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圣達
(遵義師范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2)
籃球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運動項目,百余年來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并且每個國人都能簡單運球、傳球和投籃。特別在全民健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籃球運動越來越離不開人們的生活,她不僅是人們幸福生活鍛煉身體需要,而且還是茶余飯后體育欣賞精神文化的需要。無論在休閑籃球體育運動中,投籃不僅是技術、技巧,而是一個身體運動樂趣和體驗,很多人都以投籃作為游戲的重要內容來提高命中率和彰顯個性;還是在競技運動中,投籃更是決定勝負的重要技能,特別是在NBA國際頂級籃球比賽中,對手勢均力敵,常常是1分之差決定勝負,關鍵時刻投得1分,扭轉戰局而倍受喝彩。
籃球百余年的發展、百余年的理論沉積,構建了籃球豐富多彩的戰略戰術理論,但投籃始終是籃球理論研究和實踐訓練的核心內容。在競技運動中,“投籃是隊員在進攻中得分的唯一手段,是籃球運動的重要進攻技術,是組成戰術的重要環節。……要取得比賽的勝利,就必須有良好的投籃技術和較高的投籃命中率,否則隊員的其它技術再好,戰術運用得再精,最后如果投不中籃,也將前功盡棄,達不到預期的進攻目的。”[1]因此籃球運動的其它技術必須緊緊圍繞投籃開展,投籃技術自然成為籃球運動的軸心。投籃技術除了書面通常介紹的雙手投籃、單手投籃、高手投籃、低手投籃和勾手投籃外,還有原地投籃、行進間投籃和跳投;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還用背投、胯投、扣投等多種多樣的投籃形式,投籃方式豐富多彩,投籃技術繁多各異,因而影響投籃成敗的因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本文運用文獻法和實驗法,就影響原地雙手胸前投籃和單手肩上投籃基本技術命中率的因素進行歸因研究,旨在完善主要投籃理論體系,指導籃球投籃教學實踐,提高投籃者的命中率。
投籃動作技術主要是指投籃者持球、蹬地、瞄籃、舉手、撥球等完成投籃過程的動作技術結構。其中動作是指投籃者的投籃動作方式,技術是指投籃者的動作結構質量,兩者是完成投籃技術的基本動作,是保障投籃命中率的技術基礎。在這看似簡單的動作技術里,要想做到規范、大方、美觀、自然、精準確不容易。因為影響投籃命中率的動作技術因素很多,但投籃動作技術本身卻是主要因素。
所謂原地雙手胸前投籃技術,就是投籃者雙手持球于腹前,雙腳原地平行站立或前后站立,兩眼緊鎖投籃點,通過抬頭、屈蹬、舉手,球從腹向上舉至額前上方約45°方向投出。在雙手投籃技術中,如果雙手對球的作用力大小不等,球飛行的線路將偏移目標,自然不會投中。除此以外,在球出手時,雙手拇指第二指節外側、食指和中指第三指節指腹對球非均力撥動,也是造成球偏離目標的重要因素,因此球出手時適度的均力撥動是投籃精準的主要因素。
所謂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以右手投籃為例),就是投籃者雙手持球于胸前,面對籃圈或右腳在前,半面對準籃板,“頭保持正直,眼集中盯住籃圈,下頦與肩頸呈放松狀態,右手手背后仰,前臂與地面垂直,肘關節自然下垂,上體保持正直,重心下移,投籃手一側的腳置前,兩腳分不開與肩同寬。”[2]球重心落在右手指上,隨著身體的伸展,右手繼續主動將球上舉,待要伸直時,右手食指和中指第三指節指腹內側面將球撥出。在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技術中,影響投籃命中率的主要技術因素是右手食指和中指撥球無力或非均勻用力。
