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艷
(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永州 425199)
健美操深受廣大群眾喜愛,通用性較強,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體育和娛樂于一體。其形式多樣,節奏感很強,不僅能促進學生健康,培養學生的情操,同時還能以良好的情緒魅力吸引大眾。健美操內容豐富,簡單易學,不受場地限制的特點,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所以很受大學生歡迎。在本文中,對目前高校健美操進行了分析,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以求為高校健美操的發展做出錦帛之力。
在20世紀70年代健美操起源于美國,體能訓練從業者的最初目的,其英文名稱是Aerobics,顧名思義就是健美操。健美操是需要在音樂背景進行體育鍛煉的運動,有氧運動是一個典型的項目。不僅增強人體的運動和形狀的物理性運動,同時也使運動得到了娛樂。而在中國健美操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是由當時的北京體育學院最早發展,組織了一個研究小組進行健美操的實踐開發,然后席卷全國形成一個年輕的有氧運動。其次是上海體育學院也開始著手健美操和開課程。盡管教學內容和教學當時的形式很簡單,但還是將健美操舞蹈、音樂、美學、藝術體操合為一體,得到了當時廣大學生的大力追捧。
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進一步推進中國的教育改革,有氧運動也得到快速發展。為此,國家體育總局于1998年制定了《全國健美操鍛煉標準》,也使健美操對全民參與體育運動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出于這個原因,許多大學也在《全國健美操鍛煉標準》的很多舞蹈健美操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將健美操作出全面部署。然后在原藝術體操、體操與競技體操基礎上對健美操運動做了有效突破,使之更加充滿健康、力量、美感功能。健美操到了現代,課程內容可分為:實踐教學內容、輔助教學和理論教學。教學實踐內容是健美操課程的重點,是健美操教學目標有效實現的重要保證,還是老師與學生實施健美操教與學的基本依據。
健康美主要是指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已經顯示出良好的精神狀態、氣質和風度。這不僅僅是健康的一般理解有更高的目標和愿望。在體內,增進健康,而且更加注重改善人機能力的發展、提高整體體質。注重體形和身體機育和心理品質的協調統一。健美操是為了滿足心理的大學生,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發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氣質。
靈魂的美是一個人對人體美的認識理解、動機目的、鑒賞標準及鍛煉方法的選擇等。對于任何人,所有的活動都是和思想、心理活動是分不開的。健美雖然突出的外在形體美,但也從來沒有忽視靈魂的內在美。內外的形體美和精神的統一是大學生最大的追求;行為健美操班滿足了大學生的愿望。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教育機構也都在近10年建立健美操專業,所以目前專職健美操教師數量還沒有得到有效補充。而目前的競技健美操教師專業標準有待完善。
目前,健美操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兩種類型的老師:一位老師在學生面前,演示幾次后,學生反復練習,直到你掌握動作為止。這種方法有利于基礎差的學生學習;另一位老師教給學生動作要領,然后給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讓學生對著鏡子練,老師再糾正學生的錯誤,這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但總體來說,這兩種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僵化,學校的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教學氣氛沉悶,學生打出了手勢反復練習,使他們無法真正融入到教學中,教學的效果不佳。
健美操場館和設施是開展健美操運動的必要條件,是影響健美操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提升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且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據調查,目前大學教學健美操課的場地基本上是在操場或廣場,很少有場地為室內使用。有氧運動課程其他配套設施,如:地毯、鏡子、領操臺、桿和多媒體基本不用。只能做徒手練習、啞鈴、踏板操等設備或有氧運動墊子是很難開展的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學習有氧運動積極性受挫。
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教健美操國家體育總局推出的“大眾健美操1-6級”等級動作,一個單一的、固定的教學內容的教學內容,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今天,健美操的內容不斷加入新元素,比如:瑜伽、拉丁、街舞、爵士等等。然而,目前健美操教學中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教學內容過于簡單、老套、缺乏新穎性,不能吸引學生學習健美操,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提高學生的需求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健美操的發展。
健美操俱樂部按層次劃分的類層次教學的學生,教學內容更多以公眾健美操、舞蹈、街舞為主,在耐力和符合學生的基礎上并沒有針對性的培訓。教學和評估的方法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男子1000m,女子800m耐力跑,另一個是“自編操”技術評估,但沒有日常的耐力跑運動。此外,大多數學生選擇學習的學科比較隨意,如今天健美操訓練,明天很可能會打籃球。很多學生一學期只參加一個有氧運動,但也可以選擇作為一個體能測試科目,參加健美操考試的學生大多沒有針對性的練習和完整的學習過程。
高校領導在思想上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健美操運動中的積極作用,健美操教師存在短缺,如單一的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此外,健美操課程資金投入少并不理想,場地設施、教學設備缺乏,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活動的需要,嚴重影響健美操的開展。
