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芳
摘 要:高職教育應突出強實踐、重操作的特點。本文從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實踐教學分層模式教學法在《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為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高職高專 實踐教學 分層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b)-0197-01
智能手機軟件作為一種全新的產業,在國際、國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了滿足社會對智能手機軟件人才的需求,我院于2012年開設了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面向智能手機軟件開發、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具有較為扎實的基礎和專業知識,突出以工程與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面向職業技術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1 課內實踐教學現存問題分析
上述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與實踐教學,按照現有的教學體系,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上分為實驗、課設、實習實訓等環節。其中,課內實驗教學是與理論課捆綁的教學,在整個實踐教學中占據了很高的比例。以“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為例,總學時96學時,有40學時為課內實驗教學時,占總學時41.67%。課內實驗教學所占的比例很高,因此,如何真正有效發揮課內實驗教學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 實驗教學與教學目標不適應
課內實驗教學在傳統模式下,較多采用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通過一些較明確的實驗任務并配合詳細的實驗步驟指導,讓學生通過對所獲得實驗結果的觀察與分析來驗證某理論或知識原理,并在此過程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規范與實驗技能。可是,對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而言,應突出以工程與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如果沿用這種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就會影響課內實驗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這種方法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基于工作過程的綜合技能的培養顯然是力不從心的。
1.2 實驗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就學生而言,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被動學習,缺乏主動思考的意識,淡化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目標變得模糊不清,學習興趣下降,學習主動性受到抑制。
1.3 實驗評價考核機制不能體現教學的要求
考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衡量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同是也是督促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在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中,實驗考核主要依據考勤、實驗報告和實驗效果等方面來評定。顯然,這種考核難以就學生的工程技術實踐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團隊溝通及寫作能力、團隊項目實施能力等給出客觀有效的評價。
2 實踐教學改革的意義
基于以上背景,并結合建設“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新專業的需要,圍繞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特點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因此,對目前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以“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為載體,以項目實踐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團隊協作和管理能力等專業素質為中心,引入問題與案例驅動的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并集合實驗與評價改革,全面實施課內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實踐教學的改革將有助于克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課內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與主動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項目實踐能力與專業素質的培養,有利于提高課內實驗教學質量和促進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課內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理念、實施模式與方案,以及所積累的經驗將可被推廣用于本專業的其他相關課程。
3 實踐教學分層模式的設計與應用
3.1 問題與案例驅動的分層實驗模式
以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Android開發技術》的實踐教學為例進行問題與案例的分層實驗模式,具體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基本實驗到綜合設計性實驗,基本實驗是掌握某個或某些技能點為目標,綜合設計性實驗以課程所涉及的多個或全部技能點的綜合應用為目標;第二層是每個基本實驗內部的層次,從相應的問題與案例驅動出發,按照實驗包含的技能點,通過問題難度分解和分層,形成“基本技能→進階技能→創新階段”分層教學。基本技能以驗證操作式的實驗教學方法為主,且提供詳實的指導;進階技能是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結合所給出的技術要點和技術指導自行設計并完成具有一定難度或復雜度的任務,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團隊協作的能力;創新階段著重以初步的綜合技能為目標,要求自主完成,此階段內容包括技能拓展,通過此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團體深度合作的能力,形成鏈條,良性循環。(如圖1)
3.2 基于項目小組或項目團隊的協同實驗模式
上述分層教學中,不論是基本實驗還是綜合性實驗均已項目小組或項目團隊的形式教學,項目小組成員按照實際項目的崗位分工,擔任相應的任務或角色,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團隊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借此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團隊共同利益、榮譽的觀念及項目的實施能力等綜合職業素養。
實踐表明,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引入《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教學是一種嘗試性的改革,初見成效,但是還需要有一個不斷積累和完善的過程。endprint
摘 要:高職教育應突出強實踐、重操作的特點。本文從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實踐教學分層模式教學法在《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為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高職高專 實踐教學 分層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b)-0197-01
智能手機軟件作為一種全新的產業,在國際、國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了滿足社會對智能手機軟件人才的需求,我院于2012年開設了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面向智能手機軟件開發、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具有較為扎實的基礎和專業知識,突出以工程與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面向職業技術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1 課內實踐教學現存問題分析
上述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與實踐教學,按照現有的教學體系,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上分為實驗、課設、實習實訓等環節。其中,課內實驗教學是與理論課捆綁的教學,在整個實踐教學中占據了很高的比例。以“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為例,總學時96學時,有40學時為課內實驗教學時,占總學時41.67%。課內實驗教學所占的比例很高,因此,如何真正有效發揮課內實驗教學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 實驗教學與教學目標不適應
課內實驗教學在傳統模式下,較多采用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通過一些較明確的實驗任務并配合詳細的實驗步驟指導,讓學生通過對所獲得實驗結果的觀察與分析來驗證某理論或知識原理,并在此過程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規范與實驗技能。可是,對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而言,應突出以工程與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如果沿用這種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就會影響課內實驗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這種方法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基于工作過程的綜合技能的培養顯然是力不從心的。
1.2 實驗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就學生而言,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被動學習,缺乏主動思考的意識,淡化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目標變得模糊不清,學習興趣下降,學習主動性受到抑制。
1.3 實驗評價考核機制不能體現教學的要求
考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衡量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同是也是督促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在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中,實驗考核主要依據考勤、實驗報告和實驗效果等方面來評定。顯然,這種考核難以就學生的工程技術實踐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團隊溝通及寫作能力、團隊項目實施能力等給出客觀有效的評價。
