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莉
摘 要:圖書館被稱之為沒有圍墻的大學,是知識和信息的集中地,也是校外教育的主要場所。是社會教育的主要承擔者。公益講座是圖書館教育功能的重要體現之一,其內容包羅萬象,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已成為圖書館品牌建設的核心。本文探討了公共圖書館公益性講座服務的功能、提升服務的要求及途徑。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公益講座;服務;新媒體
一、圖書館公益性講座的功能
我國圖書館公益講座起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由現國家圖書館的前身-北京圖書館開創,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圖書館公益講座已經在我國各類圖書館展開,并且逐步實現實時教育的目標。圖書館公益講座的創設,不僅為圖書館樹立品牌形象奠定基礎,更為社會教育提供了可能。文化交流和知識信息的傳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滿足了讀者受眾所需,充實了國民生活。
圖書館利用其自身的優勢舉辦的講座是提高全民素質,進行全民教育的重要的環節,與國家提倡的學習型社會是協調一致的。如國家圖書館的“部級領導干部歷史公益講座”、首都圖書館的“北京歷史文化系列講座”、陜西省圖書館的“陜圖講壇”、上海圖書館的“上圖講座”等各類著名的講座形式。這些講座的進行對發揮圖書館在社會教育中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使大眾認識到了圖書館的信息和知識的價值所在。
二、圖書館公益講座的發展要求
1.滿足受眾的需求。文化傳播作為一項智慧服務,應該考慮大眾的意愿和需求,重視文化的實踐力,因此,公共圖書館在開展公益性講座時,要注重提升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圖書館必須建立嚴格的圖書館人才選用的機制,選擇擁有經驗的和高級業務素養的專業人才,改善服務水平不高的現狀。同時,講座策劃時要具有敏銳的判斷力,挖掘信息的科學含量,為大眾提供真實可靠的、全面科學的信息,而且選題要符合大眾的需求,時代感強,切實實現文化服務和傳播的效用。
2.主講嘉賓的甄選。主講嘉賓作為講座現場思想的引導者,其內容呈現和思想情感的表達直接影響著講座所要傳達的知識信息的效果,所以講座策劃人在選擇主講嘉賓時,首先要做好調研,根據選題意向進行嘉賓的甄選。博學睿智的主講不僅可以豐富講座的內容和信息含量,而且還可以依靠堅實的信息支撐和高度的理論自信,通過近乎于演講的熱情,表達思想,增加感染力和影響力。
主講嘉賓作為整個講座的主心所在,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完全可以被視為一場講座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在實際選擇時務必要嚴把關,選擇專業素養高、綜合業務強且熱心公益事業的知名學者,一般最好是高校副高以上職稱。選好之后就是與學者的溝通與交流工作,這同樣也是組織好一場講座的重要所在,在實際交流與溝通之前,注意做好基本準備,交談時要坦誠公布,以使學者能真心真意的配合我們的演講活動。
3.成立專門負責小組。高質量的講座可以極大地幫助圖書館工作人員提高業務水平,因此要經常進行組織,那么相應地成立一支專門負責講座事宜的部門或者小組就亟不可待。大體工作內容包括三個方面,聯系與接待專家,講座宣傳與經費公關,講座現場攝影與后期視頻加工。
三、圖書館公益講座傳播媒介的應用
1.報紙和電視。報紙和電視作為主流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上易被人們所接受。兩者在公益講座傳播上都有其優勢。報紙發行量大,覆蓋面廣,接受人群多,具有可保存性。同時一些報紙為政府所辦,權威性高、公信力強。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報紙的優勢特點,提供公益講座通知預告和講座文稿以供人們閱讀。較之報紙的優勢,電視最大的優勢就是形象化,影音同步更能吸引人們的關注。CCTV所開辦的百家講壇隨不是圖書館公益講座,但圖書館可以借鑒其形式,將公益講座通過電視直播或者播放VCR,以使受眾能接受更多文化的熏陶。同時電視可以播放重大公益講座的預告,擴大其影響力。
2.網站。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站成為了網民上網查閱資料,獲取信息的第一選擇。據統計,截止2013年12月31日,我國網站數量達到350.7萬個,網民數量位居世界第一,網站的有用性和發展不可預估。所以,圖書館應將網站作為其公益講座傳播的主要窗口。當前各省級圖書館均有其官方網站,本文以陜西省圖書館為例,其官方網站http://www.sxlib.org.cn/中開設了陜圖講壇專題,具體鏈接有5個,分別是講壇簡介,本月預告,最近講座,講座總覽和講座回顧。陜圖講壇由”長安文化風”和”宏觀知識信息”兩大板塊構成,下設”秦風秦韻”、”歷史文化”、”時事熱點”、”經濟論壇”、”名家名著”、”醫療養生””為民說法”等數十個系列。
3.微博、微信、QQ即時通訊軟件的應用。即時通訊軟件的廣泛應用使信息傳播無障礙化,通過電腦、手機均可獲取信息。據統計我國微博注冊數量和微信、QQ注冊人數均已億計。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即時通訊軟件提高公益講座與受眾之間的溝通交流效率。通過開設官微、推送消息使受眾獲取公益講座信息,通過視頻鏈接和文字讓受眾全天候享受圖書館公益講座服務。
四、結語
公益講座是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圖書館通過公益講座不僅能夠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及社會影響力,更將先進文化、先進思想和科學知識傳遞給受眾,使受眾在快節奏生活中尋一方凈土,感悟知識和文化的力量。更為構建學習型社會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鄒淑紅.圖書館公益性講座的專業化發展與社會化運作[J].圖書館學刊,2012(4):49—50.
[2]王世偉.對公共圖書館講座工作的再認識——以上海圖書館講座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3(6):32—35.
[3]龍梅寧.圖書館講座功能與構建和諧社會的思考[J].青海社會科學.201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