在未來的應試教育,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實施,以避免很多學生被迫選修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個性化的目標。然而,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規模的放松,許多應試教育模式,讓學生適應感覺自由,突然失去判斷力和生活方式的前景,他們在規劃工作的參與上是不夠的,往往沉迷于電腦、手機等網絡游戲,積極參與課堂的意識不夠,對健康的影響是無法實現的。同時要考試的時候,很多學生都緊張,短期突擊訓練,這對培養良好的健康和良好的價值觀都是不利的。因此,在現有的條件下,高校許多學生參加體育教育仍然需要發展自己的學習和鍛煉計劃,加強學習意識的培養,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包括學生和學校發現,其實很多大學生不愿意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去觀看體育的更專業化的課程內容,學生希望能找到自由時間;很多人想參加鍛煉活動,但由于其他因素而放棄參與。由于許多學生下午缺席,很多學生仍然有體育課,缺乏實踐的想法,慵懶自然導致許多學生繼續并導致睡眠不足的教訓。因此,健美操俱樂部教學很長的時間來擺脫應試教育的比較死板的教學方法,學生參與學習實踐自我導向的課程變得更加靈活,不同的運動更適合的選擇與改造項目,結合自己的實際,但學校還通過思想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教育的參與,充分認識保持的運動習慣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溫室里的花朵”無法忍受實踐的考驗。
大學應該注重教學和開展學校體育健美操和提高注意力,在這個項目上的重要性,將確保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項目特點健美操,鍛煉價值,美學價值和它的普及受到市民歡迎,學校領導應該改變自己的時代理念,本著真正提高教學高校體育素質,建立和完善健身操課程,加大投入,改善體育場館、器材、五金等諸多條件,保證基本的教學和研究,進行了充分尊重健美操。
隨著時代的進步,相應的教育教學模式的理念發生變化,不斷豐富教學手段,教學和學習,以獲得更好的解釋之間的關系。高校健美操課程,并結合實際情況應該改變教學的教學模式,加強針對性和適應性,更新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了實用性和效率,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傳授知識,技能和能力,形成一體化文化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探索的傳統教學方法的潛力,發揮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引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經驗豐富,或基于其他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高校健美操教師應改變過去以設置一個給定的性能的操作模式,學生的身體素質,基本情況,進展的速度,創新能力,安排評估標準應該納入合并過程中。最終評估和評價,功能評價和綜合評價,教師評價和組合的學生評價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一個測試,以確保學習成果的評估,發現問題,找到解決方向。
傳統的熱身健美操的學生過去,長期的教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不新鮮,目前,學生處在一個新的時代,產生新的內容、新氣象形式的體力活動的需要。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到來,使我們很容易獲得各種信息,從而起到促進健美操發展的顯著作用,所以要保持與國際發展的步伐。為了不斷滿足健身鍛煉者的需求,健美操鍛煉的類型和表現形式多樣化,健美操和各種儀器儀表,近年來水中有氧運動的趨勢,有些是流行的有氧運動,如:戰斗有氧、拉丁健美操、瑜伽、健美操、街舞健身操。這些是一定要成為一個新選擇大學健身,娛樂,休閑。
學校教師的態度決定的態度和學生的態度學習。學校領導部門要重視發展,建設有氧運動課程,加大投入,加強體育場館,場地,設施,設備等的建設,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學硬件設施,以確保順利進行健美操教學與研究。
提高自身教師素質的關鍵是提高教學質量。大學不僅要注重年輕教師、健美操教師應繼續加強教師培訓,不斷豐富和完善健美操教師的水平。加強教師培訓的愛和奉獻精神的思想建設,讓每一個健美操老師認為,與時俱進,以控制趨勢,具有較強的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身的勇氣和創新,深受學生喜歡,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學習健美操的興趣,從而提高了該項目的變動數,學生在一定范圍內的影響力,使自己的教學內容咄咄逼人的運動氣息擴散。當教師的教學展示自己的獨特風格,傳遞運動的熱情,促使學生產生幸福感在學習過程中,并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學有所用,以刺激運動的熱情、自信,并獲得成功的喜悅。
高校承擔培養高素質施工人員的責任,校園文化在人才這個環節的訓練中起重要作用。促進創新,個性是大學生一個新的時代的基本要求,健美操符合時代精神,引領風潮流行的運動時代,開拓,創新的文化價值主張前進方向高校體育,以其獨特的個性魅力吸引了廣大高校教師學生的關注和參與,是影響校園文化的建設與大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健美操[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2]尤佳麗.高校健美操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探討[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3]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4]高金.浙江省高校健美操課開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7(3):60-62.
[5]賀改芹.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構建策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1):120-122.
[6]陳麗珊.關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內容的探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2(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