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長偉 文巖
(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 北京 100048)
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我們可以查到:人學是系統研究人的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的理論。教育中的人學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維度:從存在維度來看,教育是以人的存在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的;從生成維度來看,教育是引導人如何“做人”的事業,是一個培養人的巨大工程;從主題實踐的維度來看,教育是對人進行雙重構建的實踐活動。
在國家提倡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我們進行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人的發展,強調對人的價值觀、健康觀的培養,充分尊重人的尊嚴。以人為本的體育課程觀就在于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健康水平、培養良好的體育技能,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情緒、意志、個性等,關注學生的“內在尺度”,提高學生的生存質量,使學生有一個好的發展前景。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從人學的角度來看幼兒體育教育過程中也要以幼兒為本,最終的目標就是促進幼兒在體能、智能和人能三個方面的發展,強調對幼兒的價值、健康、尊嚴的關注,關注到幼兒的身體發展需要、情緒情感、個性、意志、生活等各方面。
幼兒園體育教育主要是針對3~6歲的兒童進行的主要是以體操、基本動作與游戲、運動器械與游戲等為主進行的體育活動,目標就是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能,增進兒童身心健康,培養兒童活潑好動的性格以及發展敏捷的思維,增強兒童體質的教育。
通過查閱近年的文獻資料,筆者發現雖然早在1952年我國就有了新中國幼兒教育的第一個法規,強調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但時至今日卻依然忽略幼兒體育的教育。在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定:“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綱要中明確把體育放在第一位、健康放在五大領域之首,而且對幼兒體育的重要性、目標和任務等做了一些規定,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比較難在各大幼兒園落實。在幼兒園的體育實施者的調查中,發現有的甚至不太理解體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采取一些體育游戲,但是在強度是否合適、內容是否合理方面卻有待商榷。
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查詢和對幼兒園實際走訪大體上幼兒園體育教育的現狀如下。
(1)對于幼兒體育教育理念上認識不足。理念上的認識不足,主要表現在政策與幼兒園實際教學存在著不相符合的一面。雖然目前幼兒園明確規定要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并不是這樣。幼兒園中孩子最終的出路在于去上一個好的小學,而小學教育中排在首位的是智育,在幼小連接的關鍵時候就出現了幼兒體育教育不得不讓位于智育的局面。不少的幼兒園會舉辦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而且幼兒園以及家長也會要求教師在課上多重視幼兒智育的發展,這也就使得幼兒教育階段排名第一的體育教育實際上是讓位于智育的。眾所周知,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速度、耐力、平衡、協調能力、靈敏能力等都會有明顯的發展,而讓位于智育的幼兒體育教育就會使得幼兒一定程度上錯過這些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2)幼兒體育研究中對于作為“人”的幼兒的研究不夠。在現代的學術研究中對于幼兒作為“人”的主體來說研究不夠,既然作為幼兒體育研究,研究的對象當然是幼兒體育教育,而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缺乏相關的專業語言和學術范疇,有的研究是從對于中小學生的體育研究中遷移過來的。另一方面,通過對文獻資料、學前教育相關刊物的研究發現對于幼兒體育的研究相對較少,這也就表現出對于“人”的主體性并未得到顯現。
(3)幼兒體育教育課程設置不明晰。大多數幼兒園雖然有體育課但是沒有系統的體育課程體系,多數幼兒園存在著以游戲來代替體育教育的現象,有的體育活動實施者本身對于“游戲、運動和體育游戲還存在著概念不清的問題。其實幼兒園的體育活動往往是以體育游戲的形式進行,但體育游戲是一種融合了運動、游戲和教育指導于一體的身體練習活動,是幼兒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幼兒園的體育游戲大致分為三種:以活動性為主體特征的游戲、以有規則的游戲為主題特征的游戲和以發展體能為主體特征的游戲。
(4)幼兒體育教育的師資力量嚴重缺乏。目前在我國進行幼兒師資培訓的中等和高等院校中僅有很少的院校開設有幼兒體育專業或者幼兒體育課程,在北京的幼兒師資培訓學校當中沒有一所學校開設幼兒體育專業。另一方面還有一個社會現實,就是在幼兒園教學中學科的分類與界定并不明顯,并且在幼兒園實際教學中,幼兒教師常常要同時兼任幾門課程的教學,這也就造成了多數幼兒園很難能保證有專門的教師來從事體育教學的局面。這兩大方面的原因也就造成了幼兒體育師資力量的缺乏。
(5)學前體育科研薄弱。近年來隨著學前教育一片形勢大好,學前教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許多比較顯著的成果,但是對處于學前教育和學校體育交叉邊緣上的幼兒體育教育卻較少有人去關注和研究,這也反映了當前學前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對于學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科研意識不強。
要想積極促進幼兒園重視幼兒體育教育,可以將幼兒體質健康狀況與幼兒園的分類達標以及與幼兒園園長的績效考核相掛鉤,以此來促進幼兒園健康領域尤其是體育教學方面的相關政策、指標落實到實處,由此使得幼兒教育階段身體健康才是最主要的特性得到落實,幼兒的身體機能和器官得以正常地生長發育,進一步為智育、美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想實現體育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晰幼兒園的體育課程設置,采取各種方法完善幼兒園課程體系。體育課程的目標設置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社會的需要為依據,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來設定學年目標、單元目標和具體到每一個活動的教育目標;體育課程的內容上要選擇對幼兒的認知、態度、行為和情緒情感發展有幫助的目的性、適宜性、興趣性、生活化和可操作性強的體育游戲,要樹立“大體育”意識,將幼兒體育活動不僅僅局限在發展孩子的運動技能和體能上,可以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滲透語言教育、數學教育以及科學教育等因素,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師的體育專業素養決定著幼兒體育教育質量的高低,也是幼兒“人”的主體地位能否實現的保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尋求出路。
(1)在經過充分的研究和調研后,對有條件能夠開設幼兒體育教育專業的高校鼓勵其開設該專業,培養能夠對幼兒身體結構、幼兒體質、幼兒性格及心理學、幼兒保健、幼兒體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幼兒體育活動的實施、幼兒體育教學技巧等知識靈活運用的專業師資力量。
(2)幼兒園要加強幼兒園教師的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重視職后培訓,通過采取理論培訓、技能培訓、外出觀摩等活動切實提高幼兒教師的體育素養,使其具備在幼兒園開展體育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全方面發展的能力。
(3)引進專業體育師資,可以從體育專業院校招收畢業生,再通過幼兒園專業培訓和實習、見習,把其培養成為幼兒園專門負責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者。
(4)加強幼兒體育教育的科學研究,尤其是加強對幼兒體育教育中的“人”的研究伴隨著國家學前教育形勢的大好局面,幼兒體育教育實施者要抓住機會,積極開展行動研究或園本研究,不斷推進幼兒體育教育的不斷前進。舉個例子來說,可以從如何借助體育教學的手段實現幼兒體質與情感、意志上的升華;如何在幼兒體育教學中實現師幼互動為主體的雙向持續發展等。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幼兒作為“人”的主體的研究,從幼兒體質、幼兒性格特征、幼兒體育教育標準等方面進行基礎研究,真正把幼兒體育教育作為主體,通過一系列的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技巧與技能等將幼兒作為“人”的主體作用顯現出來。
[1]周立耕.以人學世界觀揭示教育本質的三個維度[J].教育探索,2007(8):5-6.
[2]譚紅.“人學”視野下學校體育課程發展斷想[J].體育學刊,2007,14(4):61-63.
[3]唐鳴旭.對桂林市幼兒體育教育現狀的思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