所謂投籃球出手的角度,是指投出的球在上升瞬間飛行的軌跡切線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這個夾角角度往往是投籃技術中最重要又往往容易忽略的技術問題,因為角度太大或過小都不利于投籃。“通常原地6~7m外的距離投籃,其出手角度約50°~55°;5m左右的中距離投籃約700左右。”[3]一般情況下,投籃者離籃圈越近,投籃時出手的角度相對要大些,反之投籃時出手的角度要小些。至于多少度出手才合適,沒有定量的規定,因為在不同的位置,投籃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投籃的角度要根據個人的站位和瞄準點的判斷。其次,投出的球要進入籃圈,球的飛行高度必須在籃圈之上,球才有進入籃圈的可能。因此球出手的高度也是影響命中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所謂投籃出手高度一般有兩層意思:(1)指投籃者球出手時與籃圈間的距離,即出手高度;(2)指球出手后在空中飛行至最高點時與籃圈的距離,一般的投籃高度主要是指此高度。在籃球技術中,通常用物理學的拋物線來表達。“拋物線的高低直接影響球能否中籃。低弧線,球飛行的距離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于弧線過低,球入籃的角度小,不易投中;高弧線,球飛行入籃的弧線過高,入籃的角度雖大,但由于球飛行的路線過長,不容易掌握球飛行的方向,從而影響命中率;中弧線,球飛行的弧線最高點大致地與籃板的上沿在一條水平線上,即便于控制球飛行方向,又行使適合于投球入籃角度,容易命中。”[4]投籃者身高越高,出手的角度就越小,球飛行的高度相對較低,反之投籃出手的角度就越大,球飛行的高度越高。一般在適力情況下,出手角度能使球達到籃圈以上,距籃圈40~60cm即可,這樣的高度球最容易命中。
所謂球出手的力度,就是投籃者在投籃時對球使用的力量,這個力量來源于下肢的蹬伸、手腕下壓和手指的撥動。“手指和手腕的最后用力決定了球離手后飛行的速度、飛行的弧度、球的旋轉和飛行方向,以及能否中籃。”[5]出手時力量越大,球飛行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說球飛行的速度與出手時的力度成正比。如果在同一投籃點,投籃的角度和出手高度相同,投籃的力量就是影響投籃命中率的重要因素。在這特定的距離投籃,只有使用恰當的力量,才能產生最好的投籃效果。這個力就是球克服空氣阻力后,能使球進入籃圈的力量。這個力也不是恒定的,在不同的地點(距離)投籃,投籃的角度和力度也相應發生變化,這個變化量的把握是投籃者經過長期的練習后,視角器官的本體感受判斷所致,不是用數據能量化的。盡管如此,投籃的力量同樣是決定投籃命中率的重要因素。
所謂籃板的彈性程度是指投籃者投出的球觸及籃板后,籃板使籃球反彈的力量,此力越大,籃板彈性越好,反之相反。但有的籃板被球擊中后產生輕微的晃動,當這個細微的晃動如果正好與球相向而擊時,將產生很大的作用力,使球加大反彈力度,嚴重影響投籃效果,否則籃板削弱籃球的作用力,使籃球的反彈力減弱。籃板最好的彈性是在投籃后,1~2s能靜下來。其次是籃球自身氣壓程度也是影響命中率的重要因素,球的氣壓越大,球的彈性越好,氣壓不足,彈性差之。籃球標準的氣壓是7~9磅,也可以在1.8m高度自由下落,球反彈起達1.4m即可。若籃球的氣壓又大,籃板彈性又好,這兩個因素都是命中率的克星;如果籃板沒反彈力,籃球的氣壓又低,同樣是影響投籃命中率致命的因素。因此,恰當的籃球氣壓、適度的籃板彈性和恰當的投籃力度、角度是投籃命中率的基本條件。
所謂“瞄準點是指投籃時眼睛注視籃圈或籃板的某一點。瞄籃點是為了精確地目測投籃的方向和距離,從而決定投籃的出手角度、速度、用力的大小及球飛行的弧度的高低,它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重要環節。”[6]投籃瞄準點非常重要,它是影響投籃命中率的最重要因素。投籃瞄準點一般根據投籃者投籃時的瞄準點不同,分為瞄籃板和瞄籃圈兩種方法。
瞄籃板是間接投籃所用,就是投籃者在投籃時,所投出的球碰到籃板上的瞄準點,通過此點折射,使籃球進入籃圈的瞄準方法。這種方法,一般在中距離投籃使用,特別是在45°左右位置投籃,通常瞄準籃板內小方筐的同側內上角;若站位小于45°角,投籃瞄準點在小方筐同側角與籃板同側角的連線上,距離越遠,瞄準點越高;若投籃者的站位大于45°角,瞄準點在小方筐同側右上角至中點線段1/2處內沿;當投籃者與籃板成90°投籃時,瞄準點在小方筐上橫線中點內沿。
