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丹
[摘 要]嵌入式服務作為一種服務理念已在國外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介紹了高校圖書館嵌入決策、教學科研、用戶學習、參考咨詢及文獻資源建設,提供個性化、泛在化和交叉融合的知識服務幾種模式。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學科館員
1.引言
泛在知識環境是由網絡設施、硬件、軟件、信息資源、人等有機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識基礎結構,是未來知識型社會的一種綜合的全面的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它通過計算、存儲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數據、信息、工具、設備等資源能夠更為完全徹底地發揮作用而構建的一種普遍的、綜合性的知識環境。泛在知識環境下,知識信息的獲取變得更為便捷,呈現出泛在服務趨勢。即將圖書館服務無縫地、動態地、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地融入用戶知識過程中,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嵌入式服務正是在泛在知識環境下產生的。
2.嵌入式服務的由來及內涵
“嵌入(Embed)”概念的涵義源于伊拉克戰爭,當時派往戰場的戰地記者(embedded journalist)為了完成新聞報道的實時任務,必須嵌入到軍隊中,進行跟蹤報道。而在圖書館用戶服務實踐中,人們發現采用“嵌入式服務”可以更主動、更有效地、及時地為他們提供知識信息服務,由此,嵌入式服務模式便被人們逐漸推廣開來。所謂嵌入式服務,就是以用戶為中心,將服務融入用戶的環境中,打破用戶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為用戶營造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保障環境。具體指高校圖書館為滿足用戶的個性化信息需求,積極主動地“嵌入(Embed)”到用戶的學習、科研環境中去,并以適當的方式將圖書館各項服務融入用戶的學習、科研、社交、網絡、移動等環境之中,讓用戶感到圖書館服務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應遵循以下幾個方面。在服務內容上,不能僅有知識信息的推送,還要有專家指導、協同創作、場景模擬、交流互動等一系列活動;在服務方式上,需要以尊重和舒適為前提,力誡廣告式的無孔不入,令人生厭,讓用戶無障礙地、自然而然地接受服務;在服務效果上,力爭達到隨時隨地以任何知識信息服務于任何用戶的理想狀態,實際上以最大化地融入、方便用戶為原則;在服務目標上,以支持高校學習科研教學、促進學術進步為目的。嵌入式服務模式和以信息資源為中心,注重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收藏和推廣的傳統服務模式相比,更加強調從用戶的利益和需求出發,以用戶和用戶需求為中心,協調全館以及各方面的力量,設計服務內容,重組服務模式,再造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機制,優化服務策略,它強調把圖書館服務融入一線,嵌入過程,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學習提供個性化、泛在化和交叉融合的知識服務,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全面提升用戶的信息素養和能力。
3.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服務模式
3.1嵌入決策過程,提供知識服務
現代決策理論認為,決策的制定、調控、修正等都離不開信息,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和依據,決策的過程就是信息的輸入、加工與輸出的過程[1]。圖書館是人們尋求知識信息的主要渠道和集散地,擁有開展知識和信息服務的專業技術人才,能為各種決策提供輔助支持和保障。嵌入決策過程,是圖書館員或整個圖書館組織運用專業優勢和技術手段,在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信息的基礎上,融入到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的決策過程,以充分可靠的研究報告和客觀翔實的數據資料為基礎,向決策提供全程的信息服務支持和信息需求保障。
中科院圖書館瞄準用戶所承擔的科研課題和項目進行跟蹤服務,針對重要的網站、數據庫、專家博客等網絡信息源進行定期挖掘、掃描,經過分析加工整理成專題信息,及時推送給用戶,為承擔國家重大專項任務的學科組提供了《艾滋病研究領域快報》,為承擔中國科學院創新先導項目的課題組提供了《干細胞領域研究快報》[2]。
圖書館可以針對企業組織的需求,如企業組織需要了解某一產品市場行情信息、同行業競爭對手信息,或者需要了解某一新產品所涉及的相關技術路線、市場、競爭者和行業政策等各類信息。可以提供專題性或綜述性的調查報告與研究報告,為企業組織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持。2008年,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4位學科館員和本校若干博士研究生合作,為南京某科研單位新材料技術研究提供定題服務、月度簡報和發展態勢研究報告[3]。
