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天星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0)
有59.2%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的乒乓球運動場地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有89.0%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的乒乓球運動場地不能滿足他們健身鍛煉需要。很多高校體育方面之所以發展的不好,就是因為總的體育經費投入少,間接阻礙乒乓球運動發展,一項運動沒有一定的經濟做后盾是發展不起來的,沒有經濟實力至少直接就影響了場地、器材等的硬件設備。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的高校僅僅只有室外的水泥乒乓球臺,在同一個場館里面各種運動項目運動器材都有,沒有一個真正合格的乒乓球館。
首先是學生因素,現在的高校人數太多,場地器材都不夠用,導致很多高校不能開展乒乓球課程。另外很多的學生對乒乓球的健身價值認識不到位,乒乓球屬于技能類項目在過去教學中,過分強調技術的灌輸,教學方法單調刻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難免感覺枯燥,學習興趣受到打擊,從而導致他們對乒乓球文化不了解,自然對乒乓球產生不了興趣,就不會愛上打乒乓球。其次是師資因素,在調查的11所高校中,有乒乓球專項教師的為9所,占81.8%,有2所沒有乒乓球專項教師,占18.2%。在有專項乒乓球專項教師的9所高校中,一般都是1~3個。在湖北省高校中,認為乒乓球教師數量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達到56.5%;認為乒乓球教師技術水平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的達到47.1%;認為乒乓球教師理論水平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達到29.3%。可見教師安排不到位,教師的技術水平不過關,更重要的是一些教師對待上課的態度,認為學生多忙不過來,對待上課的態度就變性了。
首先,領導階層對體育重視了,這所高校的體育就相對會發展的好一些,部分的高校乒乓球運動之所以發展不好部分的原因就在于領導的態度。其次是政策法規,一所高校是否把體育課程規定為學校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否制定有保障體育運動實施的條例條規,另外體育發展的道路出現了障礙又會不會按照法定的程序處理,這都是現存的問題。最后就是學校的乒乓球運動氛圍,有個良好的乒乓球運動氛圍自然就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去參加這項運動,關鍵就是在一所高校里面如何營造出這種乒乓球運動氛圍。
加強乒乓球文化的宣傳,主要是為了刺激學生們的鍛煉動機,推動個體進行鍛煉的心理動因和內部動力,鍛煉動機直接決定了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強度、頻率和效果。傳播乒乓球運動的文化,首先要開展更多的乒乓球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學生都愛上乒乓球運動。各高校都要成立乒乓球協會,方便彼此之間乒乓球的聯系,協會統一規劃,定期舉辦本校區的快樂乒乓球運動,可以不分性別、水平高低,不以比賽為目的,讓更多人體會乒乓球運動的快樂。把一年中的某一天定為自己學校的乒乓球紀念日,這天所有的乒乓球愛好者可以聚到一起,切磋球技,開展一些娛樂活動相互慶祝。其次,明星效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請一些乒乓球巨星到學校觀摩指導,給乒乓球愛好者簽名合影,交流乒乓球技術傳播乒乓球文化。各高校還要有乒乓球俱樂部,保證正常時間所有人可以隨時打乒乓球,讓這項運動成為一項不受任何限制,隨時都可以進行的運動。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變現有的教學狀況,解決學生的乒乓球技術問題,讓學生在乒乓球運動上可以找到自信。引導退休老教師樹立“老有所為”觀念,不斷為他們補充“能量”,如果愿意他們可以重返課堂。不斷引進年輕有為的教師,用年輕教師的朝氣去感染和改變課堂的氣氛。年輕教師專業技術先進,可不斷為乒乓球教育注入新鮮的“原料”。教學上下功夫,提高乒乓球教師的職業能力水平,對教師的學歷、乒乓球技術水平、教學能力進行嚴格的要求。強制各個高校開設乒乓球課程,把乒乓球真正看作是我們的國球,以學習國球為榮耀。教學模式也要轉變,以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和途徑→向學習目標挑戰→總結學習規律→自我評價與師生評價→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為主要教學模式。教師上課期間督導視察,督促老師嚴格認真。
