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鳴+劉宏+周正龍
【摘 要】 選取2008年至2013年我國16家上市銀行的財務數據作為樣本,利用改進因子分析法對反映銀行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償付能力以及經營增長的28項指標進行規整,得出各年的主因子。隨后引入熵值法對主因子進行客觀賦權,進而得出每年各大商業銀行的績效評分排名。結果表明,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排名落后于以浦發、華夏、民生為代表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銀行資產規模與經營績效無相關關系。
【關鍵詞】 上市銀行; 因子分析; 熵值法; 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5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5-0079-04
在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互聯網金融崛起等外部環境下,商業銀行將持續面臨利差收窄、風險壓力上升、資本補充壓力加大等難題,我國銀行業已經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所以對我國銀行經營績效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應對措施顯得至關重要。
一、現狀及問題分析
有關銀行業經營績效評價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胡兆峰等(2011)得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高于大型國有銀行,但大型國有銀行仍然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結論。胡騰宇(2011)同樣認為新興小型銀行的投資價值大于老牌銀行。馬廣奇(2012)在財務競爭力的理論基礎上構建綜合財務能力評價體系,認為國有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綜合財務能力要強于中小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張曾蓮(2012)從風險管理和預警體系的角度確立了一系列財務預警指標,對我國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所面臨的風險進行了系統分析。
此外有的學者也引入熵值法進行綜合評價。謝赤等(2002)認為熵值法能夠解決一般綜合評價法中人為確定權重的缺陷。郝會會等(2010)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同時運用熵值法對指標賦值,分析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銀行的差距。楊軍芳(2008)通過熵值法研究發現,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相對于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水平偏低。劉翠(2013)結合層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對上市銀行競爭力狀況進行分析。綜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改進因子分析法與熵值法結合的方法對16家上市銀行的績效進行綜合評價,旨在說明上市銀行的競爭力排名。
二、模型建立
(一)改進因子分析與熵值法模型概述
計算主因子的關鍵是計算原始數據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由于協方差矩陣易受指標量綱的影響,通常需要對數據進行消除量綱影響的處理;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消除變量量綱的影響,往往對原始數據標準化,但標準化在消除量綱影響的同時,也抹殺了各指標變異程度的差異信息。所以本文主要采用徐雅靜等(2006)對主因子的改進方法,步驟如下:(1)將數據樣本均值化,用各指標的均值去除相應的原始數據;(2)求均值化數據的相關矩陣R;(3)求相關矩陣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4)計算方差貢獻率與累積方差貢獻率,確定主因子的個數;(5)確定因子,采用累積貢獻率不低于85%的前m個因子來反映評價指標;(6)利用正交旋轉法進行因子旋轉;(7)采用回歸分析方法求各因子得分。
根據信息論基本原理,熵是對不確定性的一種度量;如果系統可能處于多種不同狀態,而每種狀態出現的概率為pi(i=1,2,…,m),則該系統的熵就可定義為 E=-■pilnpi。當pi=1/m即當每種狀態出現的概率相同時,熵的最大值為E=lnm。現設有m家評價單位,n個評價指標,則有原始指標數據矩陣R=(rij)m×n;對于某個指標rj有信息熵為Ej=-■pijlnpij,概率pi=rij/■rij(其中i=1,2,…,m;j=1,2,…,n)。由此得到,如果第j項指標的信息熵Ej越小,指標值的變異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在綜合評價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其權重也越大;反之亦然。
具體步驟如下:(1)計算第j項指標的第i家銀行指標比重pij=rij/■rij;(2)計算第j項指標熵值eij=
-(■pijlnpij)/lnm;(3)計算第j項指標權重wij=(1-ej)/■(1-ej);(4)計算綜合評價值vi=■wjpij。
通過對比發現,因子分析是將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列為權重,然后通過各因子的線性組合來計算綜合得分;熵值法在分析評價過程中根據各個指標值的變異程度計算各指標權重,再對所有指標進行加權。所以本文在利用因子分析法確定主因子后采用熵值法對主因子進行客觀賦權,得出較為客觀的綜合評價結果。
(二)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兼顧指標體系的全面性、實用性與可比性,在《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基礎上選擇28項指標(見表1),從銀行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償付能力以及經營增長四個方面構建績效評價體系。
1.盈利能力:《辦法》包括資本利潤率、資產利潤率、成本收入比、收入利潤率、支出利潤率5個指標。由于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場化、推動多元化發展等是整個銀行業改革發展的主旋律,因此本文增加了凈利差、凈息差、中間業務收入、中間業務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和非利息收入比5個指標,反映上市銀行的投入產出水平和盈利質量。