3.2嵌入科學研究,開展知識服務
隨著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科研人員對信息服務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他們希望能夠通攬全局、掌握并了解國內外科學發展的前沿信息,能夠從新興領域以及與學科相關的領域捕獲所需要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予以提煉和加工,在分析、利用和再創新的過程中進行創造性的工作。這就要求圖書館服務能夠嵌入科研過程。
嵌入科學研究,是指學科館員參與到用戶科研活動中來,融入到用戶科學研究的整個過程。館員可以為項目的前期策劃、選題、申報、研究、成果評價和成果轉化等各個環節提供全程式的知識信息服務,同時提供研究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等信息,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同行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學術動態信息,撰寫專題報告、學科領域的技術熱點分析報告,對科研機構及其國際國內競爭對象的研發實力、研發產出、未來研發趨勢、市場競爭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嵌入科研過程在國外已經取得很好的效果,很多館員利用嵌入式服務深入科研項目,并將其作為重點來推介。例如,伯克利大學圖書館的學科館員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教師科研教學提供知識服務,幫助教師最終完成了一項提案,用戶對其感激的同時,加深了對其服務能力的認可。正是基于上學科館員嵌入式服務,使得該教師同意他提出的建議,在其課程中增加了信息素養教學的相關內容。因此,信息服務嵌入到科研項目中不僅有利于良好的信息供需關系的形成,而且有利于館員深入到用戶知識需求的解決過程中,挖掘用戶真實的和潛在的需求,并在第一時間為用戶捕獲、分析和提供信息。
3.3嵌入學習過程,為用戶提供指導和幫助
嵌入用戶自主學習。就是將高校圖書館原有的書庫、電子閱覽室和自習室進行整合,按照學科分類方式,設置若干個由人員、資源、設備、空間組成的自主學習空間,為用戶應對信息環境的變化和更好地駕馭信息環境提供指導和幫助。嵌入用戶自主學習,除了要為用戶提供最基本舒適的學習環境條件(光線、溫度、通風、布局、色彩等)外,還要為他們配置輔助學習的必要硬件(多媒體計算機、各種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傳真機等外圍設備)。另外,豐富的紙質文獻和數字文獻信息資源配備也是必不可少的,經驗豐富的學科館員隨時準備為師生解決疑難問題。
嵌入用戶情境學習。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讓·萊夫(Jean Lave)教授和獨立研究者愛丁納·溫格(Etienne Wenger)于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種學習方式。即指在要學習的知識、技能的應用情境中進行學習的方式。也就是說,你要學習的東西將實際應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應該在什么樣的情境中學習這些東西[4]。“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學。”譬如,你要學習做菜,就應該在廚房里學習;你要學習討價還價的技巧,就應該在實際的銷售場合學習。嵌入用戶情境學習需要模擬創建一個讓師生共同參與實踐的學習場地。選擇重點特色學科,與各個院系、實驗中心共同協作創建,根據專業特點,建立適應教學和研究的模擬場景。例如,法律專業的模擬法庭,新聞專業的采訪制作實驗室,經濟管理類的電子商務實驗室,歷史學科的文物復原、文獻復制實驗室,外語專業的語音室等。學科館員與師生共同搜集或設置典型案例,相互溝通協作,以角色扮演、技術支持或現場輔助的方式參與師生的情境互動,使學習者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有利于加深知識印象并獲取實踐經驗。還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逼真的動畫影像,把各種場景移植入模擬場地,展示更加豐富多彩的社會模擬場景。
3.4嵌入參考咨詢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
參考咨詢是圖書館員對讀者在利用文獻和尋求知識、情報提供幫助的活動。它以協助檢索、解答咨詢和專題文獻報道等方式向用戶提供事實、數據和文獻線索。傳統的參考咨詢服務是一種坐等用戶上門的被動服務,服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數字信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單一的被動服務模式方式將會改變,學科館員不但可以主動走出圖書館嵌入到用戶的學習環境中,還可以利用先進的知識環境和發達的信息技術,利用“e劃通”、RSS、E-mail、Blog、QQ以及一些虛擬參考咨詢系統等通訊工具為用戶提供數字參考咨詢服務,即時參與融入到用戶的教學與科研中去。除了為用戶提供信息資源,還可以為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活動出謀劃策,從而使自己從一個信息資源的指導與提供者變成了用戶的科研合作伙伴。例如CALIS的數字參考咨詢系統已經開始在國內高校圖書館普及開來,利用系統可以進行表單咨詢以及實時咨詢,深入嵌入到用戶的學習與科研當中。