2 實踐教學改革的意義
基于以上背景,并結合建設“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新專業的需要,圍繞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特點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因此,對目前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以“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為載體,以項目實踐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團隊協作和管理能力等專業素質為中心,引入問題與案例驅動的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并集合實驗與評價改革,全面實施課內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實踐教學的改革將有助于克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課內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與主動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項目實踐能力與專業素質的培養,有利于提高課內實驗教學質量和促進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課內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理念、實施模式與方案,以及所積累的經驗將可被推廣用于本專業的其他相關課程。
3 實踐教學分層模式的設計與應用
3.1 問題與案例驅動的分層實驗模式
以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Android開發技術》的實踐教學為例進行問題與案例的分層實驗模式,具體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基本實驗到綜合設計性實驗,基本實驗是掌握某個或某些技能點為目標,綜合設計性實驗以課程所涉及的多個或全部技能點的綜合應用為目標;第二層是每個基本實驗內部的層次,從相應的問題與案例驅動出發,按照實驗包含的技能點,通過問題難度分解和分層,形成“基本技能→進階技能→創新階段”分層教學。基本技能以驗證操作式的實驗教學方法為主,且提供詳實的指導;進階技能是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結合所給出的技術要點和技術指導自行設計并完成具有一定難度或復雜度的任務,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團隊協作的能力;創新階段著重以初步的綜合技能為目標,要求自主完成,此階段內容包括技能拓展,通過此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團體深度合作的能力,形成鏈條,良性循環。(如圖1)
3.2 基于項目小組或項目團隊的協同實驗模式
上述分層教學中,不論是基本實驗還是綜合性實驗均已項目小組或項目團隊的形式教學,項目小組成員按照實際項目的崗位分工,擔任相應的任務或角色,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團隊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借此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團隊共同利益、榮譽的觀念及項目的實施能力等綜合職業素養。
實踐表明,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引入《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教學是一種嘗試性的改革,初見成效,但是還需要有一個不斷積累和完善的過程。endprint
摘 要:高職教育應突出強實踐、重操作的特點。本文從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實踐教學分層模式教學法在《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為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高職高專 實踐教學 分層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b)-0197-01
智能手機軟件作為一種全新的產業,在國際、國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了滿足社會對智能手機軟件人才的需求,我院于2012年開設了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面向智能手機軟件開發、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具有較為扎實的基礎和專業知識,突出以工程與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面向職業技術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1 課內實踐教學現存問題分析
上述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與實踐教學,按照現有的教學體系,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上分為實驗、課設、實習實訓等環節。其中,課內實驗教學是與理論課捆綁的教學,在整個實踐教學中占據了很高的比例。以“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為例,總學時96學時,有40學時為課內實驗教學時,占總學時41.67%。課內實驗教學所占的比例很高,因此,如何真正有效發揮課內實驗教學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 實驗教學與教學目標不適應
課內實驗教學在傳統模式下,較多采用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通過一些較明確的實驗任務并配合詳細的實驗步驟指導,讓學生通過對所獲得實驗結果的觀察與分析來驗證某理論或知識原理,并在此過程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規范與實驗技能。可是,對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而言,應突出以工程與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如果沿用這種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就會影響課內實驗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這種方法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基于工作過程的綜合技能的培養顯然是力不從心的。
1.2 實驗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就學生而言,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被動學習,缺乏主動思考的意識,淡化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目標變得模糊不清,學習興趣下降,學習主動性受到抑制。
1.3 實驗評價考核機制不能體現教學的要求
考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衡量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同是也是督促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在以知識或理論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方法中,實驗考核主要依據考勤、實驗報告和實驗效果等方面來評定。顯然,這種考核難以就學生的工程技術實踐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團隊溝通及寫作能力、團隊項目實施能力等給出客觀有效的評價。
2 實踐教學改革的意義
基于以上背景,并結合建設“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新專業的需要,圍繞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特點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因此,對目前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以“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為載體,以項目實踐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團隊協作和管理能力等專業素質為中心,引入問題與案例驅動的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并集合實驗與評價改革,全面實施課內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實踐教學的改革將有助于克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課內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與主動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項目實踐能力與專業素質的培養,有利于提高課內實驗教學質量和促進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課內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理念、實施模式與方案,以及所積累的經驗將可被推廣用于本專業的其他相關課程。
3 實踐教學分層模式的設計與應用
3.1 問題與案例驅動的分層實驗模式
以智能手機軟件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Android開發技術》的實踐教學為例進行問題與案例的分層實驗模式,具體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基本實驗到綜合設計性實驗,基本實驗是掌握某個或某些技能點為目標,綜合設計性實驗以課程所涉及的多個或全部技能點的綜合應用為目標;第二層是每個基本實驗內部的層次,從相應的問題與案例驅動出發,按照實驗包含的技能點,通過問題難度分解和分層,形成“基本技能→進階技能→創新階段”分層教學。基本技能以驗證操作式的實驗教學方法為主,且提供詳實的指導;進階技能是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結合所給出的技術要點和技術指導自行設計并完成具有一定難度或復雜度的任務,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團隊協作的能力;創新階段著重以初步的綜合技能為目標,要求自主完成,此階段內容包括技能拓展,通過此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團體深度合作的能力,形成鏈條,良性循環。(如圖1)
3.2 基于項目小組或項目團隊的協同實驗模式
上述分層教學中,不論是基本實驗還是綜合性實驗均已項目小組或項目團隊的形式教學,項目小組成員按照實際項目的崗位分工,擔任相應的任務或角色,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團隊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借此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團隊共同利益、榮譽的觀念及項目的實施能力等綜合職業素養。
實踐表明,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實踐教學分層模式引入《Android移動開發技術》課程教學是一種嘗試性的改革,初見成效,但是還需要有一個不斷積累和完善的過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