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欣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基礎部 四川成都 610041)
論現代足球的民族精神與中國足球的文化缺失①
廖欣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基礎部 四川成都 610041)
支撐現代足球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文化條件就是民族精神,所以,現代足球的基本價值取向就應該是對民族精神進行傳承和弘揚。當前中國足球的發展過程中文化缺失問題嚴重。本文首先介紹了民族精神和現代足球,然后分析了中國足球發展的文化背景,最后探討了中國足球的文化缺失。
現代足球 民族精神 中國足球 文化缺失
現代足球已經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世界杯足球賽更是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因此,足球不僅是一個特別有影響力的競技運動項目,還廣泛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社會生活方式、文化教育和社會經濟等多個方面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強對足球社會文化價值的重視。
現代足球中最引人注目的足球風格就是歐洲和南美的足球。歐洲的各個國家都十分盛行足球,并且歐洲足球的總體特征是強調整體、注重理性、講究戰術,歐洲傳統的足球風格的典型就是德國足球和英國足球。德國足球與英國足球的基本風格都是長傳沖吊,但是英國足球表現的是英格蘭早期殖民擴張和征服的民族文化傳統,而德國足球在表現出擴張和征服的民族文化的同時,還有嚴謹的思維、堅強的意志以及日耳曼民族精神中的堅韌不拔、堅強和自信。南美足球風格的底蘊是浪漫主義文化,還兼具印第安文化的沖動和激情、歐洲文化的浪漫和古典。南美(包括巴西、烏拉圭、阿根廷)足球的典型風格是灑脫、勇氣、冒險、沖動,并且和歐洲足球不同,其尚個體、好美感、講技術,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的拉丁足球和巴西的桑巴足球。處于歐洲大陸歷史上戰火連綿地區的意大利和法國具有堅韌不屈、奮勇頑強的意志,這兩個國家的民族文化特點是豪放又不失細膩、堅韌又不失浪漫,并形成了“歐洲拉丁派”這個新的足球流派,不僅注重力量和速度,還要求球員要有良好的戰術意識、精湛的個人技術,在打法上講究比賽的整體性,推崇攻守平衡、全攻全守。日本、美國等國家的足球在近些年也有較快的發展,美國的足球融合了各國足球的優秀文化,經過創新與整合之后,形成了其不拘于固定章法、自由奔放的多元化風格。日本的現代足球兼具日本文化的團結精神和西方先進技術的文化理念,形成了全攻全守的日本現代足球風格。
綜上可知,世界各國的民族文化傳統對現代足球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現代足球文化中的各個國家足球的戰術風格都體現著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背景。因此,現代足球文化的核心內容就是民族精神。
中國足球發展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有:第一,我國社會總體文化環境所組成的,由改革時代的文明成果、思維方式、人文精神以及歷史傳統文化所形成的社會物質條件;第二,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和足球文化的建設受到了改革時代的社會心理特征、民族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社會的物質文化基礎的重要影響。
中國古代蹴鞠的發展、傳統的吃苦耐勞的精神都給我們國家足球運動的發展以及足球文化的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但是,我們國家歷史文化中的禁欲主義、等級性、封閉性、血緣性、自卑感、保守性等糟粕成了制約我們國家足球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并且,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迷茫與浮躁的社會心理,導致社會規范意識淡薄,使得我國足球的發展一直很不理想。導致中國足球出現了諸如聯賽經營不景氣、足球暴力、裁判吹黑哨、球迷騷亂、打假球等一系列非常惡劣的足球問題。
還有人提出落后的中國足球文化是由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和”、主“靜”等因素造成的,認為這些文化使得中國球員有一種不爭的特點,因此在運動場上與西方國家的戰斗一直在下風。但是這種觀點是在對我國傳統文化沒有全面的認識下提出的,是片面的、錯誤的。
綜上可知,在堅強的民族精神與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的支持下,在社會文明成果與改革開放的時代契機的支撐下,我們國家的足球定會形成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的中國足球文化。然而,我們也必須對我國社會文化環境中存在的限制中國足球運動發展的負面因素有全面的認識,克服種種困難,力求建設一個促人奮進、文明積極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足球文化。
3.1 中國足球傳統文化精神的缺失
我國傳統思想與文化中所包含的團結協作、兢兢業業的生存意識,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生活態度,“天人合一”這種注重人和自然關系的思維方式與系統觀念,注重綜合實力提升的謀略等優秀的精神品質都沒有在我國足球的現狀中表現出來,使得中國足球缺失傳統的文化精神,最終導致了貧乏的中國足球文化。
