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暉
(貴州省體育運動學校 貴州貴陽 550002)
體育運動訓練學是與競技體育發展密切相關的一門科學,在盡量避免運動損傷的前提下,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提升體育運動訓練的水平,是體育運動訓練的目的。為滿足我國競技體育迅速發展的要求,必須對我國的體育運動訓練在理論和方法方面進行創新,以促進我國運動訓練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早期,運動訓練又被稱為運動員培養,主要是一種由教練員和運動員組成的、針對身體進行的培養活動,旨在提高運動員成績。隨著運動訓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很多相關的人員,如:醫務人員、服務人員等都成為了現代體育運動訓練的主體。運動訓練學則是對運動訓練活動的規律,以及如何使我們的行為符合這些規律兩方面進行研究,進而使競技能力得到有效發展的一種操作行為的科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整體競技體育水平的提升,我國的體育運動訓練理論也隨之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建立了相對完整、具有我們中國特色的體育運動訓練理論體系。我國的體育運動訓練理論體系具有一定的特色,符合我們中國的國情,而且在一些問題和觀點的詮釋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和創新,如對我國運動訓練學理論體系的劃分方面,將其分為一般訓練理論、項群訓練理論和專項訓練理論三個方面。我們秉承開放的態度,積極地吸收和借鑒他國優秀的、適合我國發展的運動訓練研究成果,以此來充實和完善我們自身的發展。在開放的國際交流中,我們不斷地完善著自己的運動訓練理論建設。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為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促進了我國體育運動訓練實踐的發展,提升了我國競技體育的實力和水平。
我國體育運動訓練學理論系統的研究晚于國外,但發展速度較快。早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有關專家學者就對開始研究和探索運動訓練過程中帶有普遍規律性的共性問題,對運動訓練實踐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并形成了相對系統的理論。在此之后,我國又對體育運動訓練理論進行了拓展、完善,使我國的體育運動訓練學在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共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隨著我國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要求我國運動訓練理論不斷發展和創新。為了適應當前世界體育競賽的快速發展,要求不斷地改進體育運動訓練方法,多樣化、先進的體育運動訓練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訓練方法來源于訓練理論的完善和創新,新的訓練理論又能在運動訓練方法的實踐應用中得到檢驗。為此,面對我國當前體育運功訓練方法的改進,以及我國體育運動訓練理論體系不斷完善的發展趨勢,必須首先對我國的體育運動訓練學的理論建設進行創新。
專項訓練學的內容是我國早期運動訓練研究的主要內容,其具體內容都主要包括訓練的目的、任務、原則和內容等。隨著運動訓練實踐的要求,運動訓練的研究內容也在以前的研究基礎上不斷地向著更深和更廣的層次發展。體育運動訓練的研究內容不再僅僅局限于體育訓練本身,與體育訓練相關的心理、生理、服務、訓練效果的社會文化因素等領域,對體育運動訓練的研究也更加的細致,而且還延伸到了競技體育之外的其他體育領域。體育運動訓練研究內容不斷向著縱深、廣闊方向發展的趨勢,促使體育運動訓練的完善和創新成為了必然。
總體而言,我國的體育運動訓練的發展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理論體系相對完整,基本觀點正確。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不完善。在我國運動訓練學理論內部,三個層次的訓練理論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構建的相對比較完整的是一般體育運動訓練理論體系,之后提出的項群訓練理論也得到了充實和提高,但是對于一些項目的專項訓練理論的研究則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另外,在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問題,只有少數專家學者對技能訓練的一般性理論和普適性的理論進行研究,且研究相對薄弱。
當前我國體育競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體育運動訓練方法研究的深入和體育運動訓練理論的日趨完善,要求我國的體育運動訓練學在實踐和理論方面都要進行創新,同時,也為體育運動訓練的創新提供了動力支持,進而使我國的體育運動訓練適應時代的發展,促進我國競技體育能力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存在著一些因素制約著我國體育運動訓練的創新,為此,必須對這些因素進行認真分析,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使體育運動訓練的創新更加順利。
體育運動訓練的主體主要包括教練員和運動員兩部分,而教練員在整個的訓練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是整個訓練活動的組織者和訓練方向的指導者。教練員作用的重要性決定了我們必須重視教練員的素質能力。教練員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兩方面:教育理念和知識水平。首先,教育理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響著訓練方法、訓練模式等的選擇。然而,由于我國的運動訓練晚于西方,受西方運動訓練的影響,我國的教練員多是學習西方,處于借鑒、模仿的階段。從學習西方到接受他們的理念,最后再變成適合我國發展的執教理念,這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思考過程。因此,目前我國教練員的執教理念處于學習到自我形成的過渡階段,受各方面的影響世界優秀的執教理念較為缺乏。其次,知識水平也是教練員知識素質方面的一個重要內容,直接影響著運動訓練的水平和效果。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已經無法僅僅依靠創新單一的訓練方法就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要求各種前沿方法的綜合、全面創新,進行整合,才能保證競技體育能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缺乏高水平、專業強的教練員,雖然在個別項目上的教練員水平達到了世界級,但是訓練方法卻沒有得到普及。只有教練員具備了足夠的、優秀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提高訓練效果的有效性。
運動員作為運動訓練中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其創新能力也影響著我國體育運功訓練的整體創新。運動員的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運動員的自我創新和接受創新兩個方面的能力。就運動員的自我創新能力方面而言,運動員是運動訓練的直接接受者,經常要接受各種的訓練,且某一項目的訓練多是反復進行的,如果運動員每天機械重復的進行一個動作,便會失去興趣和耐心。運動員如果將自己的切身經驗進行提升,用心思考,改進訓練方法,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至于經常無趣的重復訓練,有時訓練效果也不理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慣性,一旦形成,很難改變。有些運動員在接受創新的理念和方法方面,能力不足。接受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學習過程,還是一個吸收、內化的復雜過程。只有使其成為適合自己的東西,吸收了其中的精華,才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接受,否則只是簡單的借鑒、模仿。運動員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對那些新的東西進行檢驗,選擇適合自己的部分,改造不好的部分,這樣的接受創新的能力才有利于體育運動訓練的不斷創新。
教練員作為體育運功訓練中的重要部分,必須加強對教練員的管理,重視教練員知識素質的提升。可以引進一些世界優秀的教練員,不單純的讓他們進行執教,還要對他們的執教理念、訓練方法等進行深入研究。嚴格教練員的選拔程序,選擇優秀的教練員,使其專門進行運動訓練教學。同時還要重視教練員創新能力的研究,提升他們的研究能力,促進體育運動訓練學理論體系的不斷豐富和創新。
運動訓練不只需要堅韌的毅力、吃苦的精神,更要求運動員的創新能力,創新出效果更好地訓練方法。為此,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必須用心訓練,探索訓練方法的靈活運用。重視運動員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是提高其創新能力的關鍵。運動員雖然是運動訓練的直接受體,但其也必須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只有不斷地從訓練實踐中總結經驗,進行研究,才能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
[1]李寶泉,李少丹.中國運動訓練理論發展的困惑與選擇[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1):139-144.
[2]鄔璐陽.運動訓練發展創新的動力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1):138.
[3]鄔璐陽,馬一楓.影響運動訓練創新的多維審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S2):82.
[4]王智慧.運動訓練學研究進展:理論熱點與綜合向度——田麥久教授學術訪談錄[J].體育與科學,2013(5):4-8.
[5]朱立新,趙洪波,李真真.運動訓練主體行為模式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4):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