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
(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世界乒壇關于女子技術的打法風格類型一直有著不小的爭論,女子技術獨立化和女子技術男性化的爭論由來已久,但始終未能得出結論。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國乒乓球女子選手再次包攬了奧運會乒乓球項目的全部金牌,并且誕生了中國第4個女子大滿貫選手,山東人李曉霞。專家和觀眾對于李曉霞兇狠的打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女子技術兩大風格逐一進行討論。
乒乓球女子技術分為女子技術獨立化和女子技術男性化。
女子技術獨立化,顧名思義就是女運動員采取慣有的,女子性格特征的打法類型。主要以運用兩面擺速和防守轉攻為主的技術風格為特色,獨立性的運用以穩為主的技術打法特征。主要代表人物張怡寧、劉詩雯。該打法的特征是技術風格無明顯漏洞,同時無明顯特點。比賽中以對方失誤為得分手段,相持中取得勝利。主要進攻套路為劈長防守、相持變線。
女子技術男性化最早是張燮林老法師提出來,陸元盛、施之皓2位主教練在女二隊、女一隊中摸索實踐,大家某個環節上對這個理解性,效果不如我們前輩提出來的走的那么快。女子技術男性化初期的理解是女的要象男的一樣,要速度快力量大,因此在選材的時候多以性格外向、拼搏意識強的女孩子去實踐。
從2008年北京奧運到2012年倫敦奧運,中國女子乒乓球隊在施之皓的帶領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女隊也漸漸建立起來了較為成熟的打法體系。施之皓認為認為女子技術男性化第一要思維方式男性化,每個運動員都要有自己的特點,如果運動員想高于別人的話,她的思維方式和別人的一樣,就會很難。大家都在同一水平線上訓練,大家都是女性的話你不會比別人高多少。要想超過高于別人身上一定具備一些男性的東西,男性的思維方法,具有別人沒有的。
2.1.1 女子運動員思維特點
女運動員本身感性的東西多,第一反應消極的東西多一些。比如直通選拔賽,男隊員認為機會來了,而女隊員第一個想到是可別打不好。女運動員如果具備些男性的思維特點變得積極一些,就會好很多。所謂的女子技術男性化,其實不單指技術上的男性化,包括很多想法意識上都要有男性的東西。
2.1.2 女子運動員知識文化水平
由于乒乓球運動在我國的特殊地位,競爭尤為激烈,迫使很多運動員為了冠軍夢過早的進入了專業隊,使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就成為了職業運動員。每天只有幾小時的文化學習時間,造成文化基礎不扎實,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比較片面,對乒乓球的理解,自身規律的理解有誤差,對于消極積極的理解有誤差,把自己嚇著了。
乒乓球致勝五大要素,包括速度、旋轉、力量、弧線、落點。對于女子運動員應該努力去追求盡可能的達到這幾點。當今世界乒壇的發展趨勢,旋轉、落點放在前面,對女子來講,如果要求她力量達到王勵勤那樣是不可能的,運動員如果不能理解的話,年輕運動員就會誤入歧途,因為這很難做到,所以女子運動員從技術上來講旋轉和落點是最主要的。
旋轉中包括弧線,高吊弧線高,前沖弧線低,拉快做不到,但是拉高可以做得到,讓王勵勤、閻森落點打到指定地點都能達到,所以女子選手也能做到。從旋轉落點上面追求的多一些,這樣的話女子技術男性化比較合理,比賽時候不會賽練脫節。所以女子技術男性化打基礎的階段一定要注意到這一點。女子運動員跑動范圍不可能象男運動員,要求側身多一些,主動進攻多,關鍵主動的意識要有,主動防守、主動相持的意識,哪怕搓球、接發球看似被動,主動控制落點弧線和被動一些東西完全不同,包括防守、搓完長、挑完后主動防守,有意識從落點、弧線控制,尤其是第一板防守更為重要,接發球后的防守,統稱接發球一體化,然后轉攻,都要有主動的意識。前三板、搶先主動上手的意識、主動控制比賽的意識,這不完全是指主動進攻,而是指主動控制、主動防御的意識。
我國女子選手在國際乒壇上有一點優勢,為什么有時候會輸一些球,歸結為我們發揮的不穩定。據統計分析,在女運動員參加的重要比賽以及特別重要比賽中,發揮平時水平的85%,勝率就比較高;如果發揮50%的水平,別人有機會戰勝我們。將來有一天,如果中國女隊出現了什么問題,一定是從自身內部出現的問題。因此解決的問題就是女子技術男性化如何合理,合理的目的是在比賽中保證穩定的發揮。國內很多壓力,比賽中如何在這種壓力下保證技術的穩定發揮,談到心理問題,任何東西相輔相成,心理成熟技術發揮更好,技術戰術能力強了相對心理也會穩定。評價一個運動員要從技戰術能力、心理能力、大賽應變、承受能力很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去衡量。
