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按照學校出臺的“三全育人”政策,制定了細化的工作方案,形成的“合力育人”教育思想。本文旨在通過學院“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實踐;策略
近幾年來,生科院一直遵循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培養大批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要的優秀人才。經過實踐,“合力育人”教育思想不僅顯示其合理性與有效性,而且出現一些問題,這集中地體現在對生命科學學院大一、大二本科生的教育過程中。
一、 “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實踐現狀分析
隨著學校確立高水平大學的建設目標,各項改革進入深水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進入新階段,學生工作部門提出了學院主導的學生工作新模式。
1、在專業教師群體中實行“導師制”和“青年教師兼職班主任制”
眾所周知,教書育人一直是教師的根本職責所在。實踐證明,從2007年以來,生科院積極探索并施行的“導師制”,從大一年級開始為每位本科生配備導師,負責指導學生的學習、品德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施行的“青年教師兼職班主任制”也在一定教學管理過程中取得不錯反響。
2、在研究生群體中開展配備“實習班主任”的工作
根據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實習”是必修課,占有2個必修學分,“實習”的主要內容包含擔任大學生輔導員或班主任,承擔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于2010年初,我院設置“實習班主任”崗位,為研究生提供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也幫助新生能夠更快適應大學生活。
3、在學生骨干群體中選聘“學生黨員調研員”
為了把學生黨員作用落到實處,生科院設置了“學生黨員調研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不僅高度重視大學生黨員的先進示范作用和學生黨支部的帶頭作用,而且努力通過“學生黨員調研員”的工作方式,架起在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的工作橋梁。這一嘗試使學生黨員骨干也成為了“育人合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實踐問題分析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合力育人”教育新思路也出現不可忽視的問題。從2013年10月底開始,我們著手圍繞“合力育人”教學思想新工作理念做了小范圍的問卷調查。通過調研問卷分析,目前影響生科院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效果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任課教師教育思想存在偏差
近年來,學校采取措施推動專業教師隊伍參與學生教育管理,選聘青年教師兼職班主任(輔導員),搭建學生與教師交流平臺。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認為當前專業教師只承擔了輔導員的部分工作,如思想引導、生活細節和職業規劃指導,然而其在專業知識上的優勢沒有得到最大發揮。學生認為專業教師參與學生工作存在的問題有:57%的學生覺得教師投入時間較少,20%選擇工作職責不明確,15%覺得缺乏工作考核機制,8%覺得是執行不到位。這些各種問題反映了學生希望多與專業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希望教師能夠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和思想觀念,并在教學過程中為他們解疑釋惑。
2、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通過調查結果我們了解到,學生對輔導員工作大體上持肯定態度,80%的學生表示滿意,工作滿意度較高,輔導員正日益成為大學生值得信賴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但是此項調查也顯示,輔導員工作也存在著一些問題,58%學生認為少數輔導員辦事缺乏一定的公平、公正、透明度,15%認為輔導員要注意學習與運用多媒體技術,12%學生認為輔導員道德修養有待提高,3%學生認為適當的權威感在開展工作中是必要的。上述種種問題反映了學生對輔導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他們認為輔導員必須主動時刻更新知識儲備、總結規律,并在工作中應運用科學的方法、詳實的論證、事實的依據,以而使工作更具成效。
3、教育教學人員資源缺乏整合共享
從整體上,輔導員與專業教師隊伍沒有起到1+1>2的特別效果。由于兩支隊伍在學院分屬兩個不同的管理部門,領導人員也不一致,在工作中就出現了溝通與交流不靈活的現象,這致使兩支隊伍之間不熟悉,沒有合理利用資源和互幫互助,使得前者缺乏對學生的真實了解,只忙于自身教學工作,后者陷于雜亂繁瑣的學生管理事務中,缺乏知識理論的培育過程。
三、 “合力育人”思想的實踐策略
為了解決學院“合力育人”教育思想工作現存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面不斷完善和改進教育工作,從而全面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1、強化專職教師的思想教育責任,發揮教書育人作用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環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主導作用。因此,學院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專職教師的責任:第一,努力豐富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能夠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在學校,教師要有效利用學校圖書資源和學院資料室資源,把自己的空余時間利用起來多讀書、讀好書。第二,實施合作教學,促進資源共享。如:鉆研教材教法、觀看優秀課例、交流實驗成果、探討課程問題等。這樣有利于合作團體集體的智慧的激發,是每個成員形成“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合力意識。
2、重點調動輔導員老師,發揮主陣地的育人作用
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充分調動輔導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院采取“六進”的管理方法(包括進宿舍、進食堂、進教室、進圖書館、進實習場所、進活動場所等),讓學生隨時感受老師的關懷和管理。第二,采取以老帶新方法,盡快提高新任輔導員老師的辦事效率。學院可以通過開展“每周例會”促使輔導員之間更多的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改進,從根本上保證全體輔導員的整體水平。
3、積極發揮學生會的帶頭作用
學生會工作能夠讓學生養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也能夠使得學院更出色地完成學生管理工作。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在了解學院的實際工作開展情況時要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在本質上抓好學生會內部建設,確保學生會組織整體水平。第二,在系團總支的帶領下,定期召開學生會會議。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如科技文化藝術節、高水平的文化講座、演講比賽、綜合素質大賽、各自體育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養。
4、調動學生黨員,積極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學生中的積極分子以及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這些直接影響著著這些學生的周圍同學。為此,要狠抓日常教育,要對他們及時加強黨性教育。例如,學院的資料室在夜間是不對外開放的,可以通過吸收同學參與管理而改革,既提高了服務部門效率,又鍛煉了同學的能力。
5、借鑒畢業學生的經驗,給予在校學生以觸動
課堂上教師的說教對于學生來說往往會讓學生產生疲軟心理。但是已畢業走上社會的學生們的現身說法,對于在校學生來說往往會產生更大的觸動,因此,生科院可以施行連續性考察、培養并選拔優秀人才留校任教制度,甚至還可以邀請各個專業的優秀畢業生返校,做報告、做演講,起到了以老帶新的作用。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成效相對緩慢的“靈魂工程”。這一教育的過程應是充滿科學內涵的“腦力勞動”,而不是教訓學生的“體力勞動”,需要集結全院的共同努力。我學院推行的“合力育人”教育思想和其成長實踐凝聚著學院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太多人的心血。雖然其存在不足之處,但是充分展示了生科院“合力育人”教育思想實踐的創造性、有效性。“合力育人”教育思想的實踐不僅值得華中師范大學其他學院乃至整個學校學習和借鑒,更對于新形勢下高校人才培養具有普遍有效的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趙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建設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劉杜欣,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論與實踐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4).
[4]王琴華,儲著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整體形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57.
作者簡介:張夢婷,華中師范大學學術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二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