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無錫 214151)
籃球運動經過不斷發展,其基本功越來越成為考驗學生籃球素質的重要內容。能否熟練、正確的掌握好籃球基本功底,也成為籃球運動員提高籃球技術水平和戰術質量的基礎,更是在比賽中主動出擊、贏得最后勝利的重要保障。在籃球運動中,不管是持球、控球、征求等任何動作都是以球性為基礎,如果球性不好,必將會導致傳球、接球、投籃等失誤現象。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讓運動員在比賽中更好的控制球和支配球,進入運用租入、得心應手、人球合一的境界,就必須加強運動員的球性練習。本文結合高職學生的性格特點、基本功在籃球教學中的重要性,探討了如何擺正球性練習的位置,以及球性聯系的相關方法,旨在達到提高籃球教學質量的目的。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成分,它是伴隨著社會的變遷、教育的發展而產生的,也是為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興起的一種教育形式。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任務,與高等教育的教學任務總體方向相一致,都是為培養以知識為導向、以體質為基礎,能夠建設區域經濟、促進社會發展,既富有理論知識,又具有管理才能的復合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體育類高職學校,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制,而且還會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使他們能夠在專業領域內掌握并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不得不指出的是,高職教育為學生開辟了新的選擇就業的空間,起到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而這樣專門型的教育,也使得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
經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學生的總體體質狀況呈現下降的趨勢,這一問題的出現,成為開展體育運動和教學的一大重要的挑戰,相應的,這一現象也是督促體育教學向前飛躍的助板。高職籃球運動就是高職教育中發展較快的一類體育學校,它有比較深厚的群眾基礎,深得學生的喜愛,但同時也有很多問題,在整體上呈現出水平較低的現狀。造成這一現狀的因素大致有,高職體育院校的規模較小、運動場所較少而學生人數較多。此外,學生體質上的主觀因素也加劇了這一現象的發生:速度慢、力量小、動作協調性差、彈跳能力不足等等。
在對抗激烈、快速多變的籃球運動比賽中,運動員的心理、智力、技巧和品質等,都會在運動員技巧性的動作中被呈現出來。也就是說,籃球最基本、最簡單和最關進行的部分是技術動作的一部分。籃球的技術動作,種類很多,每一種技術動作也有著相對固定的方法。但是不論哪種動作方法,完美完成的最關鍵的要素就是也有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不僅僅體現在手的靈活性上,它還需要腳步的移動、觀察和判斷來協調配合完成。尤其是伴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籃球正朝著“高速度、高空游戲和高技巧”的方向發展,這種技巧的實現,就要求運動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底。換句話說,一個運動員如果知識跑得快、跳的高、身體素質好,但是卻沒有籃球基本功底,那么他也無法完成在球場上展現籃球魅力的任務。因此,要想學好籃球,并且在籃球的實際對抗比賽中將技術動作展現出完美的效果,就必須加強球性練習的基本功底教學。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在身前持球,實際練習的時候,要將球從左手推給右手,同時,就勢將球擺放于身體的右側,這個動作完畢后,再重新將球回拉與身體的前方,并順勢轉于左手,再向左側揮擺。這一完整動作的完成的高度要求達到側平舉的位置,其擺動的幅度要達到所能伸展的極限。
這一方法的動作要領是,兩腳左、右手持球于體側。練習的時候,首先要最大限度的將球向后拉擺,并將前臂快速的向外旋轉,之后再向前揮擺球。這一動作完成后,接著將前臂向內旋轉,并同時將球向前揮擺。然后進行重復的動作。這一動作要求揮擺球的幅度要慢慢加大,但同時要控制好球,不至于出現失球的現象。
單手持球揮擺環繞的球性練習方法的要點是,將兩腳自然垂直開立,并將球擺放于身體前方。練習時,以右手持球沿體側向上前揮擺球并在進行繞環動作,當球運行到身體前方是,將球換于左手,但是在互換時,要保證出現響亮的叭叭聲,再以同樣的步驟將球換于左手,并重復進行練習。