瞄籃圈是直接投籃所用。所謂直接投籃就是投籃者在投籃時,籃圈為瞄準點,直接將球投入籃圈的瞄準方法。直接瞄籃的對象是籃圈,籃圈是直徑45cm的圓。以整個籃圈為瞄準對象的瞄準方法是不可取的。最理想的投籃方法是投空心,投空心的瞄準點是投籃者與籃圈最近點上沿一球處或籃圈的中心點,因這兩點都比較抽象,不易把握。最好的瞄準點是投籃者與籃圈最遠點內沿。瞄籃是為了明確目標、穩定方向、提高命中率。沒有瞄籃的投籃是盲目投籃,籃球是不會進入籃圈的。有了準確的瞄準點,還需要穩定的投籃動作技術。
所謂穩定的投籃技術是指投籃者在投籃時,無論原地、行進間和跳投,動作技術不變形,保持規范的投籃姿勢和科學的用力順序。比賽中的投籃是需要機會的,好的機會隊員心平自信,自然能提高命中率,不好的機會投籃必受干擾,動作技術變形。加之,投籃不是所有的投籃都是一個條件,不同的投籃條件有不同的影響因素。為了在不同條件下投籃技術動作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保持一貫的恒定,穩定的投籃動作技術往往應對變化投籃條件,保障命中率的堅強后盾。穩定的動作技術只能從練習中獲得,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盲目的練習也是事倍功半。
當然在投籃技術中,球的出手旋轉方式也是影響命中率的因子。“一般中距離高手投籃時,球沿橫軸向后旋轉,向后旋轉的球不但有助于保持飛行弧度的穩定性,而且有兵團于提高飛行弧度。另外向后旋轉的球碰到籃圈時,球的反彈方向向下,比不旋轉的球容易落入籃圈。”[4]球的旋轉速度不是越大越好,旋轉的圈數也不是越多越妙,適量的旋轉速度和圈數是保障命中率的重要條件。那么究竟旋轉多少圈才算適量,經有關專家實驗,“從罰球線到籃圈,球旋轉1~1.5圈即可。”[7]在“投3分時,一般旋轉2.5~3圈即可。”[8]因此,要想提高投籃命中率,必須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加強實踐,并在這實踐中反復體會,不斷總結歸納,探索屬于自己的投籃方法。
綜上所述,投籃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很高的運動,其動作技術過程十分復雜,影響投籃命中率的因子也非常多,其中投籃自身動作技術的規范性和穩定性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關鍵,其次是科學的判定和選擇恰當的瞄準點,采取合理的投籃角度、力量、旋轉程度,調整好球自身的氣壓,掌握籃板的彈性程度等,也是提高命中率的因素;此外,隊員間的干擾、場外聲音刺激同樣影響著投籃命中率。只有不斷加強隊員球技練習,錘煉嫻熟的動作技術,運用科學的籃球理論指導實踐,注重隊員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訓練,邊思邊練,不斷總結歸納,才是穩定技術、預防干擾和提高投籃命中率的有效捷徑。
[1]牛鐘岐,劉玉林,王文濤,怎樣打籃球[M].人民體育出版社,1978.
[2]朱曉梅.籃球(大學體育系列教材)[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3]孫民治.《籃球縱橫》[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4]李洪亮.《籃球》[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
[5]王海珍,冷紀嵐.《籃球基本技術》[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6]郭永波.《籃球運動教程》[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7]泰德·圣馬·丁,弗蘭克·佛蘭吉爾.《籃球技巧》[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8]張云,馬振洪.《籃球個人技術全圖解》[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