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磊
(新沂市文廣新體局 江蘇新沂 221400)
田徑運動不僅是增強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各項運動的基礎,它可以很好的發展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為其它各種運動項目提高成績提供基礎的保證。也正因為如此,各種體育運動教練員總會把田徑運動作為一種常用的訓練手段。
田徑運動對運動員的要求是比較全面的,耐力、柔韌、力量和速度缺一不可。本文就10~12歲兒童的田徑訓練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力量訓練,結合自己訓練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10~12歲兒童正處于小學階段,田徑運動在學生全面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體育課堂安排了大量的跑、跳和投擲。傳統的田徑項目都沒有較高深的技巧,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和掌握。田徑運動在培養學生運動素質,促進機體能力的發展和完善以及機體生長和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培養學生的道德意志品質、集體主義精神和克服困難的能力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力量訓練原則是力量訓練客觀規律的反映,是力量訓練實踐普遍經驗的總結與概括。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的很多教練員在對兒童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違反了力量原則。力量原則認為:阻力是發展力量的關鍵,不管你的練習完成多少次,只有在阻力足夠大時,才可能有效地獲得肌肉力量。通過調查發現,不少教練員是這樣安排力量訓練內容的。
第一,為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肌肉間協調性,采用較重的負荷重量,完成次數少的重復練習。這種方法在成年田徑運動員被較多的采用,投擲項目的運動員更把這種方法作為有效提高絕對肌力的重要訓練手段。但是我們面對的是身體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少年兒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比取得更好的成績更為重要,如果我們執意采取單一的手段來重點提高某一項身體素質,是急功近利的作法,會限制和影響孩子以后的發展。
第二,這部分教練為了訓練學生的力量,一般采用使用重量較輕,但是速度和次數的要求都比較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改善肌肉間協調用力效果和提高動作速度,常被人們稱為快速力量訓練法。這種訓練方法也是針對成年人的,作為教練員我們要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特點,考慮每個兒童的差異性,要根據每個人的自身特點來控制訓練量。
第三,這種教練是綜合的使用了上面的兩種方法。在充分發展肌肉力量的同時發展速度力量。這種綜合性訓練方法對高水平的成年運動員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對于專項訓練都得把握一定尺度的小學生來講,這種訓練方法只會起到欲速則不達的效果。
從以上調查我們可以發現,目前不少田徑教練員在對兒童力量訓練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身體素質專項訓練中,不考慮兒童身體發育特征,在較短時間內超負荷訓練來提高絕對力量素質,這是一種不顧后果的訓練方式,以飲鴆止渴的方式追求短期的成績,這是對運動員的不負責,應該堅決摒棄。
(2)在對肌肉絕對力量的訓練中,單一使用同一種訓練方法,使身體正在發育的兒童肌肉局部負擔過重引起肌肉損傷,導致田徑運動成績下降。
(3)不能在訓練過程中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無視少年兒童的生理特點和每個人的運動的差異性,采用一刀切模式進行訓練,這種方法不易發現“千里馬”,整體成績也不能普遍提高。
兒童階段訓練田徑少年的力量素質、應考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作為10~12歲的兒童進行力量素質訓練,要把改善肌肉協調性作為核心任務,要放棄那種增大肌肉的體積的錯誤想法。畢竟孩子的身體協調發展才是最重要的,教練員要通過訓練讓孩子全身的力量得到應有的發展。
(2)采用科學的力量素質訓練手段,多用克服自身體重方法,以動為主,以靜為輔,主要是因為動力練習可緊張、放松交替鍛煉肌肉,改善肌肉內的協調能力。
(3)在兒童身體發育時期,要對發展速度力量優先考慮,采用手段方法要遵循科學的規律,有利于兒童的身心發展,同時要以溫和的耐力練習作為力量訓練主要手段。
(4)在手段和方法上要抓住兒童的身心特點,采取有趣味的訓練方式,不能過多的重復,避免出現局部負擔過重的現象,要能激發學生訓練的興趣,避免出現過度疲勞或者消極訓練的現象。
(5)雖然我們是發展力量素質的專項訓練,但是我們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身體成長的需要,力求其他素質均衡發展,期求兒童身體素質全面提高,為以后更高水平的訓練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6)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要嚴格學生的每一個練習,準確每一個動作,充分考慮各種安全因素,確保訓練安全進行。
