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輝 魏緒偉
(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體育專業教育實習現狀研究①
——以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為例
謝文輝 魏緒偉
(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該論文將以2011—2013年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大學體育專業教育實習具體情況作為研究主體,發現其存在諸多問題,如體育教育學生在教學技能上水平不夠,沒有深入了解中學體育教育體系,對教材及教法的掌控運用明顯不足,在實習課堂沒有顯現出高校教育預期的教學技能、評價交流等優勢。在此基礎上,對應實習現狀不斷尋求能夠幫助體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對應措施,平衡新時期課程教育改革要求與體育教育人才戰略需求,對教育功能的最終實現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體育專業 教育實習 現狀研究 教學實踐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教育實習是檢驗理論成果,提升自己教育技能的重要平臺。在體育專業實習具體問題存在調查基礎上,與體育專業特征及就業問題實際相結合,展開探究分析,并構建教育實習策略體系,對高校體育專業教育實效提供理論更新與實踐完善。
1.1 研究對象選定
該研究著重選擇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專業2011年—2013年三年間參加實習的745名學生作為研究主體。
1.2 研究方法定位
1.2.1 文獻資料法
在對體育教學相關專著及論文成果廣泛研究的基礎上,展開對理論運用程度的考究,并逐步完善理論體系。
1.2.2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根據體育專業特點及實習問題,設計了《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1年—2013年體育專業實習調查問卷》,對研究內745位大學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發放數為745份,回收數為737,回收率達到98.9%。經過按要求甄別,在所回收問卷中,724份為有效問卷,有效率為98.2%。
1.2.3 訪談法
與參加體育教學實習的帶隊教師(12名)、中學指導教師(14名)及實習學生進行交談,并筆錄教育實習詳細情況。
1.2.4 數理統計法
我們使用Excel軟件對調查詳細數據進行分類匯總,并展開分析。
2.1 教育實踐時間太短
在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系主要是采用“學生集體實習”的方式,規定實習期限為8周。依照實習基本程序,實習學生在到達實習學校后并不能直接進入實習課堂,而是需要有1周聽課適應時間,再加上各類節假日、實習后總結等,實際實習時長僅為5周。從調查中得知,超過80%的實習學生覺得實習實際時長有限,只能夠幫助他們完成由學生向教師的角色轉變,在“深化知識體系,提升教育技能”方面幫助不大。從實習指導教師那里,我們也得到相似結論:體育實習生對中學體育教育標準環節設置、原則方法等并沒有到位的了解與認知,這主要源于實習時間的限制全面檢驗并提高實習學生實踐技能更無從談起。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只有在實習時間上有了保證,實習實效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2.2 教學實踐能力較差
從教師職業角度來說,實踐能力是必備能力。尤其是作為體育教師,其實踐性要求則更高。適應學生身體條件的不同,體育教師必須有著對應的教材實施方案。不過在訪談調查中,59.25%的實習生均認為大學專業課程的學習并沒有給實踐教學帶來更多的幫助,實踐能力的缺乏讓教學中的問題層出不窮。
造成實習生實踐能力較低的主要原因很多。其中對實踐能力重視程度不足是主音。體育專業教育跟其他實踐性強的專業一樣,總是將在校所需學習的理論知識及技能作為重點來抓,不少學生實踐能力并沒有真正在理論技能中延展出來。對課程進行定位設計時,課程類別一般較多,課時數也不少,不過實踐課的安排卻顯得有些單調,教育調查及教學觀摩等活動的開展頻率幾乎為0。即便在體育理論教學中,對于課程教學設計及運動訓練等實踐課技能也局限在知識傳授,實際技能性培訓很少。這種“重講授,輕示范”的技巧,直接導致實習學生實踐能力的低下,與實際教學需要不相符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實習學生覺得體育活動組織、體育競賽開展及語言溝通等實踐能力亟需提升。
2.3 理論與實際脫節
