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軍
(黃岡師范學院 湖北黃岡 438000)
龍獅運動是歷數千年的優良民族體育文化,長期以來深受廣大人們的喜愛。近年來,隨著龍獅運動的發展,全國超過百所高校已經開展了龍獅運動,為了更好繼承和發展龍獅運動,創新高校龍獅課程教學,更深層次的分析龍獅運動形與神的特點與價值,是推動龍獅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本文所涉及的“形”是指:龍獅運動中用肉眼能夠觀察到的,事實存在的形態特征,它不只是龍獅運動動作形態、組織形式,更重要的體現了現代高校龍獅運動的動作技術、套路編排、市場形式等方面的發展形態。“神”指的是:無法用肉眼觀察,是隱藏在龍獅運動中一種精神、思想、意識的集中體現,它包含學生團隊凝聚力、意志品質培養、龍獅精神文化內涵等方面。龍獅運動的形與神,是構造龍獅運動的靈魂。
龍獅運動是一項對身體力量、耐力、柔韌性、協調性等方面高要求的綜合性體育項目。高校龍獅運動動作技術的發展相對于民間龍獅運動有一定的優勢。根據2011年制定的《國際龍獅競賽規則》,自選比賽中要求參賽隊伍需在7~10min完成舞龍難度動作不少于10個、20個滿分,舞獅難度動作不少5個、10個滿分,這也體現了高校龍獅運動動作技術快速發展。
龍獅運動是一項集競技性和技巧表演性、游戲娛樂性、藝術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體育項目[1],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完成動作技術,更重要的是精神與美的演繹。
龍獅運動作為大學體育的新鮮血液,在一定程度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為龍獅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契機。但由于龍獅運動的獨特性,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常常會因為課程負荷量大、動作技巧性強、重復練習枯燥、臟、累等因素,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為滿足教學發展需要,部分高校教師采用了套路情景化的模式,通過故事情節的設計將動作技術融入到情境中進行教學,避免了學生動作學習時的枯燥、乏味,從而達到快樂體育的目的。
龍獅運動是我國傳統的文化瑰寶[2],是一項具有傳統性、娛樂性、歷史性的體育項目。隨著高校龍獅運動的快速發展,面對市場經濟的需求,為滿足龍獅器材、設備費用開支需求,推動龍獅教學課程的開展,部分高校開始挖掘龍獅運動的商業價值,通過參加大型體育賽事、文藝演出、企業活動等形式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并提高本學校的知名度。
龍獅運動也是一項綜合性的團隊體育項目,它充分展示了隊員之間團隊凝聚力。在龍獅運動中至少需要2名或10名隊員進行合作,特別是舞龍運動,隨著動作技術的創新,部分動作技術需4~8人共同完成,在動作過程中隊員無法充分觀察前后之間動作狀態,需要隊員之間彼此信任,配合完成。
龍獅運動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體育活動,具有濃郁的中華民族特色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3]。而高校大學生所具有的不畏困難、追求勝利、敢于拼搏、團隊合作的精神,正是龍獅文化精髓所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龍獅運動走進高校是一種必然。龍獅運動在高校的發展更能彰顯傳統文化思想、意識、精神,讓廣大學生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充分領略中華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魅力,這也是龍獅運動發展所需抓住的根本所在。
2.1.1.1增 強體質、增進健康
龍獅運動是一種高負荷的有氧運動,學生在表演或比賽過程中需完成6~10min的動作套路,據有關測試,每分鐘心率達到160次以上。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任務,學生需通過多次的組合動作練習、上下套動作練習、整套動作練習等形式,最終達到考核要求。這種反復的有氧運動,對提高學生心肺功能,增強學生體質有著明顯的作用。
2.1.1.2提 高身體素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
龍獅運動是一項集力量、耐力、協調性、柔韌性于一體綜合性發展的體育項目,在動作完成過程中根據動作的形態特征,要求運動員具有相應的身體素質,如舞龍動作:“躺肩掛腰”,要求運動員具有充分的力量與耐力,“四人躺腿”,則需注重身體柔韌性與協調性的培養;而在舞獅動作中,“高舉轉體360度”,運動員身體力量、協調、柔韌性都得到全面發展。因此,高校龍獅運動的開展,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和了解中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2.1.2.1豐 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提高自我價值