2.經營增長:《辦法》包括資本保值增值率、利潤增長率2個指標。考慮銀行間存在發展規模差異,增加凈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總負債、凈利潤6個指標,反映上市銀行的資本增值狀況和經營增長水平。
3.資產質量:《辦法》包括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2個指標。本文從風險抵補能力、不良貸款和貸款集中度三個角度增加了4個指標進行優化,分別是貸款撥備率、不良貸款余額、最大單一客戶貸款比率和前十大客戶貸款比率,反映銀行所占資源的利用率、資產管理水平與資產的安全性。
4.償付能力:《辦法》包括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2個指標。根據中國銀監會2014年發布的《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試行)》,本文增加存貸款比率、流動性比率的考核,主要反映金融企業的債務負擔水平、償債能力及其面臨的債務風險。
(三)主因子選取
目前我國上市銀行共有16家,按照銀監會統計報告的劃分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第二類是8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第三類是城市商業銀行,暫時只有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這3家在A股上市(樣本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和各商業銀行公布的年度財務報表)。通過SPSS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得到2013年的相關數據分析結果如表2、表3所示(限于篇幅,僅列出2013年數據處理過程)。
(四)綜合績效評價
按熵值法的具體步驟計算2013年上市銀行的主因子權重如表4所示,進一步得到各大銀行的綜合績效排名。這樣用同樣方法得到2008年至2013年上市銀行經營績效的綜合得分和排名如表5所示。
三、研究結論
綜合我國16家上市銀行六年績效得分排名,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得分排名落后于以浦發、華夏、民生為代表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充分體現了銀行資產規模與經營績效并非一定存在正相關關系。工商銀行規模最大,但只在2012年排名第一,說明不要以規模論英雄,而要注重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規模相當,但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軌跡,農業銀行通過“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受益于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監管費減免和營業稅減免等扶持政策,排名逐漸上升。
2.股份制商業銀行排名總體靠前,不過也存在差異化。2012年原深發展銀行合并原平安銀行后更名為平安銀行,重組后資產規模略高于華夏銀行,但是排名出現下滑。華夏銀行一直排名領先且比較穩定,受益于堅定實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戰略,成為中小規模銀行加快經營轉型、深化結構調整的標桿。
3.城市商業銀行中寧波銀行綜合績效排名最優。通過對比凈利差、凈息差、凈資產收益率、流動性比率、資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標,寧波銀行都優于北京銀行,與綜合績效得分排名相符,說明寧波銀行積極拓展盈利渠道、升級營銷模式,逐步積累起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從財務數據來看,北京銀行資產規模遠大于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六年間它們的資產增長速度分別為220.55%、363.21%和352.99%,小規模銀行的擴張速度可能更激進些。但是寧波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要高于北京銀行,撥備覆蓋率卻低于北京銀行,作為中小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注意嚴控不良資產風險,堅持垂直統一的授信審批機制,建立并完善員工道德風險防范的長效機制。
4.銀行業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增加了對實體經濟的競爭性金融供給。從上市銀行資產負債情況來看,大型商業銀行資產占比連年下降,中小銀行市場份額繼續上升,競爭程度進一步提高。截至2013年末,我國上市銀行資產總額95.14萬億元,同比增長10.75%共9.24萬億元,增速同比下降4.56個百分點;負債總額88.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0%共8.45萬億元,增速同比下降4.57個百分點(見圖1)。五家大型商業銀行資產占比為72.19%,比上年下降0.82個百分點,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資產占比分別為25.46%、2.35%,分別比上年提高0.6個、0.21個百分點?!?/p>
【主要參考文獻】
[1] 胡兆峰,王汀汀.中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基于14家上市銀行2009年數據的分析[J].金融論壇,2011(5):43-47.
[2] 胡騰宇.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綜合績效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1(8):110-112.
[3] 馬廣奇,薛穎.上市商業銀行綜合財務能力評價[J]. 財會月刊,2012(32):21-23.
[4] 張曾蓮. 后金融危機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預警與應急管理研究[J].財會月刊,2012(3):8-11.
[5] 謝赤,鐘贊. 熵值法在銀行經營績效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軟科學,2002(9):108-110.
[6] 郝會會,王章留,田軍,等. 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模糊綜合評價[C]. 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Volume 9),2010.
[7] 楊軍芳. 基于熵值法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實證分析[J].財會通訊,2008(11):104-106.
[8] 劉翠.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研究[J].甘肅金融, 2013(3):53-56.
[9] 徐雅靜,汪遠征.主成分分析應用方法的改進[J].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6(6):69-72.