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蕾
摘 要: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學生而言,興趣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在教學中,只有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并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并由此產生學習欲望。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注重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及技巧的運用。并且,應在自身的文化修養、業務素質等方面加以完善和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c)-0255-01
興趣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原動力。其培養方法是多層面、多角度的。該文從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師文化修養及業務素質的提高方面作以分析。
1 教學方法的改進
1.1 設問與提問
設問與提問是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師生互動方式,它能幫助教師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掌控課堂教學。精彩而有效的提問能使教學有聲有色,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提問時隨意性很大,提問時如果不講原則和技巧,會使課堂教學陷入困境。例如:帶領學生復習已學知識時,沒有鋪墊就要求學生立即回答問題,學生因沒有準備,加之緊張等因素的干擾,自然不能準確而流暢地回答問題;而教師也常會因學生的回答不盡如人意而情緒低落,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課堂氛圍緊張而不和諧。因此,教師在課前應明確提問的中心,備課時應圍繞中心問題擬定提綱,包括主要問題、提問對象、提問順序、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等,課堂提問時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在課前應指導學生通過復習和預習為回答課堂提問做好準備,使課堂提問有條不紊的進行,并收到預期的效果。
教師的提問應做到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聚合到發散。提問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突破難點、敢于嘗試英語思維習慣和口語表達。
1.2 競爭和合作
合作與競爭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因而,其在課堂教學方法的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此模式旨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為小組的共同榮譽而相互研究、探討,相互啟發、引導,相互激勵、幫助,相互影響、帶動,形成師生、生生間的學習互動局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模式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參與合作意識及團隊精神。
教學中合作與競爭方法的應用可以使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小組的最后成績是靠個人表現好壞而來的。通過這樣的形式促使每個學生為了小組的榮譽而一起努力,無形中就使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發揮他們的協作能力,也使那些性格內向、不愿開口的同學得到鍛煉,同時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出他們的潛力。通過協作和競爭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的依據,使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無形的約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協作學習的精神和創新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學生在協作與競爭中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1.3 情景創設與實踐
情景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的創設形象、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教學方法。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展、有所創造。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遵循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具體的情境,使抽象的語言形式變成生動具體的可視語言。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或模擬情境,充分利用生動、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利用情境中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感情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的能力,激起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創造力等整體發展。該教學法的特點是:將言、行、情境融為一體,有較強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1.4 討論與交流
討論式教學法日益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豐富課堂環境,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并為學生提供自學的空間?,F階段,教學方式的轉變,包括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老師既是組織者、監督者,有時也是評分員,甚至是合作伙伴,始終起著主導作用,討論式教學能否順利進行取決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以活動為核心組織教學,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英語,利用英語交流,并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全面提升。
從實踐結果看,課堂討論法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由于它充分注意到學生的心理狀態,可以貫穿在很多種課型的聽、說、讀、寫全過程。當然,并非每堂課、每個環節都需要使用此種方法,也并非所有的學生都適合這種方式。如果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課外知識的積淀都達不到教材所要求的水平的話,討論法教學恐怕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只有正確把握討論式教學法的使用,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 教學技巧的運用
2.1 注重教態
教態是教師在學生心目總最全面、最直觀的整體形象展示。同時,它也是課堂教學藝術及技巧的基本要素之一。教態包括教師的儀容、風度、神色、情緒、表情、姿勢、動作、舉止、手勢、目光等等。教態無時無刻不在向學生傳達信息,感染學生的情緒,影響學生的修養。服裝整潔、儀態大方、灑脫自如、溫文爾雅、精神飽滿、動作從容、歡快而嚴肅、可親又可敬,這是在教態上應該給學生的直接感覺。親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輕松的表情、和藹的態度,是英語教師必須具備的取勝武器。[1]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要流露出對學生的喜愛、關心、信任和期待。良好的教態能給學生以信任感和美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縮短師生心理上的距離。endprint
2.2 注意語態
教師講課的語態不同于一般的語言表達,它是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傳授知識信息、實施各種教育、解疑釋惑、交流感情的過程。教學語言是一種專業語言,要有高度的藝術性,除了簡明、準確、形象、幽默、富于條理和文采、韻律節奏外,還應注意語調、語氣和語速。英語中,同樣的一句話,使用不同的語調,可表達不同的情感,從而產生不同的效果。教師在領讀或與同學交流時,其語調可隨著情感的投入而抑揚有致,這比機械的領讀或枯燥的講解“如何升降調”要生動有趣。說話語氣中有許多禮貌用語,在要求學生干什么時,用“Please”或“Will you please?”,在請求時用“Could you?”等語氣顯得委婉、禮貌語句。語速要適中,也可快慢相間,緩急相繼,學生就會處在緊張興奮之中。英語教師的語言必須準確,動聽,這樣學生才能有興趣聽,學出來的口語才標準。
2.3 充分利用教學輔助工具
現代教學不能停留在過去“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應采用加入多種教學輔助工具來適應學生的心理特征。如:利用實物、掛圖、幻燈片、計算機等輔助教學。這些方式,既形象直觀又生動活潑,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的英語內容。作為現代教育者,要經常利用圖片、實物和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設置情景進行教學,使學生直接地、具體地獲得英語知識,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4 把握好教學“留白”藝術
“留白”是藝術作品中的術語,運用在英語教學中,所謂”留白”,是指英語教師經過精心設計特意在課堂上留出”空白”,以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學生運用各自的知識和技能自主探究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課堂”留白”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靈動部分。[2]“留白”既是一種機智,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英語教學中的“空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創新的空間,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師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科學而藝術地留下一點空白,對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其思維的積極性、靈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起著積極作用。
3 教師文化修養、業務素質的提高
提高教師自身修養及素質,是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英語教學的保證?,F在的英語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及文化修養,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重。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來充實自己,要具有良好的教學反思意識和能力,要繼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要有豐富的學識,多才多藝的專業技能等等,這樣才能更好地調控課堂,指導教學。良好的教師整體形象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期待和興趣,也為優化英語課堂結構奠定了基礎,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最有力的保證。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探索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巧,并不斷充實自身、完善自我,以促進英語教學不斷進步,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曉雪.略談英語教師形象的審美特性[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3(s1):37-38.
[2] 伏紅娟.英語課堂“留白”處,學生思維活躍時[J].海外英語,2011,177(10):34-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