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娜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東陽 322100)
淺談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①
宋美娜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東陽 322100)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量變得越來越大。伴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對人才進行大量的儲備來保證發展。為了滿足這一要求,高職體育的發展,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但是,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并不樂觀。在步入社會之后,發展情況也并不很好。雖然,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了相當數量的人才。但是,畢業生就業依然面臨著極大的困難。畢業生就業情況并不樂觀。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就失業。事實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未飽和狀態。甚至有的單位出現了員工不足的情況。這些表明,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和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情況,是存在有一定的問題的。所以,一定要盡快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滿足企業的要求。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培養 職業素養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隨著變化,需求量不斷上漲。伴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就必須對人才進行大量的儲備。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發展。為了滿足這一要求,高職體育的發展,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通過對近些年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的觀察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確定,就業情況并不樂觀。在步入社會之后,發展情況也并不很好。雖然,高職院校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培養了相當數量的人才。但是,畢業生就業的時候,依然存在著極大的困難,而且,這些困難一直不曾消失過,并且,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通過對大部分畢業生的訪問,筆者了解到,想要在畢業之后找到一份滿意的差事,其實是很困難的。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畢業之后,甚至找不到一件事情去做,沒有工作。雖然,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存在有很多的問題,但是,這并不表示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相反,事實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未飽和狀態。甚至存在有這樣的情況,有的單位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員工,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這些情況表明,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和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情況,是存在有一定的問題的。這個矛盾,造成了兩者之間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只有通過溝通和聯系,才能幫助雙方解決這個問題。解決的關鍵點就是,幫助高職學校的學生,培養自身的職業素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育的時候,就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加大培養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1.1 教師的培養觀念不深刻
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直接和教師相掛鉤。培養體育教育的職業素養,相比較其他課程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在很多高職體育教師的觀念之中,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的觀點其實是不存在的。所以,當前學生職業素養缺乏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對于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觀點還不夠深刻。因為這個原因,教師對于學生的培養方案也就會出現問題,職業素質培養就流于形式。
1.2 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缺乏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傾向于全能型人才。但是,高職院校的體育畢業生,在專業技能的比拼上面,存在有很大的劣勢。在找工作的時候,劣勢就會演變成為重重的壓力。因此,教師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因為這個壓力,教師往往選擇加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1.3 教師的認識不全面
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認為,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并不是自己的任務,而是輔導員或者說是思政老師的責任。所以,他們往往不會選擇主動幫助學生培養職業素養,加大自己的工作量。
2.1 扭轉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一些觀點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所以,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的要求,高職院校也應該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還有教學結構進行改革,對教育觀念進行革新。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目的。在這種前提之下,就要求體育教師擁有更高的能力。只有擁有高能力的教師,才能制定出更好的、符合學生要求的教學計劃。體育教師大部分時間都和學生呆在一起,所以,這是一個優勢。通過這種大段的時間利用,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的職業素養,兩不耽誤。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設置,必須將職業特點也考慮進來。將就業和核心崗位競爭能力都列入教學目標和任務中間。將體育具有多重功能的優點發揮出來。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進行關注,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體制、尤其是心理素質進行訓練和提高。體育本身就擁有健身、娛樂、教育等多種功能,在新的時代背景的要求之下,要幫助學生培養自己的職業素養。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滿足工作的要求,將自己變得更加具有競爭力。
2.2 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
對于學生的培養,一定要滿足社會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所以,教學模式的改革力度就一定要加大。要增加學生的實踐和鍛煉的內容。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的時候,要聯系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對社會和自身情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有關方面的培養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的個體需要,結合崗位的要求和群體的需要,有選擇地進行教育和指導。要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更加靈活的技術。不要培養學生的單一能力,這只能讓學生成為從事某一特定行業的從業人員。當前的實際情況是,高職學生的流動性很大,學生所學的專業和學生所從事的行業,往往不是十分對口的。這就要求,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要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上生存下來。學校要幫助學生,讓學生具有更好的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生存技巧。加強學生對于技能的掌控能力。增加學生對崗位的普適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才能為學生的持續發展、為學生的不斷進步,提供持續的、永不衰竭的動力,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源泉。
2.3 增加職業素養部分在總體課程中間的比重
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的培養,只有投入更多,才能產出更多。因此,要增加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投入,通過教材學習,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更好的進步。通過對學生職業素養相關觀念的培養,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堅定的三觀。通過對學生進行職業基本素養理念的灌輸,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身的實際情況,確立起正確的職業認識。從思想根源上把握職業精神。通過這些努力,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之中,學生就會自覺的將自己的行為和自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還有使命感進行關聯,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通過這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誠信意識,促進學生們之間的互幫互助,幫助學生之間更好的進行合作。另外,通過體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集體觀念。這有利于學生以后的企業榮譽感。通過理論的灌輸,結合實際的經驗,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具有極高的理論修養,同時,還是具備有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熟悉勞動的每一個環節。他們愿意吃苦,勤于勞動。完全能夠適應一線勞動對勞動者的各方面要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隨著變化,需求量不斷上漲。伴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就必須對人才進行大量的儲備。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發展。總而言之,只有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1]王浪,凌云.高職院校人文教育討論的熱點與盲點[J].職教論壇,2004(21):53-54.
[2]王永勝.淺論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4(2):50-51.
[3]殷駿.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習慣[J].當代體育科技,2013(26):159-160.
G807.4
A
2095-2813(2014)11(c)-0179-02
宋美娜(1978,10—),女,漢,陜西渭南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