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清遠市技師學院 廣東清遠 511517)
在排球比賽主攻手的動作中,由于很多動作都是通過半蹲或者騰空來完成的,所以在這一過程中,主攻手的膝關節非常容易發生損害。同時,由于其在起跳的過程中會配合攔網、扣球、跳發球等的一系列動作的進行,所以主攻手在騰空的過程中腰部受力會非常大,其腰部的受損幾率也比較高。同時,肌肉勞損、肩關節、指關節、踝部、腕部等一些部位也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在排球運動員受傷的性質中,主要為韌帶損傷、肌肉拉傷、半月板損傷、骨膜炎、腱鞘炎、滑膜炎等的一些損傷,主攻手的受傷主要是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以及腰部的損傷。本文就排球主攻手的這些損傷類型進行研究,同時提出相關的建議。
由于排球主攻手通常會做跳起扣球的動作,并且膝蓋在所有的損傷部位中是受損概率最高的部位。由于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排球主攻手都要進行起跳,落地蹬的動作,所以非常容易使得膝蓋受到傷害。排球運動中的攔網、扣球必須要求主攻手進行連續的跳躍,而跳躍必須使得其膝部受到很大的壓力。在比賽的過程中,扣球等的動作是由主攻手完成的,并且這些動作是整個比賽過程中能夠擊敗對方的關鍵因素所在,所以主攻手的膝蓋會有非常大的壓力,調查中可以發現,主攻手的膝部損傷高達85%,而僅膝關節的損傷就有83.3%之多。所以主攻手必須要進行深蹲才能有著更高的起跳高度,而在排球比賽過程中,由于球不是從固定的角度傳來,所以在訓練過程中就必須要求主攻手能夠從不同的方向進行縱越訓練,訓練的強度比較大,會對于膝蓋的符合有著明顯的增加,導致膝關節損傷。并且在比賽過程中,由于急停、急轉等動作的進行都會給膝關節造成一定的壓力,所以膝蓋的損傷概率是非常高的。
踝關節在主攻手的所有受傷部位中,受傷的概率也非常高。由于踝關節的外側韌帶非常松弛,并且在遭遇損傷的過程中沒有相關的自我保護能力,所以當主攻手在落地的過程中使用足外側著地就容易產生足內翻,從而使踝關節受到傷害。調查中主攻手的踝部受傷達到82%,僅踝關節的損傷就達64%。
在排球運動比賽主攻手的動作中,所有的上體動作都需要其運用肩部的力量來完成。肩關節有著較差的活動性和穩定性,而且由于排球動作會使得肩關節有著非常高的負荷,尤其是主攻手的扣球動作,在比賽的過程中會使用非常多的肩部運動,所以其肩部非常容易發生扭傷、拉傷、炎癥等的一系列損傷,在這些損傷中,肩關節損傷占肩部總損傷比例的71%,由此可見排球主攻手的肩關節損傷是非常嚴重的。
排球主攻手在比賽的過程中,由于球的運動方向必須要在整個團隊的基礎上完成,而主攻手主要負責扣球的動作。所以,其為了在擊球的過程中適應整個團體占位的要求,必須要完成扭轉身體的動作,這個動作會將腰部進行不斷的拉伸和扭曲。同時,在扣球的過程中要使得自己的身體躍起,并且配合扣球的動作來進行。這樣主攻手的腰部會很容易受到損傷。根據以往調查中主攻手腰關節損傷占腰背部總受傷比率的77.6%。同時,由于在比賽的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產生疲憊,體力下降等的情況,所以腰背部的發生損傷是必然的。
(1)對自身認識不足。在排球比賽中,由于有些運動員在賽前會盲目相信自己,對于自身的評價超出身體所能承受的范圍。從而使得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情緒過于自信,過于盲目,那么運動員在比賽中就會出現心理和身體上的各種不良反應,從而使得運動員失去對比賽的駕馭能力。
(2)賽前或比賽中的緊張或焦慮。同時有些運動員的賽前焦慮或者緊張等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一點在排球主攻手中的發生更為嚴重。由于排球主攻手在賽場上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承擔著更為重大的責任,所以很容易發生賽前焦慮的情況。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一般是運動員的自身因素,例如:運動員在賽前有著較高的訓練強度而導致身體疲勞;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差;對于排球比賽沒有充分的準備等。
(1)在排球項目比賽的過程中或者訓練時,不做準備活動會使得肌肉和關節不能得到充分的預熱,身體的機能不能達到與激烈的排球運動相適應的狀態,從而使得排球主攻手容易發生扭傷,肌肉拉傷等的情況。(2)由于運動員的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就會造成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肌肉、關節的反應比較緩慢,彈跳能力或者力量都不能達到一定的強度,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傷害。(3)同時,如果排球主攻手的準備活動與其訓練的內容不適應,也會使得其身體受到非常嚴重的傷害。例如在練習攔網的過程中只注重腿部肌肉的預熱,是很容易造成損傷的。
