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睿
用心守護那片綠
◎李 睿
執教十多年來,有苦有甜,有淚有笑,但我依然此生無悔,和所有教師一樣,就像辛勤的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同一塊土地精心耕作、無私奉獻、用愛守護著。因為走進孩子們的世界,我的心是快樂的,我熟悉了他們的聲音,看慣了他們的眼神,那表情里的音樂、小說、詩歌、散文是我怎么也讀不厭的畫卷。三尺講臺前,我所面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浩瀚海洋。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愛聰明、漂亮、健康、學習好的學生,還要愛反應遲鈍、調皮搗蛋、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杜絕偏愛優生歧視差生。“植而不修則歪,教而不育則差,育而無方則罔。”和優等生相對立的,正是一些學困生。這些學生有的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行為習慣也不好。老師和同學都很厭煩。可是我認為如果經常批評他們,冷落他們,那他們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嗎?所以對待這些孩子,我總是不厭其煩地用愛心感化他們、關愛他們。我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他們的過錯,而是對他們的優點、成績我都及時加以肯定,使他們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我在對待“差生”問題上傾注了全部心血,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班里有一個特別淘氣的孩子,他學習成績不好不說,行為習慣也不好,總是打架,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我經常在課堂上,別人回答很難的問題被鼓勵,對于他只要把最簡單的問題答對了就可以得到掌聲。這時他的眼里充滿了喜悅,充滿了自信。課后我和他談心,并選他當班長,讓他以身作則,這樣他在管理別人的同時,也受到了別人的監督,很多不良習慣也漸漸銷聲匿跡,成績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教書育人這項工作是最偉大的,但也是最平凡的。然而,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成宏偉的事業去研究、去奉獻,我們就會發現其間無窮的樂趣。教育需要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漫漫的求索和執著的追求,有多少同行把青春年華扎根三尺講臺而無怨無悔,多少同行將家庭擱置一旁而心無旁鶩,又有多少同行如老黃牛一般埋頭苦干而不知疲倦。他們都是我的榜樣,想著他們,我不敢輕言松懈,我必須時時刻刻安于寂寞,竭盡全力地辛勤工作。烈日炎炎的夏季,我也想在辦公室多喝杯水、歇歇涼,可是不行,作為班主任,每個課間我都要去教室和學生在一起;大雪紛飛的寒冬,我也想晚到校一會兒,可是也不行,越是下雪我越要早到校及時清掃積雪,保障學生安全;上完一天的課后又困又累,我也想舒舒服服休息一晚,可是還不行,第二天的課還沒備好,必須認真完成,傳授知識來不得半點馬虎……當我做這一切時,我并沒有回頭想過今天一共工作了多少小時,是否需要休息了,只知道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去完成;我也沒有往前想過這樣加倍地努力是否能見成效,只知道目前的狀況離學校的要求、離教師的職責還有一段距離,還應該不斷地努力……
為了孕育一片肥沃的土地,我常常游離于教材與資料之間,為了準備一篇材料,我翻閱大量書籍,不斷學習新知,更新教育理念。為了上好一節課,我反復琢磨,精益求精,創新教學思路、構建切合實際的學情模式。與同事互相切磋,互相學習,用彼此真實的案例互相感染,用彼此分析的理性互相啟迪,以彼此互惠共商,把多媒體引入課堂,讓課堂充滿活力,多吸收名師的教學經驗,讓學生學習的知識容易接受。使學生在這片廣袤的原野上不但要吃飽,還要吃好。
教育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尤其是家長和教師的密切配合,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部分家長背井離鄉,遠走他鄉,留下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由于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愛,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大多數家長比較忙,他們無暇照顧孩子們的學習,有空也是隨口問聲“作業做好沒有”,這樣致使孩子學習的自覺性較差。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我定期不定期的和個別學生的家長進行交流,反映孩子的近期表現,或電話、或短信、或QQ,看到學生進步的表現,聽到家長幾句感謝的話語,我很欣慰。
“工作著是幸福的,學習著是幸福的”。如果細心去發現,當教師確實能帶來太多潛在的幸福!響徹在我周圍銀鈴般的童聲不是很悅耳嗎?圍繞在我身邊不停轉悠的身影不是很美妙嗎?照亮在我眼前無比天真的笑臉不是很美麗嗎?哪怕是哭著來向我告狀的那個“小可憐蟲”,還不是因為我就是她心中的女皇?這樣一想,當老師的甜蜜感覺就油然而生。讓我們用慈愛呵護本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翼放飛理想,用愛心守護綠色。
(作者單位:甘肅省鎮原縣東街小學)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