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炎
(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 江蘇無錫 214000)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在我們的高中教學體系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學也不僅僅是作為增強學生體質(zhì)、豐富課余生活的形式存在。更多的是為了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就體育教學本身而言,它是一門極具趣味性的學科,其教學質(zhì)量的保證也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基于此,在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法是一種比較科學合理的方式。在互動教學模式中,首先需要教師改變以往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而變?yōu)橐龑д?與學生共同學習,并在期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進行調(diào)整。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保證了為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打下基礎,還極大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也有很大的幫助。
這種互動模式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也比較廣泛;例如:教師對于學生就某一個具體動作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教師對某一個動作做出示范過后,讓學生進行單獨的示范以及對某一個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表揚;這些都屬于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互動。在這些互動之中,教師不僅將知識和要領傳授給了學生,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而且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鞍馬練習中很容易出現(xiàn)同學畏懼而不敢進行動作的演示,這時候教師就會對學生進行鼓勵,并對具體動作進行示范和指導,通過這種互動的方式最終達到降低學生畏懼心理,最終通過實踐掌握具體要領的目的。
這種模式的出現(xiàn)時基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而來的。教師在課堂上講相關動作要領對學生進行傳授并指導,然后學生進行具體討論和練習這一過程都是教師和學生群體進行的互動。例如:在100m短跑中,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的練習改為互相追逐,這樣不僅結合了樂趣性,還能夠讓體育教師也融入其中。這種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tǒng)的比較干燥的教學,效果要好很多。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都會有自由問答和自由活動的時間,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多體育教師往往會為了趕時間,只對一些很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解答,然后其他的往往會忽略。在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照顧絕大部分學生,并給予學生足夠的考慮時間和討論時間,從而增加師生互動的效率進而提升教學效果。而且,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還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也是與我國的新課改要求相貼切的。
互動教學雖然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其根本目的還是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讓學生能夠通過自我思考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學習計劃,這樣的自我教學會更加具有針對性,對學生的提高也更為明顯;同時,學生在這種自我學習的過程中還會逐漸培養(yǎng)出其他的優(yōu)良品格。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這里的意思并不是說要學生逐步擺脫教師的指導,我們必須客觀承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不過,教師對于學生的指導應該具備一定的遠見性且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膽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能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也才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互動教學,顧名思義并不是教師單方面就能完成的教學任務,它需要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全方位配合,在這其中學生的參與意識將起著關鍵性作用,通過對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分析,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大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3.1.1 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
學生對于知識的欲望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對學生知識興趣的培養(yǎng)上,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關鍵點在于課堂的導言設計以及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具體的來說,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綜合情況找到具有樂趣性的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此外,還有一點需要特別重視的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避免態(tài)度、語氣上的生硬和冷漠,并且不能將個人感情因素帶入教學中,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融入學生,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3.1.2 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如果學生對于即將開展的教學內(nèi)容沒有多大的興趣,那么即便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方式再好,其教學質(zhì)量也不會很高;相反,如果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有極大的興趣,那么其參與意識自然就會很強。但是,就教學實際來看,很多學生往往存在著三分鐘熱度的情況,并不能將這種熱情持續(xù)到教學技術;因此,教師就應該針對這一種現(xiàn)象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科學的來看,求知欲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要對知識興趣很高;其次,對這種知識的作用要非常明確。具體的內(nèi)容,教師就可以從這兩個方面著手。
3.2.1 建立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不僅僅是“教”與“學”,還應該是對教學資源進行共享的朋友。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法來營造出這樣一種學習氛圍。此外,教師還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讓他們能夠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和建議,這樣不僅能夠讓教師直觀的了解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還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籃球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對動作要領進行講授以后,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發(fā)揮時間,然后將學生聚在一起,傾聽學生在自我練習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一一解答,這種良好的循環(huán)不僅保證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大大的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3.2.2 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意識牢牢占據(jù)課堂時間,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雖然表面上增強了學生獲得知識的時間,但是,卻忽視了這些知識被學生充分消化的情況。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體育教學特殊性的一方面就體現(xiàn)在它是一種比較生動的教學,并且對于高中非藝體生來說,體育沒有升學壓力。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教師更加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主來進行具體的教學,而興趣的培養(yǎng)顯然是“教”不出來的,必須是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去充分領略其中的樂趣,然后主觀的對其產(chǎn)生興趣。例如:籃球教學,即便教師對于籃球的好處講的再充分,對要領的解析再為透徹,如果學生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親身實踐,那么很難發(fā)現(xiàn)籃球運動的樂趣,既然不能發(fā)現(xiàn)樂趣,那么自主學習也就無從談起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主觀的用集體教學目標和方法去取代學生給對目標和方法的選擇。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句話用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理解為,任何體育項目都有其吸引人的東西,只是我們沒有深入進行鉆研;一旦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方法和具體方式進行主動探索,那么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勢必會有很大的提高,只有充分融入才有互動,只有互動才能讓體育教學質(zhì)量有質(zhì)的飛躍。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高中體育的在整個高中教學體系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其作用也越來越被社會所認知。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是其客觀發(fā)展的必然。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互動教學法對于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高蕓.試析高中體育教學中游戲方法的合理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17):54,56.
[2]黃璐.論“奧林匹克教育”應該緩行[J].體育學刊,2010,17(10):5-10.
[3]王建偉.中學體育課堂互動行為的影響因素及促進策略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3.
[4]黃璐.高校體育工作改革探索[J].體育文化導刊,2011(11):86-89.
[5]黃璐.高校體育工作改革的校本化探索[J].浙江體育科學,2011,33(6):61-67.
[6]莊弼.普通高校與高中體育課程的比較及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設想[J].體育學刊,2013(3):5-8.
[7]黃璐.獨立學院體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J].運動,2011(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