在排球運動員尤其是排球主攻手比賽或者訓練的過程中,因為技術不達標或者動作不規范的情況發生的損傷也非常多。由于錯誤的動作或者技術與人的生物學特點,人體機能特點以及人體的正常生理結構是相違背的。錯誤的技術和動作不僅會使得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減少,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引起運動員身體的損傷。作為排球主攻手,這種損傷更為常見。排球主攻手在其運動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扣球,攔網等的動作,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求運動員有著非常高的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一旦動作出現錯誤或者不規范,在高難度的動作中是非常容易受到損傷的。
(1)感冒發燒。因為這種情況的發生,運動員非常容易因為對于環境不能及時適應而出現著涼等的情況。導致運動員的身體抵抗力下降,使得感冒、發燒等的情況出現。同時,由于感冒發燒后,人的心跳會增加20次/分左右,所以再進行劇烈運動會使得心跳進一步加快,非常容易引發心肌梗塞或者心肌炎的情況發生。
(2)中暑。在高溫環境下,人體代謝旺盛,能量消耗較大,而炎熱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這樣,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下降,體溫調節機制暫時發生障礙,而發生體內熱蓄積,導致中暑。當人靜止不動時,溫度為40℃時,相對濕度30%,則體能難以發揮,甚至中暑;而溫度38℃時,相對濕度為50%,則體能難以發揮,甚至中暑;若相溫度為30~31℃,而相對濕度為85%,則就會使體能難以發揮,甚至中暑;而人在做運動或體力活動時,相對濕度為50%時,溫度32℃則體能難以發揮,甚至中暑。
(3)心理疾病。運動員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本身心理就處于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態中,如果有不利的天氣(高溫、陰雨等)影響,就會使運動員的情緒產生波動,思想不集中和情緒低落,而影響體能的發揮。環境溫度超過30℃,日照時間超過12h,濕度高于80%時,氣象因子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情感障礙發生明顯增多。加上出汗多,人體內的電解質代謝障礙,影響大腦神經活動,從而產生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異常。
排球主攻手做深蹲、起跳等的動作非常多,使得膝部符合增大,所以其膝部非常容易受到損傷。主攻手在落地時,由于慣性或者其他的原因,會使得前腳掌外側先著地,從而造成足外翻,容易引起踝關節韌帶拉傷。空中擊球、攔網等的上肢動作都需要肩部的力量來完成,所以肩部的使用非常多,其損傷的次數和程度也就都比較大。排球主攻手在起跳或者空中擊球時,會大幅度使用腰部的力量,而且在其扭轉等的動作中,對于腰部也有著較多的使用。所以排球主攻手在對于損傷部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活動,針對膝關節、踝關節、肩部、腰部等部位,進行合理的、有強度的伸展,拉伸以及力量訓練,從而達到減少運動損傷幾率。
[1]墻壯,馬林.我國優秀女排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分析[J].體育與科學,1996(6):50-53.
[2]王燕.我國優秀男排運動員腰部運動損傷的訓練學因素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6).
[3]黨利龍.男子排球運動員傷病成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4).
[4]余丙炎.排球運動中易傷部位的損傷原因與預防措施[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8).
[5]云大川.關于排球專項運動損傷情況的初探[J].體育學刊,2000(4).
[6]吳中量,李安格.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78-80.
[7]陳松,王甲,張佳聲,等.淺析排球運動員的彈跳能力及其訓練[J].中國體育科技,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