從課程設置角度來看,高校體育教學并不能適應中小學體改的要求,對實習生靈活應用技能到實踐教學幫助不大。根據調查結果來看,對中學新課標能夠理解并應用的實習生只有少數,相反表示不很了解的比例占到了58.43%,對教改理念表示不很了解的則占到了61.60%。許多實習學生在體育教學方案構建上缺乏新意、模式單一,學生積極性難以調動,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4 實習指導欠缺
中小學體育教育對于實習生來說是一個尚待開辟的領域,源自于體育教育的特殊性[6]。專業思想的應用及實際能力的提高對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意義很大。實習生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指導教師作為優秀實踐者、高效教育者的指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在調查訪談中,不少實習生認為教師的指導幫助很大,不過也有對指導教師存在疑義的學生,這部分學生覺得自己并沒有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順利完成實習任務。問題體現在:少數帶隊教師源于工作時間安排與實習生溝通較少;一部分實習指導教師沒有針對學生具體情況的分析了解,對實習生的指導意義不大;有些中學指導教師讓實習學生來承擔大部分教育工作,同時缺乏有效指導,導致學生執教效果不良。總的來說,對實習效果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就是實習指導的欠缺。
3.1 結論
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專業實習時間太少(僅僅8周),不能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檢驗效力不足。所調查的實習學生實踐能力不強,教學組織能力、競賽設計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嚴重不足。實習學生在校所學理論知識與實習需求嚴重脫節,實習學生在教學模式上顯得不科學、太陳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源于對中學教育改革理念及課程設置不熟悉,加上其他因素,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有效幫助較少,大學體育專業實習效果不理想。
3.2 建議
3.2.1 延長實踐教學時間
在實踐教學中,體育實習需要足夠的時間來保證[8]。實習學生只有在具體的實踐中深入探究,并梳理其認識形成體系,才能逐步將自身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提升。這一點在世界許多教師救助機構或高校中已經得到肯定。在實踐中獲取教育理解,并在教學中得到經驗提升,基本成為實習實踐能力提升共識。
在對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專業實習過程中,實踐教學能力明顯不高、實習時間顯得過短,在短期內實習生實踐能力提升不夠。所以建議在課程及畢業時間允許范圍內,適當對實習期限給予延長。在體育教育實踐課程目標內,加重實踐環節的比重,借助觀摩與討論等途徑對中學體育教育現實情況給予挖掘與分析。可在大四第一學期,針對實習學生設置不少于10周時間展開實踐活動,讓學生有足夠時間了解中學教育,走進教學中去,帶回實踐經驗,助力實踐能力提高。
3.2.2 優化教育實習模式
可以在原有實習模式的基礎上,對應實習中出現的問題而逐步改良或優化,構建“聽課評課學習——模擬教學——入職實習——研討改進”的實習模式,讓學生的實習流程更加科學化,提升效果更為明顯。
3.2.3 加強教育實習基地建設
隨著國家對教育重視程度的增加,不少地區開始嘗試推行“中小學教育基地”,并以此為中心,設計建立教師培訓機構與中小學校的定向關系。此種模式既對教育理論與實踐聯系有著很大促進,又能對實習學生理論應用有很大幫助。當然在教育基地內部,需要有明確的分工,教師培訓方主要面對教師提供理論知識服務,而中小學校則重點提供實習場地,分工合作,共同培養。
[1]余柏民.師范院校學生教育實習觀念與制度溯源[J].吉林教育科學,1999(1):40-42.
[2]盛昌繁.高師現行體育教育實習模式述評[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2(3):106-107.
[3]那茂菊.中外教育實習改革的趨勢[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9 (1):83-87.
[4]周彥新.高師院校教學改革與新課程對接芻議[J].甘肅高師學報,2009(4):80-82.
[5]趙傳江.我國師范院校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2(1):147-148.
G807.4
A
2095-2813(2014)11(c)-0052-02
謝文輝(1973,6—),男,新疆烏魯木齊人,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魏緒偉(1982,10—),男,河南鄭州,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