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鳳 陳麗清
(1.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研究生 福建福州 350108; 2.福建省寧德市公安局東僑分局 福建寧德 352100)
廣場舞是一種表演形式,沒有舞種的限制,在廣場上可以表演各種舞種,但凡在廣場上進行的舞蹈表演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廣場舞[1]。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大家都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有錢、有閑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娛樂的基石。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能夠用于人們休閑娛樂的公共場所非常有限,在有限的場所中,作為城市公共空間重要組成部分的廣場就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活動陣地。
廣場舞的動作簡單、易學。動作是基本骨架,而隊形的變化就是附著在骨架上的肌肉,為廣場舞增添視覺效果,隊形的變化和運用是成套動作編排的靈魂,豐富多彩的隊形及其巧妙流暢變化令廣場舞比賽更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本文通過對福建省全民運動會廣場舞電視大賽(海選賽)的15支隊伍成套動作的隊形數量、隊形變化速度、隊形變化的圖形以及隊形變化的合理性進行統計分析,以此來探究廣場舞的發展變化,為今后廣場舞的發展壯大力量。
本研究選擇福建省全民運動會廣場舞電視大賽(海選賽)的15支隊伍的隊形變化為研究對象。
通過查閱中國CNKI學術期刊網、維普科技期刊以及到圖書館查相關的資料。
現場觀看比賽并當場錄制比賽視頻,通過不斷地重復觀看視頻來分析。
對視頻上所觀看到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中國學生健美操競賽評分規則(第三版)”中規定,成套動作中至少出現八次隊形的變化,流動隊形不少于3次,隊形的變化和移動要注意流暢和對比強烈,注意點、線、面的合理搭配[2]。當然,因為廣場舞是人民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一種重在娛樂休閑的體育活動,或許不能用專業的規則要嚴格要求,但是站在同為舞蹈的立場上看,豐富多彩地隊形變化可以為其披上秀麗的外套,同樣地給予人新鮮的視覺刺激,并且伴隨著廣場舞賽事的不斷涌現,它應該朝著更多姿的方向發展。相對穩定的形態將隊形分為成形隊形和過渡隊形兩大類,當隊員位置相對固定,成清晰而明確的視覺映象為成型隊形;由成型隊形轉換至另一個成型隊形的動態過程中,瞬間出現并隨即消失的隊形稱之為過渡隊形,正是成型隊形和過渡隊形不停地轉換,才表現出集體項目特有的藝術感染力和觀賞價值[3]。
如果按照“中國學生健美操競賽評分規則(第三版)”中規定,成套動作中至少出現8次隊形的變化,15支隊伍中只有3支(第1支、第2支和第9支)隊伍達到要求,僅占總數的20%,第1支和第5支隊伍成套動作中成型隊形9個,占隊形總數的67%,過渡隊形為3個,占隊形總數的33%,其中有效隊形為7個,重復隊形為2個。第2支隊伍成套動作中成型隊形8個,占隊形總數的89%,過渡隊形1個,占隊形總數的11%,其中有效隊形6個,過渡隊形2個。從而我們可以得出:第1支、第2支、第9支、第11支這4支隊伍是這15支隊伍中隊形運用和變化最好的4支隊伍,因為它們隊形變化的次數比較多,而第4支、第7支、第13支、第15支這4支隊伍在隊形運用和變化方面比較欠缺,它們的成套動作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隊形。
對廣場舞中隊形變化的速度并沒有明確的規定,當然隊形變化的多樣性也即要求隊形變化的速度在一定范圍內是最佳的。據調查可以看出第1支隊伍平均每16.8s就出現一次隊形的變化,是15支隊伍中隊形變化速度最快的,第10支隊伍平均每64s出現一次隊形變化,是15支隊伍中變化最慢的,第1支和第10支隊伍相比差了47.2s,等于說第1支隊伍隊形變化了4次,第10支隊形才變化了1次,另外幾支隊伍隊形變化的速度普遍在22~40s之間,隊形變化間隔時間太長。
廣場舞隊形變化中有分為規則圖形變化和不規則圖形的變化。規則圖形指圖案簡單,變換時易于成形,往往是對稱的,體現在縱排、橫排、圓形等方面;不規則圖形指圖案較復雜,變換時不易成形,往往是不對稱的。要根據動作的內容和表達的主題來確定運用不同的隊形。橫排是使用最多的隊形,15支隊伍共用了18個,平均每支隊都有運用橫排隊形,其次是豎排,使用總數為13個,15支隊伍中有10支隊伍都運用了該隊形,占總數的2/5。斜線形、三角形、圓形也是此次廣場舞隊形中出現的頻率較高的,這15支隊伍中只有兩支運用了菱形、T形和十字形,僅占總數的13.3%,在不規則圖形的運用上也是屈指可數,因此在隊形的編排和設計上要注重隊形的多樣性,加強不規則圖形的運用,盡量給觀眾呈現出新鮮的快感。
隊形變化的合理性不僅是符合比賽規則的要求,更給人一種清晰的視覺效果。如第3支隊伍中有由三橫隊轉變成一個小圓加一斜排的不規則隊形,由前兩排左側的6個人轉出組成了一個小圓,其他的逐漸變成一斜排。由一個集中的隊形變化成了兩個獨立的不規則圖形,給人呈現出隊形的縮放的漸變效果。不規則圖形中的兩個圖形看過去獨立但似乎這一斜排是更好地襯托小圓,再加上她們使用的道具紅傘,小圓在轉動的過程中依次舉起紅傘,這種感覺很美妙,讓人不禁進入遐想。但是其隊形變化的移動路線過于簡單,并不能說它不合理,只是在移動路線的變化上更豐富些,呈現的效果或許更佳。
(1)通過對福建省福建省全民運動會廣場舞大賽(海選賽)15支隊伍的隊形變化數量進行統計分析,得出這15支隊伍在隊形變化的數量上還是不夠,有一半以上的隊伍只變一次隊形或基本沒有隊形的變化。
(2)通過對福建省福建省全民運動會廣場舞大賽(海選賽)15支隊伍的隊形變化速度進行統計分析,得出這15支隊伍隊形變化的速度普遍比較慢,最慢的高達64s。
(3)通過對福建省福建省全民運動會廣場舞大賽(海選賽)15支隊伍的成套動作中規則隊形和不規則隊形進行統計分析,得出規則隊形的運用中橫排、豎排、三角形、斜排運用的次數較多,而菱形、梯形、十字形和不規則圖形的運用偏少,缺乏隊形變化的多樣性。
(4)通過對福建省福建省全民運動會廣場舞大賽(海選賽)中隊形變化的合理性的統計分析,得出在隊形變化的合理性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1)多觀看健美操比賽、啦啦操比賽等的視頻以及閱讀相關的書籍、期刊,從而加強隊形變化的編排和設計。
(2)可以聘請專業的指導人員進行指導,與其他省市的廣場舞者進行溝通,取長補短。
[1]劉大維,胡向紅.廣場健身舞的起源、現狀、特征及價值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11):61.
[2]中國大學生健美操藝術體操協會.中國學生健身健美操競賽評分規則(第三版)[M].2008.
[3]賀改芹.競技健美操集體六人操隊形運用及變化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9,91(5):53.
[4]賀改芹.世界健美操錦標賽集體六人操隊形運用及變化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2,28(1):74.
[5]朱美珠.濟南市廣場健身舞開展的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6]胡效芳,龍小敏.中外藝術體操集體項目隊形變化比較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