數的最值問題。
3.4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做好初中知識的復習與初、高中知識的銜接
中職工科的學生的數學基礎越來越差,為了讓學生有信心掌握高中的數學課程和專業課程,安排重新講解初中部分內容,做好初、高中知識銜接是必不可少的。依據這一現實,首先在職業高中數學課程前補充預備知識,如本校采用的教育出版社2006 年出版的由李廣全主編的《數學》就關注到這一點,補充了《預備知識》一章;其次,在每一章節內容之前,補充必要的初中知識甚至是小學知識。如在講解《不等式》一章時,先講解移項、合并同類項、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識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