3.1.1 中國足球缺失整合創造的精神
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精神就是首創和整合,并且,這種整合創造的精神仍然是我國現代社會建設的支撐。但是,當前中國足球在戰術學習、技術學習、運作體制的改革與管理方面都沒有很好的運用這種整合創造的精神,而是用教條的思維模式生搬硬套的借鑒形式。
和西方國家足球運動中的文化和精神體現著人們對待生命與生活的態度所不同的是,中國足球由于在文化建設方面沒有必要的吸收與整合,其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注意人們所追求的解放與自由的精神,也沒有注意足球文化能夠培養人們健康生活的效應。我國足球產業現在普遍有一種急功近利、浮躁的情緒,在國內,聯賽成了經濟利益的竟爭,在國際上,只是急于表現而不虛心學習,使得“出線足球”成了“國家利益”。當前,我國人民對中國足球有著很強烈的消極情緒,主要表現有:對中國足球沒有信心、對聯賽沒有興趣、對足協失去希望。中國足球的這種狀態是和我國和諧社會對競技體育發展所提出的根本要求相違背的。
3.1.2 中國足球自強不息、團結拼搏的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缺失
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傳統就是團結拼搏的精神,但是我們很難在中國足球的訓練與比賽的過程中看到這種精神的體現。看到的卻是很多懈怠的場景,比如1989年10月中國在與阿聯酋對戰的時候,在1∶0領先勝利情況下,在最后一輪小組迎戰卡塔爾,在馬林終場前先進1個球的情況下,被對手連扳兩球,在很近的2個比賽中都遭遇了“黑色三分鐘”;在1992年的奧運會上,中國隊在開場9min就被對手連進3個球,被稱為“黑色九分鐘”。
3.1.3 中國足球社會規范意識的缺失
中國足球從賽制到賽場,從隊員、裁判、組織者到球迷的表現,都嚴重缺失規范性。在制度上,對聯賽任意肢解,經常是只降不升、只升不降,朝令夕改,沒有一個有效的固定模式;在賽場上,經常有罷賽、球場斗毆、球迷騷亂的沒有法治、沒有理智的舉動。因此,中國足球的戰術不僅沒有自己的規矩和章法,還缺失文明的足球氛圍,嚴重缺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社會規范意識。
3.2 中國足球時代文化的缺失
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崛起促使每個中國人都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主要是因為:第一,中國經濟發展有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第二,我們民族在改革開放以后又積淀了“改革開放”的這一偉大的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但是,中國足球在這樣優秀的文化與時代環境中,卻沒有令人滿意的足球改革,存在很多諸如缺乏管理人才、市場化程度較低、沒有健全的足球市場的管理與運作體制等直接導致中國足球落后的基本現象與直接原因。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比較,從社會文化發展的潮流來看,中國足球缺失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就相當于缺失了一個促進其發展的非常重要的精神動力。
中國足球在發展步驟、指導思想、管理體制、操作思路等方面的改革開放程度都和當今時代有很大出入。首先,不清晰的產權關系使得沒有形成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出現了黑哨、假球、賭球等惡劣的現象。但是,體育是當代經濟社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發展與運作好足球產業將會有很可觀的社會經濟價值,所以,我們對中國足球的管理需要依照產業運行機制來進行。當前中國足球實行的還是計劃經濟,由足協統籌管理和運作一切事務,這和現代經濟社會所要求的大社會小政府的發展趨勢是相違背的,這也是由思想守舊、沒有魄力改革政治足球體制所導致的。因此,中國足球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的缺失,是嚴重違背現代和諧社會建設要求的思維觀念的,直接導致了中國足球的落后。
中國足球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傳統文化精神與時代文化精神的嚴重缺失,所以,當前我國足球發展的重要任務就是與足球強國加強交流,向他們借鑒經驗,加強我國足球文化的建設。并且我們還要整合創新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創造出屬于中國自己的足球風格與足球文化。
[1]谷云峰,李鵬程.中國足球文化的歧異與救贖[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1):152-152.
[2]公健,段煌琪.北京奧運會后中國足球文化的重新構建[J].科技信息,2010(30):264-265.
[3]宋慶璽,王虹.解析中國足球文化對中國足球發展的影響[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8):50-50.
G843
A
2095-2813(2014)11(c)-0171-02
廖欣(1974—),男,漢族,四川成都人,大學本科畢業,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足球訓練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