少年田徑力量素質科學訓練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全面發展訓練原則。兒童的田徑訓練不僅僅是以提高成績為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為今后從事更高級別的訓練打基礎。基于此,他們的力量素質需要全面發展,因為你現在還不知道“哪朵云彩會下雨”。無論在年度訓練計劃還是課時訓練計劃,都必須貫徹這一意識。訓練中既要關注兒童的下肢力量的發展,還要重視同時發展兒童的上肢力量和軀干力量;不僅要關注身體前部肌群的力量發展,還要重視身體后部及體側的肌肉力量發展;既要關注大肌肉群,也得考慮小肌肉群,不能過早實施專項力量訓練,唯有如此,我們的孩子身體力量才能協調的發展,為以后的專業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2)動作規范性原則。在所有的運動訓練中,動作的規范性是訓練效果的首要保證。發展力量的練習也不例外。規范的動作可以在訓練中協調發展兒童身體各部分的力量,訓練正確的動力定型很好的掌握需要的運動技能,也未今后的專項訓練提供技術的保障。在實際訓練過程中,要及時糾正完成動作的用力順序,對動作的幅度、速度以及身體各部位協調予正確的指導,如在立定跳遠訓練時,要求學生注意擺臂幅度和起跳的時機,讓他們掌握“爆發”用力的技巧。要求遵循動作規范的原則不僅促進兒童力量的協調增長,還可以避免動作不規范出現傷害或事故。
(3)遵循《體育課程標準》原則。《體育課程標準》是大批體育專家的經驗總結,有著科學性和普適性,為我們的體育訓練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對我們的訓練方式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我們在對兒童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要遵循《體育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的訓練規律。
《體育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各階段以及各次訓練課中合理把握力量練習的量和度。
①負重練習不宜拔高要求,靜力緊張練習不宜時間過長,反之會引起關節受傷和抑制骨骼生長。
②類似于“連續蛙跳”等單一的局部力量練習,要控制訓練的次數,要交替進行。10~12歲兒童骨骼、肌肉、力量都處在發展階段,承受力很弱,過重的局部負擔,會導致運動損傷。
③在固定時間內力量練習要控制力量練習的總量,最好采用“少負擔,多練習的方式”,要與發展其他素質的練習結合進行。
④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田徑運動訓練中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遵循螺旋上升的規律。發展學生的力量素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加大學生訓練的量是以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機能能力為依據的。在發展力量訓練中,訓練量的增加要遵循適應—加大—再適應—再加大的循序漸進原則要有明顯的節奏,運動量大、中、小交替進行,要考慮到疲勞期,要有適當的休息。在訓練的時候還得考慮運動員的差異性,即使相同的負荷,也不能密度過大,在此前提下再考慮專項特點,以及田徑訓練外其他活動的負擔量。
運動員訓練水平的提高,依賴于訓練方法的正確運用和創新。兒童田徑的力量素質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有長遠的訓練計劃,也要有近期訓練目標。在訓練方法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次訓練法,避免單調重復的訓練,那樣或產生疲勞枯燥,導致消極情緒。因此,教練員要多動腦筋,安排訓練多樣化、科學化。不同的訓練方法,可有相同的訓練效果,達到同一個目的。讓運動員感到訓練安排有特色,有新鮮感,更容易接受訓練安排,這才是最成功的訓練計劃與實踐。訓練時還可以穿插游戲活動,游戲訓練法是小學生業余訓練中重要的訓練方法,訓練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游戲、活動,在一定的情境氛圍中演好角色,在喜聞樂見的游戲中各項素質都得到期待的發展,這樣的訓練方式,不僅增添了學生對體育的理解,了解體育的魅力,而且還能使學生自身的潛力得到發展。總之,多樣化、科學合理的訓練,兒童田徑的力量素質才可以得到有效的發展,為以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胡祖榮.身體訓練1400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楊錫讓.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88.
[3]楊志棟,王曉倩.運動損傷研究現狀綜述[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6).
[4]郭曉青.田徑訓練中過度訓練的防與治[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2(12).
[5]李修振.兒童體質訓練的指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