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乃國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徐家莊中心學校,256116)
課堂學—習以浙評江省五價城區的教研有活動為效例途徑
穆乃國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徐家莊中心學校,256116)
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時應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學生的評價可以是診斷、反饋、激勵或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或讓學生體驗成功或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如,在發現學生集體出現錯誤動作時,教師可進行集體的評價,讓學生通過教師即時評價知道錯誤及改進方法和措施,體現出評價的診斷、反饋功能,教會學生學習;在針對個別學生的興趣引導、評價時,教師應采用激勵、表揚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體現評價的激勵功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即讓每次對學生的評價都要能達到一定的目的,真正體現評價的價值。
在高老師的排球正面下手發球課中,該教師在發現女生出現不同的發球動作技術時,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評價,先肯定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針對學生的動作并沒有直接教給學生正確的答案,而是列舉、示范了學生的幾種動作,然后讓學生繼續練習,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自己找到正確的做法。上述評價案例中,教師有效地發揮了評價的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功能。
縱觀現在的一些課堂上,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通常用“好、很好、你真棒、動作真漂亮、你還需努力、老師看好你,你一定能行、某某小組做的最好……”等語言來評價,但好在哪里、怎樣努力、哪些不足等等,學生根本不知道,這些通用的評價語顯得模糊、籠統,學生難以從教師的評價中,得到應有的啟示、鼓勵、反饋等作用。
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有具體的標準,讓學生明白練習的目的和方向,讓每名學生可以從教師的評價中找到優點和不足,并加以改進,做到會學、會做、會用,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因為學生的起點各不相同,教師在進行評價時也要做到區別對待,對于能力強的學生,評價起點要高,對于學生自身的錯誤要及時、嚴厲地指出,促其改正,達到優中更優;對于能力差的學生,要通過激勵、鼓舞等評價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哪怕是要求學生的一個擺臂動作,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完成,教師就應及時地表揚,促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和發展。
在蔡老師的直跑屈腿跳高課中,教師在學生練習前,就明確了“單足起跳—雙足落地”的動作,這使得下面的評價有了依據和標準,接下來的評價,教師將圍繞此動作的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了個人或集體的評價。如,在排球正面下手發球課上,學生練習手臂不同部位擊球環節,教師讓學生進行一定次數的連續擊球,看誰完成得快,接下來的評價,教師依據此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上述評價案例能有效體現了評價要有明確標準的原則,避免無目的、無標準的對學生進行無效地評價。
及時、有效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對優秀生及學困生地展示后,經常直接讓學生回到隊伍,甚至有時教師會忘記讓展示的學生回隊,這樣的評價不但起不到激勵學生的作用,反而會出現學生對教師評價沒“感覺”的現象。
教師對學生個人或小組進行評價,不要簡單地處理,要使評價能繼續發揮作用,起到啟示、鼓勵其他學生的目的。在學生個體或小組展示完畢后,可以利用語言、手勢、小獎品等方式進行獎勵,讓他們得到其他學生的關注,這不但能起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帶動其他學生產生向他們學習的欲望,從而發揮評價激勵作用。
在蔡老師的直跑屈腿跳高課中,在學生進行“畫布”跳躍游戲時,教師發現一名女生“單—雙—單—雙”的跳躍技術動作比較規范、正確,就讓其給學生展示,在該女生展示完成后,教師及時地給予了表揚,并獎勵該女生一顆激勵性的標志物,該女生在得到教師的表揚后,高興得昂首挺胸回到了隊伍中,看到得到表揚的女生回到隊伍,全班學生都對其投去羨慕的眼光。蔡老師及時地把握住了評價的效果,在讓學生展示完成后,及時對學生進行了語言表揚及小物品獎勵,使其他學生也產生了躍躍欲試的欲望,達到了評價效果的延續性。
課堂上小組評價、學生互評也是評價的一個重要部分,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時,在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教師組織評價時,評價過程一片混亂,沒有主題、重點,學生各說各的,最后教師簡單的一句“很好,大家都很積極”完事,這樣的評價給人一種應付的感覺,只是為了評價而評價,是無效的評價。讓學生評價什么?學生只是一味的發言,到底該說什么?該評價什么?該如何評價?學生是一頭霧水。
教師在組織學生評價前,就應給學生具體的評價內容,要求學生注意細心觀察,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習、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依據問題進行仔細觀察同伴的動作,會與同伴討論、交流、探索,這樣在組織學生評價時,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才能達到互評、提高的目的。
在高老師排球正面下手發球課中,學生嘗試發球部位的練習中,在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在學生評價時,學生能列舉出同伴擊球的下列部位:虎口、掌跟、手背、手臂、拳頭等;如,在發球過網階段,教師發現有些學生發出的球不能過網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并沒有直接點出學生的問題,而是讓一些發球好的學生進行了展示并說出自己的發球要領,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了:發球時,手臂要向前上方直臂揮動的動作技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能夠在自己練習的同時細心觀察同伴動作,并能加以模仿,這樣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才能有話可說,才能抓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