兩腳左右自然開立,以右手持球,并要保持上臂的自然下垂,然后以前臂平舉的高度拖住球,這是繞環前的準備工作。在進行具體的繞環時,要注意肘關節的向外伸展,并要適度向上提起,與此同時,還應當將拖住球的手掌向內旋轉,在達到腋下位置之后,變為反手持球的方式。此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順勢將球向前側和左右側進行側繞舉起動作,然后再將球下落變為開始的姿勢。最后,進行換手練習。
原地兩手交換推滾球的練習動作要點為,將兩腳向左右兩邊開立至比肩稍為寬一點的位置,并將球放在右腳前方的地面上。進行具體的練習時,首先要用右手向右推球,使球在身體前方向左方滾動,然后再換成左手推球,重復前面的動作要領。完成這一動作,需要的是身體的協調用力,身體隨著球的運動方向進行運動方向的轉換,但是要注意球不能離開手中,球的滾動亦需要平穩的速度。
這一練習方法的準備動作,也與原地兩手交換推滾球的準備動作一致。在練習的時候,先以右手推滾球,使球至于身體的左前方,此時,快速轉換右手,以達到阻止球繼續向前滾動的目的,同時,反手推滾球還原為準備動作。當右手能夠順利完成此動作后,換為左手繼續練習。
在球性練習中,老師在進行動作示范時,必須讓學生掌握每個動作的要領,這其中包括正確的手型、運球方法、點撥球等等。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練習時,應當有詳細的講解。
練習時,要讓學生本著“五指張開,手指和指根部位觸球,掌心空出”的要點,把握正確的手型。
球感和控球能力的培養,源自于不斷的練習來進行強化,在練習中尋找到最佳的感覺以及球技的轉換動作。但應注意的是,必須讓學生把握正確、規范的練習方法。因此,在具體練習時,隊員兩腿分開站立,右手持球置于右腿前。右手將球穿越兩腿中間,將球交于左腿后的左手,左手接球后由左腿外側繞過,再穿越兩腿中間,將球交于右腿后的右手。右手接球后由右腿外側繞至右腿前方,重復起初時的練習,練習時長大約為5~15min后,然后進行倒球方向的改換。
點撥球,是一項重要的球性練習項目,也是運動員在籃球比賽中必須具有的一項能力,這也就要求老師在指導學生練習時,必須規范學生的動作,讓學生把握動作要領。首先,讓學生面向墻持球,用右手向墻拍球5次,然后用雙手接球,同時以左腳為中樞腳,向左轉體360度,轉體后身體會離開原位置1m左右的距離。對于剛剛接觸籃球專業訓練的學生來說,這一動作的完成難度會比較高。這個時候,老師可以讓他們小組形式來分節完成,也就是說墻點撥球的練習流程變為:完成轉體動作后又會面對墻,立即用左手拍球5次,之后以右腳為中樞腳向右轉體360度。
老師是學生籃球技能的指導者,更是學生所標榜學習的對象。因此,必須全面提高老師的專業水平,這是保證學生動作規范、技能提高的前提。這就需要學校要定期性的組織老師進行專門的籃球理論的學習,或者參加一些規范性的籃球比賽項目。此外,還要提高老師的責任心和教學的熱情,讓學生受到感染,提高學習籃球的興趣。
不同的學生在其性格特點、專業天賦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就要求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具體情形進行全面的調研,總結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能力天賦,以此制定有層次的教學計劃,真正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學到專業的技能,為他們今后的深造打下基礎。
球性練習是為學生今后在比賽場上的技能發揮打基礎的,這并非一項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需要不斷的重復性練習。在不斷重復的規范性基本功練習中,讓學生體會動作要領,掌握練習的手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比賽場上技術動作完美的發揮。
球性練習是促進運動員盡快掌握籃球技術的重要途徑,是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有完美表現的重要基礎。因此,在籃球教學中,老師亦或者教練,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規范學生球性練習的動作要領,并不斷的重復訓練。讓學生在這種訓練中,扎實基本功地,強化身體素質,掌握控球能力,完善身體協調,為將來的完美的賽場表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1]黃海圣,李其明.淺析籃球教學中的球性練習[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2012(3):37-38.
[2]胡民勇.在運球練習中訓練控球能力的教學實踐[J].教師,2012(10):50-51.
[3]王偉強,阮錦東.籃球基本技術的教學技巧[J].體育師友,2011(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