改變現在的硬件設備包括場地、器材、教學環境、教學條件。很多的高校都是由于場地限制一直沒有開設乒乓球課程,或者是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學乒乓球。各個高校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對于場地問題要從經費上來解決,希望學校方面應加大在體育經費上的投資,相對加強對乒乓球場地、器材方面的改善,各大學至少要有一個可以供學生用來上課的乒乓球場地,使乒乓球教學環境更完美。教學的條件并不僅僅限于體育場地器材方面,還要配合乒乓球教學的理論文化教育部分,為喜愛乒乓球運動的學生準備專門的多媒體教室可以隨時進行視頻教學或者隨時觀看乒乓球直播比賽。真正讓大學的教育資源與乒乓球運動互補,使乒乓球專業基礎學校教育和高等學校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國內的很多大學與國外的一些大學成為了友好學校,所以大學的乒乓球教育環境也就不僅局限于國內,與國外的大學也可以相互切磋交流,讓乒乓球教育與國際接軌。
一項體育運動,比賽是推動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因為比賽的輸贏靠的就是技術、戰術、心理等,而技術、戰術、心理的獲得需要不斷的鍛煉和訓練,在反復的訓練中就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也可以將這項運動發揚光大,這就是比賽的刺激和促進作用。各高校之間要加大比賽的規模,增加比賽的次數。在此有兩種方案的建議:(1)每年的比賽分兩次大型比賽就是上半季和下半季,每季度的比賽應根據實際情況不少于2次;(2)可以把各高校按地區分成不同的區域,統一舉行比賽,最后決出每個區域的冠軍,再做最后的角逐。比賽需要經費、時間及場地等條件,需要各個高校及省體育局等相關的部門給予支持。
為乒乓球專業的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好處,吸引那些剛入大學和即將步入大學的學生。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成立的中國乒乓球學院,此校以高水平訓練、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文化傳播、國內國際培訓為職能。著力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卓越才能、創新精神的乒乓界精英,成為國內外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乒乓球運動管理人員的培養基地。這樣的學校內地也可以成立。許多高校沒有體育專業,對于成立乒乓球學院是個不錯的方法,既擴大了學校的規模,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給參加高考的學生減輕了競爭的壓力,更是一個吸引人才的好方法。大學生最擔心的就是工作就業問題,高校盡可能的為乒乓球專業的學生提供工作崗位,有了這樣的條件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高考生報了乒乓球專業方面,從長遠來說大大有利于乒乓球運動的發展。
制定一個具有鮮明目的性的乒乓球運動管理制度。一個目的是使學生受到教育;另一個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規章制度應該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制度內容應該符合教師、學生的特點,符合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的精神要求以及教育工作的客觀規律,還應該考慮到要有可能性,切合實際。制度中所提出的要求必須符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不但要適度,而且要有分寸,更要讓所有教師和學生都能接受,還得有相對的穩定性。在制定、執行和修改的全過程都必須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集思廣益。
學校管理者應該運用科學的管理辦法使規章制度得以認真執行。在執行過程中把執行制度與獎懲制度聯系起來,做到全員要求、一視同仁。還要定期檢查、獎優罰劣、定期小結、樹立典范。建立乒乓球教研室,嚴格對教研室的組織人員考察審核,選拔認真負責的老師。目的在于時刻對乒乓球教學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積極配合以上乒乓球運動運行體系的實施。執法部門要嚴格執行教研室下達的任務、命令,使乒乓球運動暢通運行有個基本保障。學生意見最能夠反映某項運動開展的實際情況,教研室應該設置多個意見箱,搜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以上是依據湖北省高校的乒乓球運動開展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一部分對策和方法,怎樣才能使湖北省高校乒乓球運動更好的發展,還需要借鑒其他省市乒乓球運動開展的經驗,甚至我們還要向國外的一些高校學習。希望通過以上的對策,可以使湖北省高校的乒乓球運動開展得更好,讓我們的國球發展得越來越好。
[1]蔡玉軍,姚淑平.上海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選項課的開展現狀與發展[J].體育科研,2007(28):90-92.
[2]李穎,宋紹興,張蕾.河北省高校乒乓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6):51-53.
[3]唐東陽,熊智焱,曾藕元.湖北省高校乒乓球健身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3,31(2):20-24.
[4]房杰,林辛.自主學習在高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