王勵勤是因為技術的漏洞并非只是心理問題,比如說以前的接發球、反手技術都還有漏洞。技術的全面性合理性處理好,比賽中應變得能力強些。技術能力達到高水平,但運動員缺乏的是對乒乓球運動的理解,往往就一身武藝打不出來,這其中和教練員不無關系。基礎打得不夠扎實才會造成這樣的狀況。比如兇穩關系,運動員一直很疑問,這是明顯的賽練脫節。
無機時代旋轉相比有機時代雖然弱了許多,但仍然是主要的變化手段。比賽從一開始就是旋轉,運動員從小一定要對旋轉有足夠的認識,觀眾看不懂比賽就是旋轉在作怪。教練員要突出旋轉,比如打削球的能力。我國女子選手的主要對手都是顆粒膠選手,顆粒膠就是旋轉變化多。打不好削球就是對于下旋球進攻能力比較弱。尤其是打基礎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旋轉球的訓練。
所有的運動員、競技體育都一樣,一定要有特點。從事乒乓球后打球也有特點,技術風格的建立的統一性。一個人在要命的時候,骨子里的東西就會出來了。從小就要觀察,技術風格和生活習慣相吻合在比賽的時候比較容易比較堅定的貫徹。否則賽練脫節,平時練習的高超技術比賽中都出不來。
技戰術上升的空間很小了,但是體能訓練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以往在人們的觀念中,打乒乓球用腦子多一點,講究靈巧性,對于體能的要求不像其它項目那么高。可任何競技體育項目達到了最高水平,如果沒有良好的體能做保證,是不可能做出高難度技術動作的。
乒乓球需要好的協調性,現在乒乓球運動員普遍存在一個問題:比如右手執拍的運動員通常身體右半部分比較發達,而左半部分與之相差甚遠,左手執拍的人則正好完全相反,總之身體左右兩邊的發展極為不平衡。不光是競技體育,哪怕作為一個正常人,身體都應該均衡發展。只有均衡,才能協調,而本身乒乓球是很講究協調性的一項運動。
還有一點是前后肌肉群不平衡,這也是受傷的一個原因。體能訓練上升的空間就是要求兩面的相對均衡。這也是防傷防病的一個關鍵。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防傷、防病的前提下,提高隊員的訓練質量和能力。
重視體能要愛護運動員,更好提高專項水平,一個延長他們的運動壽命。省體校不如體工隊能練,體工隊不如二隊能練,二隊不如一隊能練,協調性體能現在不成比例。很多運動員認為上臺是最關鍵,往往不想長跑,認為乒乓球是動腦子的事情,但往往是比賽里面出現問題真是腿軟,不是體力不夠,是精力消耗太大,人一緊張腿軟。
沒有足夠充分成倍的體力保證精力是不行的。體能訓練要從道理上給運動員講,如果少體校基礎打得好的話就不會塌下來。對技術水平提高有很大幫助。最重要的就是兩面的協調性,本身是對精神神經一種調節,往前跑跑再往后跑跑。體能上空間還是大的,中國運動員從小到大都能練起來基礎打好的話,對我們乒乓球運動長盛不衰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別人沒有想到的時候我們先做起來,體能方面行動起來。基礎體能和專項體能結合起來,這樣時效性更好一些,運動員更能接受,練多球能接受只跑步不太接受,訓練方式方法基礎體能和專項要結合起來,如果有條件的話,從小打基礎比較系統比較規范,不管男運動員還是女運動員從準備活動開始,同心協力把這個事情做好,也對乒乓球一種貢獻。
[1]鄭海波,李嘉鵬.乒乓球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J].中國體育科技,2005,26(3):18-21.
[2]王大志.乒乓球新技術名稱及技術結構剖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4,9(1):91-94.
[3]吳煥群,張曉蓬.乒壇競技科學診斷[M].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乒乓組,1996.
[4]孫麒麟.乒乓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施之皓.施之皓專欄[J].乒乓世界,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