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楓逸
對付“蠅貪”需盯緊“微權力”
文/張楓逸
很多領域的基層公務員,由于手握執法權,雖然級別低,卻成為違法違規者重點巴結的對象?!笆漳沐X財,給你關照”成了基層執法者與企業之間一種心照不宣的“潛規則”。而在這種“潛規則”下,制度、法規形如廢紙。
“蠅貪”看似不起眼,其危害卻不小?;鶎庸珓諉T直接與企業、群眾打交道,是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第一道門面”,其貪腐現象勢必大大損害政府形象。教育、環保、城建、民政等容易滋生“蠅貪”的領域,更關系到百姓切身利益。送了禮,污染企業、違法建筑就能逍遙法外;不送禮,合法經營的商家也要被處處刁難。如此黑白顛倒的執法邏輯,嚴重侵害公眾權益和公共利益,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權力體系中,基層公務員就好比毛細血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政府肌體的健康。任何善政都要通過基層的落實,才能轉化為民生福祉;在群體性“蠅貪”的潛規則下,再好的經都可能被這些歪嘴和尚念歪。因此,我們不僅要“老虎”“蒼蠅”一起打,更要一樣打,對付“蠅貪”也要拿出“打虎”精神。
一些基層執法人員權力不大卻能用到極致,恰恰說明“微權力”缺乏有效約束,存在過大的自由裁量空間。就拿一個企業來說,怎么檢查、檢查幾次、查到了怎么處理,往往都是執法人員自己說了算。正如一位行賄者所言,“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卡我”。遏制“蠅貪”,必須嚴格約束“微權力”,健全執法機制,細化執法標準,規范執法程序,避免少數人員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權力缺乏監督,必然導致腐敗,對于基層公務員的監督,也要滲透到權力體系的毛細血管?!跋壺潯爆F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源于基層點多面廣,存在“上級監督太遠、內部監督太軟”的真空。遏制“蠅貪”,還要建立完善“微監督”,增強群眾的監督意識,敢于對“收你錢財,對你關照”的潛規則說不。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對于“蠅貪”不能有絲毫的姑息縱容。誠然,“蠅貪”往往限于在企業與工作人員之間,受賄次數較多但數額零散,存在一定程度的發現難、查證難。但有關部門還是要像打“老虎”一樣重視打“蒼蠅”,一查到底,嚴肅問責。只有堅決落實“微處理”,形成“伸手必被捉”的高壓態勢,才能樹立基層執法人員對于黨紀國法的敬畏,不敢逾越雷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