龍獅運動熱情奔放、氣勢如虹、震撼人心,極具表演性和觀賞性,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歷年來,龍獅表演作為大型體育賽事、文藝晚會、商業演出等活動的重點表演節目,獲得大家的一致肯定與贊揚,極大的豐富了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加上中國龍獅協會為繼承和發揚龍獅傳統文化,推動龍獅運動的發展,組織主辦了“中國龍獅錦標賽、國內龍獅精英賽、龍獅爭霸賽、農運會等大型賽事,對于獲獎的隊伍給予豐厚的經濟獎勵,并頒發相應國家級榮譽證書,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實現目標、展現自我的機會。因此,高校龍獅運動的開展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價值。
2.1.2.2增 加就業機會
隨著龍獅運動競技化,龍獅文化已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不僅僅是一項表演活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種中華民族的道德理念。
文化的傳承靠教育。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龍獅協會為推動龍獅運動的傳播與發展,2007年6月,由中南大學龍獅運動研究所、首都體育學院武術表演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珠海分校)聯合國際學院龍獅學者共同發起“全國千校龍獅進中小學推廣計劃”。
2.2.1.1增 強信任、提高團隊凝聚力
龍獅團隊凝聚力強弱直接影響龍獅運動團隊技術水平的高低。隨著龍獅動作技術的不斷創新,競技水平的斷提高,龍獅隊員們只有更加默契,相互信任,才能克服高難度動作技術,提高運動競技水平。
2.2.1.2培 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生健康發展的保障,體育文化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重要途徑。龍獅運動作為優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其文化精神在增強大學生的意志品質方面有著積極的重要。龍獅運動體現了頑強的意志品質,龍獅運動是一項高強度、高技巧的體育項目,在動作練習過程中學生會全身酸痛、乏力、動作無法理解等現象,學生克服身體酸痛,反復練習,達到考核要求,這無形中鍛煉了學生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2.2.2.1創 新與發展校園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龍獅運動歷經千年而不衰,濃縮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具有不可磨滅的文化傳承價值[6]。龍獅運動具有的民族性、娛樂性、觀賞性、教育性、審美性、群眾性等特性,符合大學生個性發展需要。高校龍獅運動課程的開展,打破了傳統武術作為校園唯一傳統體育的格局,從而也豐富了校園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容。高校是資源信息的集散地,是國家小型的研究基地。高校龍獅課程的開展對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與創新有了更深層次的研究。因此,高校龍獅運動對校園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與創新有著積極的作用。
2.2.2.2推 動龍獅運動的傳承與發展
高校龍獅課程的開展為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龍獅運動的觀賞性、娛樂性、表演性,使得廣大師生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推動了高校龍獅運動的發展。龍獅課程的開展不只是動作技術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龍獅精神文化內涵的熏陶,龍獅運動所包含的精神、思想、意識讓更多高校領導開始重視這項運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150所高校已經開展龍獅教學,高校不僅人才培養基地,也是文化傳承和發揚的源泉,高校龍獅運動的發展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龍獅精英,從而推動了龍獅運動的傳承與發展。
高校龍獅運動的形與神,是貫穿龍獅運動的精髓,是推動龍獅運動發展的動力,它體現了龍獅運動的精神、品質、創新與價值。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深入理解龍獅運動形與神的文化內涵,才能正確的引導龍獅運動的創新與發展。龍獅運動形與神的內涵,是高校龍獅發展的根本,對促進龍獅運動的發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1]梁宇航.試論我們龍獅運動的文化淵源與價值[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8,9(1).
[2]黃振鵬.高校開展龍獅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
[3]雷軍蓉.龍獅運動訓練[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