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爭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聽力的教學水平是每一個初中英語教師和教育工作研究者所關心的話題。本文借鑒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將全身反應法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應用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研究與分析,希望對英語教學法的理論發展盡微薄之力。
關鍵詞:全身反應法;初中英語;聽力教學
引言
隨著英語這一國際語言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全球掀起了新一輪的英語學習浪潮。如何學好英語,在教育界可以說是百花爭艷,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林林總總。但是,總結來看,語言的教學方法離不開對學生認知結構特點與規律的研究與分析。同樣,語言的學習,也需要對語言的特點與形成規律進行一些常規的研究與思考。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進行英語教學呢?特別是如何更好地推進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讓英語聽力練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生學習的樂園與天堂。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的英語教學法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全身反應法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一 什么是全身反應法
全身反應法,單純從字面上來理解,我們很容易將其理解為一種藝術課程,例如音樂、舞蹈之類的教學方法,實則不然。全身反應法是建立在科學的人腦認知結構等相關理論基礎上的。它的發起人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著名心理學教授詹姆士,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首先提出的。這一理論是引導語言的學習者將語言與肢體行為進行有機的聯系,從而幫助語言學習者特別是第二語言學習者更好地掌握和駕馭語言。詹姆士在研究大腦的認知心理結構時發現:在人的大腦中,有兩個半球,分別在人的認知領域扮演不同的角色。具體來說:人的左半球大腦主要分管人的邏輯方面的思維,人的右半球大腦,主要分管人的形象藝術方面的思維。但是兩者之間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如果將兩者進行有效地溝通與互動將會達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法對語言情景的真實性進行了最大程度的模擬與加工。這種教學法在歐美國家的語言學習,特別是幼兒語言的學習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現狀
筆者通過在遼寧錦州八中,實驗等初級中學進行走訪時發現:初中英語課堂雖然秩序井然,教學方法得當。但是,學生學習的精神面貌并不是一種煥發認知喜悅的青春活力。初級中學的學生應該是學生青春、熱血的時候,可是在聽了幾節教學示范課后,我卻感到了學生對學習的焦慮與壓力,而不是對英語學習強烈的需求與渴望。拋開學生認知,特別是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談,教師的教授方法缺乏教學的互動與活力應該是影響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我國著名教育學者葉瀾教授曾經在一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討會上提出:要把課堂的生命力還給課堂,換句話說:英語課堂應該是一個語言習得的愉悅過程,最起碼,對學生而言,不是一種負擔與折磨。所以,如何激發學生英語聽力練習的熱情,提高英語聽力的課堂教學效果,已經到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三 全身反應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戰場。隨著“向45分鐘要效率”口號的提出,我們也應該從給學生減負的角度來重新思考英語聽力教學改革的方向與思路。全身反應法,作為一種在海內外獲得很大推廣的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注意。
1 走出教學活動的誤區,特別是在全身反應法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特別是一些一線的英語教師,對于全身反應法存在某種誤解或者歪解。他們認為:全身反應法就是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帶領學生進行游戲、活動等等。這種缺乏理論指導的全身反應法會給教學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如果缺乏對全身反應法的理論基礎的全面思考和認知,該教學法很容易流于形式,最后反而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2 全身反應法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與計劃
關于英語聽力教學,由于班級人數以及空間位置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和制約,很多具有一定規模的團體性活動是很難展開和進行的。因此,在全身反應法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這種方法背后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另外,所有的活動設計與安排要對教學效果進行提前的評估與調整,避免造成課堂教學資源的浪費。這種準備和計劃還體現在教師對學生認知水平與認知心理的分析。只有建立在對學習者認知特點與規律的全盤考慮,才會在全身反應法的具體實踐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全身反應法要注重多媒體教學的結合。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已經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特別是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這種教學設施的變革,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語言教學點通過音頻、視頻等技術手段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吸收和理解。另一方面,全身反應法對教師自身的藝術修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如果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規避這一因教師自身能力欠缺給全身反應法的實施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是,多媒體教學在全身反應法的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因多媒體的過度介入教學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對這種媒體教學產生過度依賴的現象。另一方面,要注重發揮教師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只有把教師的聰明才智進行非常好的發揮和使用,全身反應法才會真正得到貫徹與推廣。
4 全身反應法在初中英語聽力課中的應用實例
在筆者日常的英語聽力教學中,有一次比較成功的全身反應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施,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的全身反應法的實施有所啟發和裨益。
新課標初一第六單元是關于動物園的單詞的認知,筆者準備了一些動物的圖片和視頻作為全身反應法的教學材料。具體實施如下:在通過課前一首歌熱身過后,筆者打開已經準備好的動物的音頻資料播放動物的叫聲。比如,貓,狗,雞,鴨,鵝,獅子,猴子,老虎,大象等等。學生通過動物的聲音來判斷動物的名稱。通過這一練習,學生對于動物的聲音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然后,我把各個動物的英語名稱進行一一匹配,并引導學生進行聽詞與辨音的認知。通過這一階段的認知后,學生對于動物的英語名稱進行了一定基礎的信息加工。為了幫其更好地建立認知結構。筆者引導學生做了一個“我來做,你來猜”的游戲,結果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好,教學目標也非常順利的實現和完成了。
結語
全身反應法作為一種比較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將語言的輸入與輸出結合在一起。這種方法,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通過對學生身體的感官刺激和聯系來實現認知的強化。另一方面,在學生的積極主動的練習和實踐中可以不斷培養自己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實現獨立自主學習的意志品質。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全身反應法的使用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對教師的活動組織能力,特別是藝術類活到的組織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樣,在針對年齡比較小的學生來說,全身反應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教學方法,但對于具備一定邏輯思維能力的高年級學生,以及涉及比較抽象的理論與概念時,這種全身反應教學法并不能完全達到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彭晉祁. TPR教學技能特征及培養措施[J]. 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6)
[2] 黃亞楠,王曉為. 全身反應法在少兒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
[3] 郭小純.TPR教學法與我國的英語教學[J].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9(01)
[4] 劉鑫.基礎英語教學中值得推廣的一種新方法——“TPR”教學法[J]. 保山師專學報. 2007(03)
[5] 梁三云.全身反應教學法介評[J]. 揚州職業大學學報. 2005(02)
[6] 王春芬.全身反應教學法在初中英語中的運用[J]. 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