3.5嵌入文獻資源建設過程,構建資源保障體系
文獻信息資源是圖書館服務的物質基礎,將學科館員嵌入到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打造學科館員與選書專家組相結合的文獻資源建設模式。專家組成員由來自教學和科研一線的核心和權威力量組成,基于他們對本學科和對本專業資源的精準把握和甄別能力,所薦購資源與科研方向太學科專業設置能夠最大程度地吻合,從而能夠確保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和本專業讀者的資源需求,專業針對性強,學術價值高;同時根據教學和科研的情況進行統籌規劃與調整,從實際需求出發,革新機制,制定目標,密切配合選書專家,詳細分析各種薦購信息,構建適應學科專業需要的立體化資源建設保障體系。
4.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意義
4.1有利于圖書館與師生的深度融合與全面合作
嵌入式服務要走出圖書館,走進科研教學一線、走進課堂、走進企業,跟用戶(學生教師職員)親密合作,深入到他們的學習、生活環境之中,去發現他們真正的信息需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題或項目中,通過與用戶之間的親密合作來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只有當你融入到用戶的環境之中,雙方才能建立更好的互動關系。館員能夠更好地知曉他們的需求是什么以及他們的工作方式,而研究人員也能夠更多地理解圖書館員能夠提供哪些幫助。嵌入用戶環境的成功要素在于建立雙方共贏的合作關系。以威爾士醫學院圖書館信息館員為例,從圖書館的角度看,信息館員嵌入到臨床,提供教學、個性化信息服務、現場參與,增強了醫療機構中信息館員的形象與作用;而另一方面,醫療小組由于利用館員的技能與專長節約了時間與金錢,雙方均從這種伙伴關系中互惠[5]。
4.2提升了用戶對圖書館的認知度
嵌入式服務極大地提高了資源的可見度與利用率,增強了公眾對圖書館的認知度。廈門大學圖書館自2009年起開展嵌入式教學實踐,根據科研教學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文獻檢索、資源推薦、信息搜集等方面的教學。同時,在幫助學生完成課題的同時掌握文獻檢索的方法與技巧。開展此項服務以來,圖書館服務得到了任課教師的支持和學生的好評。復旦大學圖書館從2010年起與法學院合作,在法學院首次推出將《圖書館服務與資源導覽》課程嵌入到實際教學中,嵌入式服務受到用戶的接受與歡迎。
4.3推動圖書館—用戶互動協作服務模式的實現
嵌入式服務是一種互動協作的服務模式。實現嵌入式服務必須引入圖書館—用戶協作機制。只有通過雙方協作互動,嵌入式服務才能更好地融入用戶教學、科研和學習生活過程中。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開展面向科研一線的“專業領域知識環境”建設很好地詮釋了互動協作機制的內涵。互動協作服務模式主要包括:圖書館與院系協作、用戶與圖書館員協作、學科館員與研究所圖書館員協作、資源建設人員與技術開發人員協作學科館員與資源建設人員協作等,這種協同模式貫穿在專業領域知識環境建設的整個過程之中。
5.結語
嵌入式服務按照學科、專業、課題、項目等來獲取、組織、檢索、存儲、傳遞與提供利用信息資源,從而使圖書館服務更加學科化、知識化和專業化,打破了以傳統的按文獻工作流程組織信息的方式,創新了原有陣地服務模式,是服務的創新、深化和升華。圖書館服務嵌入用戶學習科研當中并成為他們的一部分,無縫、動態、交互地融入用戶的過程之中,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一切有用戶存在的地方,滲透著泛在圖書館的理念,能極大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與可見度,增強圖書館的公眾認知度真正體現了圖書館的服務本質和社會使命,推動高校學習科研發展[6]。
參考文獻:
[1]黃力.圖書館與公共決策[J].圖書館論壇,2006,26(04):23-26.
[2]吳躍偉等.來于科研用戶需求的學科化服務模式與保障機制[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1):23-26.
[3]范愛紅,邵敏.學科服務互動合作的理念探析與實踐進展[J].圖書館雜志,2010,29(4):40-42.
[4]圖書館嵌入教學首試點,共建館院魚水情[EB/OL].[2013-12-02].http://www.lib.tongji.Educn/bulletin/bulletin.as-px?QsInfoID=1004
[5]Polger M A.The Informationist: Ten Years Later,Journal ofHospital Librarianship, 2013,11(4):363- 379
[6]劉穎,黃傳惠.嵌入用戶環境:圖書館學科服務新方向[J].圖書情報知識,2011(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